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毫米波波束资源分配与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161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454084.8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毫米波波束资源分配与优化方法,属于无线通信领域;针对静态热点地区场景,运用基于匹配理论的分布式多基站多用户协同框架,构建了能够动态感知毫米波基站回程能力和基站内、基站间波束干扰的双边匹配效用函数,在计算复杂度低的前提下实现毫米波多波束的高效分配。利用毫米波波束发射功率的优化策略,推导得到最优发射功率的理论凸上界和凸下界,实现网络吞吐量的最优化;针对动态车辆网络场景,在V2I阶段,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波束选择方案实现基站覆盖范围内的车辆内容初步缓存。在V2V阶段,提出一种基于联盟博弈的收发车辆合作方法,实现差异化内容的高效分发。

    基于相位差分布曲线解析表达的频谱感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07313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47039.5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相位差分布曲线解析表达的频谱感知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对接收端接收到的接收信号进行采样处理;所述采样处理得到若干采样点;计算相邻两个采样点的相位差,得到第一相位差概率分布;对第一相位差概率分布进行特征量提取,得到判决统计量;根据判决统计量,确定检测门限;将判决统计量与检测门限进行比较,若判决统计量大于检测门限,则判定主用户信号存在;反之,则判定主用户信号不存在。本申请在无线通信系统频谱感知中引入基于相位差分布曲线解析表达的频谱感知机制,有效提高了频谱感知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此外,还提出了采样倍频估计方案,可快速估计未知频率信息,实现盲频谱感知。

    一种无人机毫米波通信波束追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43093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811602233.3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毫米波通信波束追踪方法,所述无人机毫米波通信的时隙结构设计为一个交换时隙和T个追踪时隙,所述交换时隙内的过程包括接收MSI反馈;根据MSI反馈中的收端无人机的实际位置与姿态信息计算实际波束赋形向量,同时预测未来的T个所述追踪时隙内的收端无人机的位置与姿态信息;通过实际波束赋形向量传输信息;所述追踪时隙内的过程包括根据预测的位置与姿态信息计算预测波束赋形向量;通过预测波束赋形向量传输信息。本发明实现了对无人机位置和姿态的有效追踪,能够在无人机快速移动的情况下提升无人机毫米波通信频谱效率,也不需要导频和收端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并能够降低与真实运动状态间的时延误差。

    WCDMA基站下行资源占用度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705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40638.7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WCDMA基站下行资源占用度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移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从底层的WCDMA基站下行物理层解码入手的,评估下行信号前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小区搜索和同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然后对数据进行解调和解析,保证了所评估的数据信息都是被用户所有效利用的,能够保证下行信号的有效性,且同步频率可以根据计算能力和需要自行动态调节,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可信,无需假定在测量时间内信号强度是稳定的,能够实现对不同地区不同场景下WCDMA基站下行资源占用度。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信道估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62894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459029.1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信道估计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具有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搭载在雷达通信一体化设备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存在视距通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工作模式为时分双工TDD;发射波束在通信接收方散射产生回波信号,且回波信号被通信发射方的接收天线接收以进行雷达信号处理,以根据雷达信号,通过雷达信道检测算法,得到雷达信道参数;将雷达信道参数以及雷达信号,输入预先训练好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得到通信信道频域响应。如此,能够降低信道估计对时频资源的占用。

    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58564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59290.1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具有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搭载在雷达通信一体化设备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通信工作模式为同时同频双工工作模式;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使用不同的码道进行信号传输,信号为码分多址-正交频分复用CDM-OFDM信号;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通过分别生成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以进行双向同时通信;其中,发射波束在通信接收方散射产生回波信号,且回波信号被通信发射方的接收天线接收以进行雷达信号处理。如此,能够满足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的双工交互需求。

    信号资源元素利用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46424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42178.2

    申请日:2020-03-3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资源元素利用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可以提高确定GSM信号资源元素利用率的准确度。本发明实施例包括:解析采样周期内接收到的GSM下行信号,获得GSM的频点信息,频点信息包括指示主频点的信息。针对采样周期内所述主频点下除第一个时隙外的每个时隙,计算接收到的时隙包括的信号序列与本地序列的互相关值,根据互相关值的峰值确定时隙是否被用户占用。针对采样周期内除主频点以外的其他频点下的每个时隙,根据接收到的时隙包括的信号功率与功率门限值,确定时隙是否被用户占用。然后根据采样周期包括的时隙总数和被用户占用的时隙数,获得GSM信号资源元素利用率。

    波束追踪方法、码本生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16647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64146.2

    申请日:2020-04-07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追踪方法。在该波束追踪方法中,发端无人机接收收端无人机反馈的运动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收端无人机的运动状态信息确定发端无人机到所述收端无人机的波束角;根据所述波束角从预先设置的码本中选择码字;其中,所述预先设置的码本包括至少两层子码本,其中,每一层子码本对应一个激活子阵列尺寸;每一层子码本包括至少两个码字,其中,每个码字对应一个波束角;根据所选择码字对应的激活子阵列尺寸以及波束角确定自身定向阵子圆柱共形天线的激活子阵列以及波束赋形向量;以及利用确定的波束赋形向量进行信息传输。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收端无人机的波束追踪方法、码本生成方法以及相应的波束追踪装置和码本生成装置。

    一种OFDM系统中多普勒频偏补偿、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0201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0865165.8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OFDM系统中多普勒频偏补偿、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应用于接收设备,包括:根据OFDM信号中预设序列的实际相位值与预设相位值的差异确定第一多普勒频偏;利用第一多普勒频偏进行频偏补偿得到第一补偿OFDM信号;计算第一多普勒频偏的方差;在方差大于预设方差时对第一补偿OFDM信号的重复序列进行两两自相关,得到自相关函数;根据自相关函数计算概率密度函数,对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最大似然估计确定第二多普勒频偏;利用第二多普勒频偏进行频偏补偿得到目标信号。应用于发射设备,包括:获取待发送OFDM信号;设置预设OFDM符号;发送设置后的信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多普勒频偏估计的准确度。

    一种基于定位模型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34045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0549732.4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定位模型的定位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节点的定位系统,方法包括:定位系统中的任一节点接收待定位点的信号强度;将待定位点的信号强度,作为定位模型的输入,利用定位模型,确定待定位点的定位位置,定位模型基于定位系统中的各节点建立,包括多层:第一层用于各节点分别接收其余节点广播的信号强度,将接收到的其余节点的信号强度进行加权,得到各节点的第1加权信号强度值;第M层用于任一节点接收各节点的第M‑1加权信号强度值,将各节点的第M‑1加权信号强度值进行加权,得到任一节点的第M加权信号强度值;基于任一节点的第M加权信号强度值,根据预设的信号强度和位置的映射关系,确定各节点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