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0806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598351.7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用于铸造与结构仿真耦合计算的网格映射与数据传递方法,涉及材料计算技术领域,用于反应铸造工艺对铸造产品结构分析的影响,具体步骤包括:建立有限元网格,分别对铸造仿真模型和结构仿真模型进行离散化处理;根据有限元节点坐标信息,实现两种仿真模型间的网格映射;根据有限元节点物理信息,实现网格中的数据处理与映射网格间的数据传递;本发明可以为在网格尺寸、数量上存在差异的铸造仿真与结构仿真耦合计算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实现两种仿真模型高精度、高效率地耦合计算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0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080959.4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2C21/02 , C22C21/08 , C22C21/00 , C22C1/03 , C22F1/04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1/05 , C21D9/00 , B21B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再生铝合金中富Fe相的调控方法,属于再生铝合金技术领域;由以下化学成分组成:质量百分比计,Si 0.50~0.70%,Fe 0.30~1.30%,Cu0.20~0.40%,Mn 0.30~1.30%,Mg 0.30~0.50%,Cr 0.20~0.30%,Zn 0.20~0.40%,Ti 0.05~0.10%,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的总量小于0.05%。调控方法包括:在再生铝熔体中加入中和元素Mn,并使得Mn元素与Fe元素的质量比小于1:1,对熔体进行精炼、保温和浇注,得到再生铝合金铸锭;对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来促进针状β‑Fe相向鱼骨状α‑Fe的转变;然后对样品进行热轧、固溶淬火、冷轧和时效处理,来进一步调控β‑Fe相的形态、尺寸和分布。本发明能够有效调控再生铝合金中有害的β‑Fe相,经过调控实现再生铝合金的强度可达279.90MPa,延伸率可达11.75%,其综合性能接近原铝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991225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111283834.4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50/204 , H01M50/249 , H01M50/242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67 , H01M10/6569 , C22C21/02 , C22C21/16 , C22C1/03 , B22C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托盘及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的技术领域。所述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托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边梁,所述边梁内设置有散热铝板、加强筋,所述边梁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若干吊耳;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边梁的内部,通过所述散热铝板将加强筋之间的容纳空间分隔成若干区域用来放置电池包。本发明以优化再生铝中微观组织特别是富铁相为目的,科学合理添加中和元素和稀土元素,经过熔炼、铸造制成高强度铝合金,其屈服强度可达170MPa以上,抗拉强度可达250MPa以上,延伸率3.2%以上,硬度99HV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68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454627.9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微合金化高强高模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元微合金化高强高模双相镁锂合金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Al:1‑5wt.%,Gd:0.1‑2wt.%,Y:0.5‑3wt.%,Li:5‑12wt.%,Zn:0.2‑3wt.%,Mn:0.1‑0.8wt.%,Sn:0.1‑1.5wt.%,Pr:0.1‑1.5wt.%,Nd:0.1‑1.5wt.%,余量为Mg和杂质;所述杂质含量0.03wt%。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价格低廉、高效、工艺先进简单、原料收得率高、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能够保证镁锂合金低密度轻量化的同时,显著提高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强度、延伸率、弹性模量和塑性等力学性能。本发明适用于镁合金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1615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55074.3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22C23/00 , C22C23/02 , C22C23/04 , C22C23/06 , C22C1/03 , C22F1/06 , C22F1/02 , B22D7/00 , B22D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高弹性模量的稀土单相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镁锂合金新材料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所述高强高弹性模量的稀土单相镁锂合金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Li:1‑5.5wt.%,Al:0.5‑6wt.%,Nd:1‑7wt.%,Y:1‑7wt.%,Dy:1‑15wt.%,Zn:1‑6wt.%,Er:0.1‑3wt.%,Zr:0.1‑3wt.%,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Er和Zr元素的含量选择不能为0。本发明采用多元素合金化的方式,通过简单控制Dy元素含量,采用从坩埚底部注入金属液的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坩埚上表层的富集氧化物夹杂,就可以显著提高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21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939561.8
