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65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46295.9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碳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高抗冲低VOC的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碳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为活性炭纤维表面负载二氧化硅的碳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在碳源基体上原位合成二氧化硅后,经过高温碳化,制得碳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碳源和硅源为原料,在液相体系中,原位合成含有碳源和SiO2的复合物,再经过水热碳化,制备含有SiO2和活性炭纤维的复合组分。本发明制备的碳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优越的吸附性能,将其作为填料加入到树脂中,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VOC释放,并且同时可以提高树脂材料的抗冲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10056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09762.4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盘锦派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脉冲电氧化技术的污油泥处理方法,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将待处理的污油泥与菱沸石和改性二氧化硅微球混合,在常温和高压脉冲电场条件下反应0.5‑10h,油水相分离后再分别进行净化处理;所述改性二氧化硅微球的表面包覆有复合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层并修饰接枝有羧基;本发明通过在污油泥中加入加入菱沸石和改性二氧化硅微球,并结合高压脉冲电场实现对体系的破乳,所述处理方法可以将破乳和脉冲电氧化步骤合并进行,进而简化了处理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1942564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45420.X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吸附水中油污的球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氢硅油、小分子硅氧烷、钛酸酯和无水乙醇按特定比例混合,制备油相;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加入水泥颗粒制成分散液,制备水相;将油相加入水相中进行高速搅拌,形成稳定水包油乳液;继续搅拌使油滴表面形成水化硅酸钙球壳;通过静置使球壳内部的含氢硅油水解产生氢气,涨破球壳形成带有开口的微球;对得到的微球进行洗涤、干燥,获得最终产品。本发明方法的工艺简单,易于放大生产,且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制备得到的球壳材料性能稳定可控,具有高吸油量、良好选择性等优点,并且易回收可重复使用,对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25874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311087681.5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杨志清
IPC: B01J20/12 , B01J20/20 , B01J20/10 , B01J20/24 , C02F1/28 , C02F1/00 , C02F1/42 , B01J20/30 , C02F103/06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污染地下水风险管控用阻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地下水风险管控用阻断材料包括粉料和水料,粉料包括以下组分:膨润土35%~55%,煤矸石15%~30%,碱改性百香果壳5%~15%,改性吸附剂20%~40%和活性碳纤维0.5%~1.5%;所述改性吸附剂为经水玻璃改性的麦饭石吸附剂。本发明提供的污染地下水风险管控用阻断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绵密的孔隙结构,将其用于受污染的地下水风险管控中,有利于与地下水污染物进行吸附‑离子交换‑过滤‑沉淀等多重反应,能够阻断大部分污染物;能在恶劣的地下水环境中长期存在并保持性能不变,阻断作用具有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460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41411.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太海碳(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太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IPC: B01J20/04 , B01J20/10 , B01J20/20 , B01J20/30 , B01J19/24 , B01J4/00 , B01J35/61 , B01J35/60 , B01J35/30 , B01J35/50 , B01J23/8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飞灰与锂电池黑粉制备二氧化碳吸附催化剂的工艺及制备系统,包含:S1,将飞灰颗粒与锂电池黑粉混合并用氢氧化锂溶液后干燥、煅烧,然后输送至反应器;S2,将氟硅酸或氢氟酸的乙醇溶液与正己烷输送至反应器;S3,对反应器内催化剂基材除杂;S4,将柴油输送至所述反应器后,吹扫反应器内的所述飞灰颗粒,使得所述柴油快速碳化,并负载在所述飞灰颗粒表面;S5,将硅胶的正己烷溶液与飞灰颗粒混合,并加入硅烷偶联剂,混合后进行干燥和冷却。本发明利用锂、活性炭、硅胶吸附二氧化碳特性,并通过对催化吸附剂处理,加深吸附剂的空隙度、比表面积;通过提高了吸附材料负载量,来提高了吸附催化剂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7944.5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核壳材料在吸附富集多组份有机无机硫污染物方面的应用,属于硫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纳米CuO、还原剂、模板剂和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再加入硅源,然后进行搅拌,焙烧,得到以纳米CuO为核,球形SiO2为壳的CuO@Sp·SiO2吸附剂;其中,所述纳米CuO和硅源的质量比为(0.05~0.3)∶1。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将CuO纳米核巧妙地包裹在SiO2壳中,经焙烧后制成了核壳CuO@Sp·SiO2吸附剂,突破了传统吸附剂的固有结构,得益于其独特的核壳结构、电子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提高了吸附剂的脱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8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64140.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天津博蕴纯化装备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15/20 , B01D15/18 , B01D15/16 , G01N30/34 , G01N30/50 , G01N30/60 , G01N30/74 , B01J20/10 , B01J20/22 , B01J20/28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混合物中在线提取和纯化有机物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有机物质固相萃取:将样品溶液输入至固相萃取柱进行预纯化,得到预纯化馏分;S2、判断预纯化馏分的纯度,并根据馏分的纯度更换固相萃取柱;S3、预纯化馏分中合格的馏分存入中介罐中或注入到色谱柱中;S4、对来自于S3的中介罐或色谱柱中的预纯化合格的馏分进行色谱分离纯化;将用非极性或低极性溶剂配制的样品溶液经过固相萃取柱,由吸附性强于目标物的强保留杂质将目标物从固相萃取柱中的填料上置换下来。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正式纯化前,先进行固相萃取预纯化,通过全波长在线检测,确保预纯化充分,减少了色谱柱的装填频率,最大程度减少了固废的产生,节约了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70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111235475.5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OS/TON共结晶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和UOS/TON共结晶分子筛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UOS/TON共结晶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具有有机模板剂结构单一简单、UOS和TON分子筛占该共结晶分子筛的重量百分比在1%~99%的范围内可调的特点。本发明所述的UOS/TON共结晶分子筛,在对骨架中的Si、Ge元素进行部分取代后,还可以将除Si、Ge外的其他骨架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引入骨架中,产生不同的催化活性中心,满足不同催化反应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92158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48432.1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化硅酸钙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水化硅酸钙纳米结构材料包括水化硅酸钙(C‑S‑H)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其中,CTAB对于总溶剂体系中的质量百分比为大于0小于等于0.025g/mL,CSH对于总溶剂体系中的摩尔百分比为0.8~1.2mol/L。该水化硅酸钙纳米材料实现了低成本直接碳捕集,可在二氧化碳浓度较低的环境下较快进行捕集,且制备简单、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1865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0909.9
申请日:2024-09-18
Applicant: 福建南平三元循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色硅胶的高效短流程生产系统以及方法,将浸染工序分成二级浸染,使浸染过程颜色均匀、稳定、可控,浸染罐中染液量等量控制,可实现浸染工序加入的染料消耗量每次都一样,并且剩余的一级染液、二级染液可以循环重复利用,使浸染均匀、稳定、可控,最终得到质量稳定的变色硅胶。取消传统的人工搅拌浸染液和一次浸染方式,使浸染工序自动化、无人化。浸染罐采用圆锥底结构,底部设有孔板过滤层,可确保浸染结束后染液能完全从变色浸染胶中分离,使变色浸染胶表面的染液不残留、不积液。由于变色浸染胶中吸附的染料均匀分布,得到的变色硅胶的颜色均匀,不产生异色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