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697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17239.0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管道用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电流均流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高温超导直流电缆各层的初始结构参数,初始结构参数包括:电网交流纹波分量的幅值和频率、绕制螺旋角、绕制方向、接头电阻;对各层的初始结构参数及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的物理性质进行电磁分析;根据所述电磁分析和预设工作电压,确定所述高温超导直流电缆各层的电流分布;基于电缆各层的电流分布,利用蚁群算法、预设目标函数及预设约束条件对初始结构参数进行调整,生成优化后结构参数。在优化的结构参数方案中,通过蚁群算法考虑接头电阻对直流电流的分布和电缆本身的电感互感参数对直流中的纹波分布的影响,对高温超导电缆通电导体各层电流均流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573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424094.X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温超导电力装置的低温高电压局部放电实验和测试装置,为卧式结构。其低温容器(18)为圆柱形,水平放置;两个绝热终端(13)垂直焊接在低温容器(18)的上部;两个低温高压套管(1)通过其法兰及其配套的金属均压环(3)分别垂直安装在两个绝热终端(14)上,两个低温高压套管的下端分别插入两个绝热终端(14)。液氮输液管入口(11)和液氮输液管入口(13)分别安装在两个绝热终端(14)的侧壁;两个排气系统(5)和两个测量引线出口(12)分别安装在两个绝热终端(14)的侧壁;两个人行孔(9)分别位于低温容器(18)的两端。
-
公开(公告)号:CN10504730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22896.7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 , Y02E40/647
Abstract: 一种低温绝缘高温超导电缆高压终端,为卧式结构,其低温杜瓦(12)为圆柱形,水平放置;绝热支撑(15)垂直焊接在低温杜瓦(12)上;操作孔(11)位于低温杜瓦(12)的侧壁。屏蔽层电流引线出口(8)垂直安装在低温杜瓦(12)的上表面;真空插接口(13)位于低温杜瓦(12)的一端,水平布置。人行孔(21)位于低温杜瓦(12)的另一端。低温高压套管(1)通过其法兰及其配套金属均压环(3)竖直安装在绝热支撑(15)上;液氮输液管入口(5)安装在绝热支撑(15)上;保护泄压系统(14)和测量引线出口(7)安装在绝热支撑(15)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57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24094.X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温超导电力装置的低温高电压局部放电实验和测试装置,为卧式结构。其低温容器(18)为圆柱形,水平放置;两个绝热终端(13)垂直焊接在低温容器(18)的上部;两个低温高压套管(1)通过其法兰及其配套的金属均压环(3)分别垂直安装在两个绝热终端(14)上,两个低温高压套管的下端分别插入两个绝热终端(14)。液氮输液管入口(11)和液氮输液管入口(13)分别安装在两个绝热终端(14)的侧壁;两个排气系统(5)和两个测量引线出口(12)分别安装在两个绝热终端(14)的侧壁;两个人行孔(9)分别位于低温容器(18)的两端。
-
公开(公告)号:CN10459731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58884.0
申请日:2015-0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21/06
Abstract: 一种超导线圈交流损耗的测量装置,其杜瓦(2)内盛放待测超导线圈(1)和辅助线圈(7)。测试电源(3)的输出正极连接待测超导线圈(1)的正极,测试电源(3)的输出负极连接待测超导线圈(1)的负极。电流传感器(4)的原边串联在测试电源(3)的输出正极与待测超导线圈(1)的正极之间。第一电压传感器(5)用于测量待测超导线圈(1)端部的电压。第二电压传感器(6)用于测量辅助线圈(7)两端的电压。辅助线圈(7)与被试超导线圈(1)贴合在一起。数据采集系统(8)用于对辅助线圈(7)输出信号、待测超导线圈(1)通过的电流值及其端部的电压值同步测量。数据处理系统(9)对数据采集系统(8)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4296822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14462.5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F22/00
