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中草药配伍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7686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385178.7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中草药配伍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豆粕30‑40份、麸皮15‑20份、玉米芯粉5‑10份、红薯粉3‑5份、大豆多肽2‑4份、螺旋藻粉1‑3份、中草药发酵物4‑6份、黄芪提取物1‑2份、党参提取物1‑2份、复合微量元素0.3‑0.6份、复合发酵菌0.5‑1份。本发明的饲料包括粕、麸皮、玉米芯粉、红薯粉、大豆多肽、螺旋藻粉、中草药发酵物、黄芪提取物、党参提取物、复合微量元素等,饲料配方合理,营养全面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丰富的有机质,给水产养殖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有效提高水产动物的肉质、营养价值,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

    一种用于发酵饲料的菌株

    公开(公告)号:CN108977387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810896440.8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酵饲料的菌株,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747;相较于其它芽孢杆菌,使用本发明所筛选出的菌株,利用该菌株发酵而成的发酵饲料能够有效的提高对虾的成活率和产量,促进对虾快速生长从而缩短养殖周期,保护对虾肝胰腺的健康,增强对虾的免疫力及抗环境胁迫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对虾的饲料转换效率从而降低饵料系数,而且效果稳定。

    一种利用对虾虾壳发酵物培养海水轮虫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29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95560.6

    申请日:2024-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对虾虾壳发酵物培养海水轮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对虾虾壳进行清洗,获得发酵基质;S2、采用多智能体协同强化学习算法动态优化发酵条件;S3、采用混合图卷积神经网络和自适应遗传算法预测发酵最佳完成时间,并通过光谱分析技术提供稀释建议;S4、动态计算稀释比例,混合发酵液与海水;S5、将稀释液倒入轮虫培养池,采用Vision Transformer模型预测轮虫的健康状态并自动调整营养配方或环境条件;S6、通过YOLOv5目标检测模型和摄像头实时监控轮虫密度,保持轮虫在预设的密度范围内;S7、基于非支配排序的多目标进化算法对废弃物处理进行智能管理。本发明采用多智能体协同算法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海水轮虫智能培养与废弃物优化处理。

    一种提高凝结芽孢杆菌细胞形成芽孢的方法及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0920740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40024.9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乳酸盐和/或乳酸作为凝结芽孢杆菌生长的唯一或主要碳源促进其细胞形成芽孢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如下培养基培养凝结芽孢杆菌,对凝结芽孢杆菌进行好氧培养,培养基组成为:酵母膏10.0g/L;牛肉膏10.0g/L;蛋白胨10.0g/L;碳酸氢钠1.5g/L;磷酸二氢钾1.5g/L;七水硫酸镁1.0g/L;硫酸锰0.1g/L;氯化钙1.0g/L;去离子水1L;乳酸盐和/或乳酸含量为10-30g/L。本发明在培养凝结芽孢杆菌过程中可以促进凝结芽孢杆菌细胞形成芽孢,芽孢形成率高达90%以上。

    一种用于发酵饲料的菌株

    公开(公告)号:CN1089773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96440.8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酵饲料的菌株,该菌株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5747;相较于其它芽孢杆菌,使用本发明所筛选出的菌株,利用该菌株发酵而成的发酵饲料能够有效的提高对虾的成活率和产量,促进对虾快速生长从而缩短养殖周期,保护对虾肝胰腺的健康,增强对虾的免疫力及抗环境胁迫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对虾的饲料转换效率从而降低饵料系数,而且效果稳定。

    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去除微囊藻毒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49808C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510086425.X

    申请日:2005-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去除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从滇池底泥中筛选出了1株能够降MCs的食酸戴尔福特菌Delftia acidovoransUSTB02,保存号:CGMCC No.1447,保藏日期:2005年8月25日,解决了当前蓝藻水华污染中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MCs难以去除的问题。采用培养的食酸戴尔福特菌USTB02或食酸戴尔福特菌USTB02的酶制剂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按一定比例投加到受MCs污染的水体使MCs得到快速、安全、高效地降解去除;或作为一种生物药品用于因MCs而引起中毒的动物和人的抢救和解毒。

    一种微细藻类和光合细菌共同培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3005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222314.0

    申请日:2008-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细藻类和光合细菌共同培养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透光的玻璃或塑料器皿作为容器,采用自来水配制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组成为,MgSO47H2O 0.2-1.0g/L,NaHCO31.0-3.0g/L,CaCl20.01-0.02g/L,NH4Cl 1.0-3.0g/L,KH2PO41.0-2.0g/L,NaCl 1.0-5.0g/L,酵母膏0.2-1.0g/L,乙酸钠2.0-5.0g/L,微量元素液1.0ml/L。将微细藻类和光合细菌接种后,在平均温度大于20℃和太阳光照射下进行共同培养,5天后可以获得高细胞浓度的微细藻类和光合细菌,比单独培养获得微细藻类或光合细菌生物量分别提高了65%或100%,实现了高效共同培养生产微细藻类和光合细菌的目的,培养获得的藻菌培养物可以作为水产养殖的水质净化剂和饲料添加剂进行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