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50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47323.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复杂形状的高强铸造铝硅合金零部件及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的技术领域。其组成为Si:5.5‑7.8wt.%、Cu:1.80‑2.98wt.%、Mg:0.4‑0.8wt.%、Ti:0.04‑0.16wt.%、Zr:0.04‑0.16wt.%、V:0.08‑0.15wt.%、Sc:0.15‑0.45wt.%、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为配料和预热、熔炼、铝液处理、铸造、固溶淬火和时效处理。本发明的汽车复杂形状的高强铸造铝硅合金零部件不仅能够制备汽车用复杂形状的零部件,且室温和300℃的综合力学性能都很优异,热处理后所得的复杂形状铸件的组织结构也优于现有的汽车轻量化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210046239.7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2C21/00 , C22C21/18 , C22C1/03 , C22C1/06 , C22F1/04 , C22F1/057 , C22F1/02 , B22D13/04 , B22C3/00 , B22D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比强度、比刚度铝锂合金厚壁环形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锂合金新材料和制造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化学组成:Cu 0.8‑2.8wt%,Li 2.4‑3.8wt%,Mg 0.8‑1.8wt%,Zn 0.5‑1.5wt%,Er 0.1‑0.5wt%,Zr 0.05‑0.2wt%,Fe≤0.08wt%,Si≤0.05wt%,且合金元素总量不超过8.5wt%,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合金配料、涂刷氮化硼、熔炼、精炼、离心浇铸、热处理。本发明能够简化铝合金环形件成形过程,内部结构致密,显著提升铝合金环形件的比强度、比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7616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974972.3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nventor: 王俊升
IPC: B22D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铝锂合金半连续铸造过程中,减少易挥发合金元素锂烧损的一种新的添加方法,该方法分为以下步骤实施:(1)按照不添加锂元素的合金配比加热熔化铝、镁、铜等固体原料,形成液态金属;(2)将液态金属送入静置炉内进行充分静置;(3)将液态金属送入SNIF除氢炉内进行除氢,加晶粒细化剂;(4)将液态金属输送入氩气保护的感应熔炼炉;(5)向感应熔炼炉内的合金加纯锂并适当调节其它合金成分,从而获得具有目的铝锂合金成分的液态金属;(6)将液态金属通过传送槽送至氩气保护的铸造台进行半连续铸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34529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114926.7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腐蚀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镁合金的技术领域。所述耐腐蚀镁合金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元素组分:Y:1.5‑3wt.%,Ce:0.4‑0.6wt.%,Mn:0.4‑0.6wt.%,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准备阶段、预热原料阶段、真空感应炉气压调节、真空熔炼阶段、真空管式炉气氛调节和热处理阶段。本发明通过前述制备方法形成在铸态和固溶态均具有高耐蚀性的镁合金,调控了Y与Ce形成阳极保护第二相以及Mn元素固溶耐蚀的作用,制备出具有耐腐蚀性能优异且稳定的镁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7995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401940.5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中信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产品的微观孔洞及对宏观服役性能影响的预测方法,包括:铸造仿真,划分得到铸造仿真有限元网格,使用铸造仿真软件模拟铸件在相应工艺条件下的凝固过程,获得铸件宏观缩孔以及网格上各节点的物理信息;元胞自动机仿真,利用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微观组织生长,获得铸造仿真有限元网格各节点处的SDAS值、包括微观缩孔和微观气孔的微观孔洞的形貌、尺寸;力学性能仿真,利用力学性能仿真软件划分铸件的力学和疲劳性能仿真有限元网格,将铸造仿真有限元网格的网格信息映射输入到力学和疲劳性能仿真有限元网格中,得到力学性能仿真结果;疲劳性能仿真,使用力学性能仿真结果,进行疲劳性能仿真,得到在额定工况下铸件的疲劳性能仿真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87042.4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B1/02 , H01B13/00 , C22C21/02 , C22C21/08 , C22C21/00 , C22C1/03 , C22F1/04 , C22F1/043 , C22F1/047 , C21D9/00 , B22D7/00
Abstract: 发明名称一种高强高导电率再生铝合金导线及其制备方法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高导电率再生铝合金导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导线技术领域;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质量百分比计,Si 0.50~0.70%,Fe 0.40~0.70%,Cu 0.05~0.20%,Mn 0.05~0.40%,Mg 0.60~0.70%,Cr 0.02~0.10%,Zn 0.05~0.20%,Ti 0.02~0.10%,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总量小于0.05%。制备方法包括:配料、熔炼、精炼和保温、浇铸,得到再生铝合金铸锭;将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热轧、固溶淬火、冷轧和时效处理。本发明的再生铝合金导线的导电率和强度接近Fe含量小于0.2%的商用AA6201‑T81铝合金导线的性能,克服了再生铝合金中Fe元素不断累积产生的粗大片状的β‑Al5FeSi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不利影响,再生铝合金在输电线路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800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11665663.1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低碳铝合金与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化学组成:以质量百分比计,Si:6~8%,Cu:3~5%,Mg:0.2~0.6%,Fe≤0.8%,Mn:0.3~0.6%,Ti:0.02~0.04%,La:0.05~0.15%,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成分优化及工艺参数的调整,铸件的屈服强度达到400MPa以上,抗拉强度达到430Mpa以上,硬度达到155HV以上,延伸率达到4.0%以上。本发明服务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制造过程无污染,碳排放仅为电解铝生产高性能铝合金结构件的5%,彻底解决再生铝合金无法应用于高端产品的瓶颈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93077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1643765.3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件的高强铝铜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的技术领域。其组成为Cu:4.5‑5.5wt.%、Mn:0.25‑0.60wt.%、Ti:0.12‑0.30wt.%、Mg: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10441.0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纯铝合金导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导线技术领域;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合金元素组成:Mg 0.7‑1.2%,Si 0.2‑0.5%,余量为Al以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总含量小于0.05%。该铝合金导线的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半连续铸造或重力铸造,多级固溶,有异于普通轧制工艺的多步热轧,大变形增加析出相冷轧处理后进行高温时效热处理,从而获得无固溶溶质新型高导电铝合金。本发明工艺和成分的高纯铝合金导电率可达到导电率60%IACS以上,接近纯铝水平,同时其强度可达150MPa以上,接近常用5000、6000系铝合金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01591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189131.5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的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镁合金的技术领域。所述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的镁锂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Gd:0.5‑5wt.%,Al:0.5‑6wt.%,Y:0.5‑10wt.%,Li:8‑16wt.%,Zr:0‑1wt.%,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Zr元素的含量选择不能为0。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合金配料、烘料、真空熔炼铸造和热处理。本发明解决了传统Mg‑Al‑Zn、Mg‑Gd‑Y‑Zr、Mg‑Li‑Al镁合金无法实现的模量提升,采用全自动真空熔炼精确控制成分,无环境污染、避免了氧化烧损等问题,制备过程安全可靠,成分工艺性能可重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