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04080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41667.7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1B39/46 , B01J20/1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泥基沸石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泥基沸石分子筛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解决疏浚底泥资源化的问题,比现有的底泥填埋、制作陶粒、建筑砖等处置方式具有更大的附加值,采用底泥合成,相比传统的化学试剂合成,可大大降低成本。同时,底泥基沸石比表面积达到516.3667m2/g,远远大于底泥的比表面积,且比化学试剂合成的沸石表面积有所提高,具备更好的吸附性能。对重金属的吸附实验也表明:底泥基沸石对废水中Cd(Ⅱ)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06.64mg/g,吸附性能优异,可见,底泥基沸石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可循环使用的吸附剂处理多种重金属污染废水。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83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292183.X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5/10 , C02F1/72 , C02F11/0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泥基MOFs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泥基制备的MOFs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解决疏浚底泥资源化的问题,比现有的底泥填埋、制作陶粒、建筑砖等处置方式具有更大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底泥基MOFs采用底泥合成,相比传统的化学试剂合成,可大大降低成本。此外,底泥基MOFs具有较好的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的性能。可见,将底泥作为原材料制备对应的环境功能材料,可实现底泥高值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5937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22479.X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污水处理系统中氨氧化古菌富集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投加外源信号分子启动污水处理系统中AOA的群体感应机制,首先接种全程硝化污泥于反应器内,在溶解氧为2mg/L及以上、室温的条件下,在进水氨氮浓度为100~136mg/L的废水中加入C6‑HSL和/或C10‑HSL并以序批式模式运行。本发明方法有效提高了AOA的相对丰度,实现了AOA的富集;解决了污水处理系统中AOA相对丰度低、富集培养难度大等问题;实现了在污水处理系统中AOA的富集培养,AOA相对丰度的提升,为污水处理系统中AOA的富集提供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947357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911332877.X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0/1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陶粒吸附性能改进的方法,改性陶粒及其应用。方法:在含有有机物的溶液中,采用异化铁还原菌将富铁基质中三价铁还原成亚铁,获得含亚铁的水;将含亚铁的水和富含硝酸盐氮的溶液通入接种有亚铁氧化反硝化菌的陶粒中,氧化处理,获得改性陶粒。本发明的方法简单,能耗低,成本小;改性陶粒对磷、镉等污染物的吸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远高于未强化的原始陶粒,而且吸附效果比较快速、稳定,不容易脱附。所述改性陶粒用于去除污水中的含磷无机物和/或含镉重金属。
-
公开(公告)号:CN10884043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810546412.3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稻田杂草类沉水植物在黑臭水体治理中的应用。本发明是基于本发明发明人发现常见于华南地区水稻田的杂草类沉水植物矮慈姑等能在黑臭水体底泥中进行生长,长势良好,且对底泥和上覆水中的总磷、氨氮、硫化物、亚铁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所做的发明创造。稻田杂草类沉水植物能在黑臭水体底泥中生长,且能降低底泥中的总磷、氨氮和硫化物,从而在黑臭水体治理时,可不用清除底泥,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3341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32369.8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11/06 , C02F101/2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底泥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适用于城乡水体原位修复黑臭底泥的硝酸盐投加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采用投加装置先通过药剂储存传输管道的垂直管上部端口投加硝酸盐储存媒介,将药剂储存传输管道设有药剂释放孔的一端插入底泥中,使药剂储存输送管在泥面以下管道处于密闭,让药剂释放孔在底泥中释放药剂;投加装置包括药剂储存传输管道、药剂释放孔和硝酸盐媒介;药剂释放孔对应孔位处液体在自然大气压力下对外的流速控制在5~150mL/s。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硝酸盐的利用效率,具有适应性强、灵活多变的特点。可减缓底泥中氨氮和硝态氮大量扩散污染上覆水,不会在底泥中引入其他合成材料物质,具有简单、方便和环保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740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5649.6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潮河涌的水处理装置,包括有:氧化沟,所述氧化沟依河涌两岸建设,并在河涌的横向上形成S状沟体,其两端与河涌相通,分别为进水口、出水口;至少两个曝气装置,其分别设于所述进水口处及所述出水口处;及生物膜处理装置,其设于所述氧化沟内。本发明将氧化沟技术应用于狭长的河道环境,又将氧化沟技术和生物膜技术相结合,同时兼具氧化沟技术和生物膜技术的优点。氧化沟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使微生物在内富集,保持较高的污泥浓度,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另一方面,生物膜技术易于管理,可以消除氧化沟污泥上浮和膨胀等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9874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91512.6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温调控提高厌氧氨氧化脱氮效率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反应器运行期间维持水温为28‑34℃,反应结束后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置于14‑17℃环境中。与持续维持中温环境相比,该方法节能省耗约30%,显著提高了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和氮去除效率,最高时总氮去除率可提高5.16倍,实现了真正的节能高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678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04788.4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营养的短程反硝化中亚硝酸盐氮稳定积累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反应器中接种长期运行的异养短程反硝化污泥。根据反硝化得失电子的量,用硫化物和/或亚铁离子代替部分有机物成为短程反硝化的电子供体,构建混合营养型反应器。混合营养型反应器可提供还原硝酸盐氮所需的电子供体,同时抑制亚硝酸盐氮的还原,逐渐将反应器中的全程反硝化菌属筛选并淘洗出反应器;而以亚硝酸盐氮为产物的短程反硝化菌则成为系统的优势菌属,使得反应器中的亚硝酸盐氮不被继续还原为氮气,可为厌氧氨氧化工艺提供稳定的基质。
-
公开(公告)号:CN1153040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41667.7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1B39/46 , B01J20/1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泥基沸石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泥基沸石分子筛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解决疏浚底泥资源化的问题,比现有的底泥填埋、制作陶粒、建筑砖等处置方式具有更大的附加值,采用底泥合成,相比传统的化学试剂合成,可大大降低成本。同时,底泥基沸石比表面积达到516.3667m2/g,远远大于底泥的比表面积,且比化学试剂合成的沸石表面积有所提高,具备更好的吸附性能。对重金属的吸附实验也表明:底泥基沸石对废水中Cd(Ⅱ)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06.64mg/g,吸附性能优异,可见,底泥基沸石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可循环使用的吸附剂处理多种重金属污染废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