申请日:2021-08-16
IPC: C04B35/5833 , C04B35/66 , C04B35/622 , C04B41/87
Abstract: 一种用于熔炼铝锂合金的坩埚的涂料及其制备和涂覆方法。涂料成分为粘结剂占40‑90wt%,骨料占10‑60wt%。所述粘结剂中含磷酸二氢铝10‑50wt%,碳和B2O3混合粉体共3‑5wt%,缓蚀剂0.5‑3wt%,固化剂0.5‑3wt%,填料0.5‑5wt%等,分散剂0.1‑2wt%,余量为水。骨料为六方氮化硼BN,颗粒度为500‑800目;涂料制备方法为:先将聚乙烯醇60mol%和硼酸40mol%,按照溶胶凝胶法制得聚乙烯醇硼酸酯凝胶,并在空气条件下于400‑600℃裂解,得到碳和B2O3粉体;然后将其与磷酸二氢铝、缓蚀剂、固化剂、分散剂和填料一并与水混合,得到以磷酸二氢铝(浓度为10‑50wt%)为主的混浊液;最后将其该混浊液与BN粉末球磨22‑26h,得到磷酸二氢铝结合的BN涂料。本发明涂料分散性和流动性好,易涂覆,与基底附着力强,高温化学结构稳定,抗热震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68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454524.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时效软化高强高模耐腐蚀的双相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镁合金的技术领域,其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Gd:0.05‑3wt.%,Al:0.5‑5 wt.%,Y:0.05‑5wt.%,Li:5‑10wt.%,Zn:0.05‑4.5wt.%,Mn:0.05‑3wt.%,Ag:0.01‑4.5wt.%,余量为Mg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准备阶段、真空离心铸造和热处理阶段。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合金元素配比,并采用了微合金化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控制双相镁锂合金的低密度的同时,协同提高双相镁锂合金的强度、延伸率和弹性模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681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643741.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高模耐腐蚀的双相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镁合金的技术领域。所述高强高模耐腐蚀的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化学组分组成:Al:1‑4.5wt.%,Gd:0.1‑3.5wt.%,Y:0.5‑8wt.%,Li:5‑12wt.%,Zn:0.2‑4.2wt.%,Mn:0.1‑3.5wt.%,余量为Mg以及不可去除的杂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准备阶段、预热原料阶段、热处理炉气氛调节、真空熔炼阶段、真空管式炉气氛调节和热处理阶段。本发明通过前述制备方法形成具有高模量的析出相、以及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等耦合方式提升综合性能;利用β‑Li相形成致密的表面膜和晶粒细化等耐腐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8128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0175376.6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力时效态高强铝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属于铝锂合金热处理技术领域。先将采用常规方法制备的铝锂合金在500℃~530℃下固溶处理0.5h~5h,然后沿轧制方向进行4%~10%的拉伸变形,最后在155℃~225℃以及160MPa~220MPa条件下时效7h~14h,之后空冷,得到应力时效态高强铝锂合金。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控制预变形量、热处理中的应力场和温度场分布,从而实现铝锂合金中的析出相种类、数量、大小分布的综合调控,达到最佳值,从而大幅度提升铝锂合金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而且该方法有效缩短了铝锂合金的热处理时间,进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节省能源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25038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47323.6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复杂形状的高强铸造铝硅合金零部件及制备方法,属于铝合金的技术领域。其组成为Si:5.5‑7.8wt.%、Cu:1.80‑2.98wt.%、Mg:0.4‑0.8wt.%、Ti:0.04‑0.16wt.%、Zr:0.04‑0.16wt.%、V:0.08‑0.15wt.%、Sc:0.15‑0.45wt.%、余量为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备方法为配料和预热、熔炼、铝液处理、铸造、固溶淬火和时效处理。本发明的汽车复杂形状的高强铸造铝硅合金零部件不仅能够制备汽车用复杂形状的零部件,且室温和300℃的综合力学性能都很优异,热处理后所得的复杂形状铸件的组织结构也优于现有的汽车轻量化零部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