Abstract: 一种超导电力设备的液位测量方法,通过同步测量进入杜瓦(1)内部的低温液体体积,以及低温液体气化后排出杜瓦(1)的气体体积,经过计算获得杜瓦(1)内部贮存的液体体积,并利用杜瓦(1)和超导绕组(11)的几何位置信息,最终得到液位信息。应用本发明方法的液位测量装置,其低温液体流量计(4)串联接在杜瓦(1)与进液管道(2)之间,用于测量流入杜瓦(1)内的液体体积。气体流量计(5)串联接在杜瓦(1)与排气管道(3)之间,用于测量杜瓦(1)排出的气体体积。数据采集与处理部件(6)与低温液体流量计(4)、气体流量计(5)连接,并对低温液体流量计(4)和气体流量计(5)的输出信号进行同步采集、计算和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0420097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99475.X
申请日:2014-09-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温电流互感器线圈,所述的低温电流互感器线圈主要包含低温胶内骨架(1)、低温绝缘线匝(2)和低温胶外骨架(3);所述的低温胶内骨架(1)位于低温电流互感器线圈的中心,为空心的环状结构;低温绝缘线匝(2)采用耐低温绝缘漆包线沿低温胶内骨架(1)径向均匀缠绕形成;低温绝缘线匝(2)的首尾引出线(23)紧贴低温胶内骨架(1)外壁从低温胶内骨架(1)外壁的回线槽(12)处引出;低温胶外骨架(3)为环状,将除引出线(23)外的低温绝缘线匝(2)和低温胶内骨架(1)包覆。
-
公开(公告)号:CN10334599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36984.9
申请日:2013-06-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高压超导电力设备的出线套管,由玻璃钢护套(1)、低温胶浸纸(2)、引线(3)和伞裙(4)组成;由紧固螺母(5)和密封垫圈(6)组成的夹紧机构安装在低温容器盖板上;玻璃钢护套(1)、低温胶浸纸(2)和引线(3)的上端位于室温环境,下端插入低温容器中;玻璃钢护套(1)的上部安装有伞裙(4)以减小引线(1)对低温容器上盖板的沿面爬电。所述的玻璃钢护套(1)和伞裙(4)采用玻璃钢棒材加工而成,所述的低温胶浸纸(2)采用耐低温、高耐压强度、易浸渍的聚芳酰胺纸(Nomex)、聚丙烯层压纸(PPLP)或聚酰亚胺玻璃丝布复合纸与低温胶或漆采用真空压力灌封或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制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645597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2159.1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一种高温超导带材失超传播速度测量装置。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电流传感器(1)、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2)、电流引线(3)、并联常规导体(4)、低温容器(5)和绝缘支架(6);所述的电流引线(1)与待测超导带材(7)连接,所述的并联常规导体(4)与待测超导带材(7)并联;所述的待测超导带材(7)置于绝缘支架(6)上,通过绝缘支架(6)放置于低温容器(5)内,测量时待测超导带材(7)浸泡于液氮(8)中;待测超导带材(7)的两端通过电流引线(3)与外部激励电源连接;所述的电流传感器(1)测量所述的并联常规导体(4)的电流,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2)采集电流传感器(1)的输出并解算超导带材失超传播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477018C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510012163.2
申请日:2005-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 , Y02E40/647
Abstract: 一种高温超导电力电缆用高压隔离器,由一根保温套管(2)和两根输液套管(1、3)组成。保温套管(2)和两根输液套管(1、3)同轴串联安装。保温套管(2)分为三层:内管(5)、外管(6)和保温层(7),外管(6)内同轴套装内管(5),保温层(7)位于内管(5)和外管(6)之间,包裹内管(5)。进出液氮的输液管道(1、3)均由内、外两层薄不锈钢管(9、10)组成,外层不锈钢管(10)中同轴套装内层不锈钢管(9),内层不锈钢管(9)和外层不锈钢管(10)之间放置超级绝热材料(11)。保温套管(2)用绝缘材料制作;输液套管(1、3)用金属制作;内管(5)和外管(6)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制作外管(6)的玻璃钢管为波纹状;保温层(7)为聚氨酯发泡塑料。本发明保温性能很好,绝缘性能可满足电缆行业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