-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35186.6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赵毅 , 郑忠友 , 李超 , 张寅 , 韩刚 , 刘虎 , 刘成勇 , 吕玉磊 , 白俊杰 , 孙俊彦 , 李娟 , 解嘉豪 , 靳俊晓 , 刘洋 , 曹京龙 , 王渊 , 郝晓琪 , 牟亮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开采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煤矿巷道底鼓注浆加固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巷道底鼓,在巷道底板进行钻孔,然后利用注浆设备将配制好的砂浆注入到提前施工好的钻孔内,砂浆通过钻孔内壁裂隙将底板岩石内的裂隙进行充填,同时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高压浆液将底板岩石内一些细小裂隙直接压密闭合。因此通过注浆加固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巷道底板整体强度与硬度,还可以隔绝巷道内的水与其他液体进入巷道底板,避免了水与其他液体对底板造成持续性软化和破坏,本发明通过对底板进行新材料注浆加固,不仅可以提高巷道底板的自身强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巷道内的水进入底板,从而减弱地下水对底板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39619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7923.7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郝英豪 , 苏士杰 , 张寅 , 陈云民 , 韩刚 , 郝晓琦 , 刘虎 , 解嘉豪 , 鲁喜辉 , 霍永金 , 缪小冬 , 韩宗会 , 马平 , 高敬勇 , 李超 , 孙俊彦 , 李娟 , 曹京龙 , 闫磊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离煤柱安全留设的论证方法,对隔离煤柱能否安全留设提供了一种较为体系化的评估方法,方法较为简便,可以科学有效的指导隔离煤柱宽度的合理留设,对隔离煤柱留设的稳定性、合理性进行论证。并且指出隔离煤柱对本煤层与临近煤层之间的影响区域,提供合理的卸压范围、角度。有效的指出矿井是否具备处理留设隔离煤柱所带来影响的能力,解决了因煤柱留设导致冲击矿压的产生的事故频繁发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3367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3735.6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鄂尔多斯市伊化矿业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曹京龙 , 张忠温 , 王书文 , 郑忠友 , 姚广华 , 张寅 , 刘毅涛 , 韩刚 , 董亚东 , 李超 , 杨超 , 刘耀辉 , 刘成勇 , 杜海龙 , 曹桂英 , 高昊锐 , 王翰秋 , 解嘉豪 , 张新福 , 张翔 , 刘洋 , 郝晓琦 , 张景祥 , 王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采空区大面积悬顶危险性评估系统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待评估的煤矿采空区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采空区的顶板特征、煤层厚度、采高、采深、回采方式、充分下沉系数、采空区面积和充分塌陷区面积;步骤2,根据步骤1得到的煤矿采空区的回采方式,确定待评估的煤矿采空区的判别指标,并将该判别指标进行量化取值;步骤3,根据步骤2中的判别指标确定待评估的煤矿采空区的危险等级;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待评估的煤矿采空区的危险等级进行分类监测与防治;解决了目前没有针对采空区大面积悬顶灾害作出科学的评估,进而引发的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冒落,造成矿震现象频繁发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56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547107.2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层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临近采空区的工作面回采诱发矿震的降频减能方法,主要针对具有矿震潜在危险的矿井,对临近采空区的工作面进行卸压,化解临近采空区工作面的矿震潜在风险及危害。通过爆破来破坏主关键层的稳定性,使产生离层的关键层所承压力转移至其他区域,从而缓解本工作面及相邻采空区的压力,在完成顺槽的开掘后,向待采的工作面上方超前承压区位置的亚关键层爆破,进行卸压;同时通过控制炸药量及爆破孔的间距,来维护亚关键层的完整性,使待采的工作面可以顺利、安全开采。本发明能够有效化解临近采空区工作面回采诱发矿震倾向,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365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33830.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牟亮 , 朱磊 , 韩刚 , 刘虎 , 解嘉豪 , 刘洋 , 曹京龙 , 郝晓琦 , 赵毅 , 靳俊晓 , 王渊 , 孙明明 , 孙俊彦 , 窦勇 , 李娟 , 吴晓茹 , 张浩 , 段玉清 , 李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冲击地压矿井机械扩孔卸压扩孔段留设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获取巷道高度或煤层开采厚度并计算卸压钻孔垂高位置,步骤2、根据卸压钻孔垂高位置,确定常规卸压钻孔各项参数并完成常规卸压钻孔,步骤3、根据常规卸压钻孔的各项参数、煤层巷道帮部锚固区、锚杆长度及弱化巷帮高应力区,确认机械扩孔卸压钻孔的浅部钻孔直径φ1、深部钻孔直径φ2扩孔范围、初次扩孔点位置、扩留比和扩孔段,步骤4、在常规卸压钻孔的基础上利用扩孔钻头对常规卸压钻孔内进行扩孔,完成机械扩孔卸压。本发明可使巷道煤壁侧应力峰值向更深部转移,同时当高位顶板破断产生动载震源时,起到弱化高位顶板动载对巷道的影响,卸压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72080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13790.7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赵毅 , 朱磊 , 韩刚 , 刘虎 , 蒋启鹏 , 李皓 , 靳俊晓 , 解嘉豪 , 刘洋 , 郝晓琦 , 曹京龙 , 王渊 , 牟亮 , 孙明明 , 段玉清 , 邵亚武 , 张帝
IPC: B61B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冲击地压矿井的防冲减震猴车,包括猴车竖杆,猴车竖杆的顶端与吊具连接,猴车竖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下斜前伸的脚蹬,脚蹬上方设置有复合挡板;与复合挡板相对连接有一个弧形框架,弧形框架由三根钢制圆弧管通过连接杆焊接固定为一体,弧形框架整体开合;在猴车竖杆上通过一个支杆支撑有座板,座板与支杆之间通过一个阻尼减震器软连接;在中间一根钢制圆弧管中部设置有一个靠背,靠背与所处的钢制圆弧管之间通过另一个阻尼减震器软连接。本发明的防冲减震猴车,在自然灾害、机械事故、操作不当情况下,能够充分保障乘坐人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88590.0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煤西北能源有限公司 , 乌审旗蒙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朝引 , 韩刚 , 王书文 , 王黔 , 吕玉磊 , 靳俊晓 , 潘涌治 , 解嘉豪 , 赵雷 , 刘虎 , 张振配 , 刘洋 , 李照军 , 郝晓琦 , 张志东 , 曹京龙 , 宁石杰 , 牟亮 , 白俊杰 , 王渊 , 周林 , 石义恒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微震累计能量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收集矿井冲击严重工作面的煤体应力预警测点监测数据,绘制各应力预警测点监测数据随应力预警测点与工作面距离变化曲线,统计各应力预警测点附近微震事件累计能量;将距离变化曲线与累积能量结合,分析其相关性,用于判断实验矿井是否需要预警,需预警则收集样本工作面累积能量阈值和其余工作面能量值,当其余工作面能量值不小于样本工作面累积能量阈值时,采取解危措施。本发明基于微震累计能量的冲击地压预警方法提高了冲击地压的预警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6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11140.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赵毅 , 张寅 , 韩刚 , 刘虎 , 李超 , 吕玉磊 , 潘涌治 , 白俊杰 , 靳俊晓 , 刘洋 , 郝晓琪 , 曹京龙 , 解嘉豪 , 王渊 , 牟亮 , 孙俊彦 , 李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矿井孤岛工作面安全回采方法,通过将井底产生的煤矸石破碎制浆,对孤岛工作面相邻采空区设计范围内进行注浆充填,充填体凝固后可充当工作面两侧支撑煤岩体,对孤岛工作面顶板进行两侧支撑,解决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力集中程度较高的问题,防止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如冲击地压等高应力引发的灾害事故。本发明利用矿井自产煤矸石破碎制浆对孤岛工作面两侧采空区一定范围内进行充填,然后对孤岛工作面安全回采。与现有条带式充填开采方法对比,充填工作可一次性连续完成,工作面出煤效率高。与现有固体充填和膏体充填相比,充填成本低且可以处理井下采掘活动产生的煤矸石。
-
公开(公告)号:CN111502662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0351046.3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矿井超前煤体深部卸压浅部加固的防治方法,该方法在工作面回采前,距离切眼L1+L2范围内以L2为间隔施工卸压硐室,回采后工作面推进L2,便间隔L2继续施工下一个卸压硐室通过结构单元内前后两个卸压硐室的相互配合,卸压工程向深部转移,减少因卸压工程造成的巷道浅部围岩破坏,加固工程通过支护体与里外注浆孔的相互配合,使前后两卸压孔之间形成整体性的注浆加固区域。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小煤柱沿空巷道的冲击地压防治与巷道支护之间的矛盾,将工作面临空侧巷道浅部煤体承受的高应力向深部转移,并通过浅部注浆加固,卸压及加固工程挪至卸压硐室内,进一步减少对工作面正常工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0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43766.5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6F30/20 , E21C41/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眼外错布置条件下顶板见方垮落步距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步骤一、明确相邻工作面开切眼交错布置,且区段煤柱为小煤柱,无法隔绝采动的影响作用;步骤二、确定工作面上方坚硬岩层的破断步距lm;步骤三、确定老顶的来压步距ld,若lm>ld,则可进行下一步骤;步骤四、计算确定外错工作面的步距x1的大小,并最终通过公式五L=x1+x2来求得顶板见方来压时的步距大小,x2为两工作面外错的距离。通过理论推导和围岩结构的分析,基于矿井生产过程中所收集的现场数据,验证结论的准确性,也为后续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求解顶板见方来压破断步距时提供有效理论支持。因此本发明对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