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85674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99627.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修复性能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按重量份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水泥176-190份、粉煤灰44-49份、细骨料322-349份、粗骨料409-444份、水47.3-49.5份、纤维0.585-1.17份、减水剂3.325-3.48份、膨胀剂22.5-27份、修复材料4.8-9.6份和储水材料9.3-13.95份。本发明能够实现增强自修复混凝土修复裂缝的能力,能持续自行修复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宽度约为0.3mm的裂缝和微损伤,并增强自修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抑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从而扩大自修复混凝土的适用范围,提高混凝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25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592878.7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自我感知能力的自修复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构件,所述混凝土构件内均匀分布有若干碳纤维及硅酸钠修复颗粒,所述的硅酸钠修复颗粒包括环氧树脂、若干均匀包裹在所述环氧树脂内的无水硅酸钠颗粒,所述混凝土构件上还贴有用于实时监测混凝土电阻率变化的应变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备自我感知能力的混凝土结构的制作方法。本发明能使混凝土结构具备自诊断和损伤自修复的能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1677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592892.7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优化修复环境的自修复混凝土结构,包括由自密实混凝土为材料的混凝土构件,所述混凝土构件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两端密封的同心玻璃短管及自溶型硅酸钠修复颗粒,所述同心玻璃短管外层容腔内封装有NaCl溶液,内层容腔内封装有缓冲溶液。本发明还公开了能优化修复环境的自修复混凝土结构制作方法。本发明能够优化自修复时的环境,使修复反应效果更佳,提高修复剂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自修复混凝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延长混凝土构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7829151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21898708.9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在较干燥环境中自修复的混凝土结构,包括混凝土构件,所述混凝土构件内均匀分布有若干中空微管结合体,所述中空微管结合体的空腔内封装有水和无水硅酸钠。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混凝土在较为干燥的环境中完成自修复过程,从而扩大自修复混凝土的适用范围,提高混凝土的经济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847736U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21173686.4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测定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抗裂装置、应变采集系统和计算机、若干和所述应变采集系统电路连接的应变片,所述应变采集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计算机,所述的抗裂装置包括阶梯型底板、由外至内同心地设置在所述阶梯型底板上的环形外模板和内钢环,所述应变片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内钢环内周壁上,还包括诱导开裂构件,所述诱导开裂构件包括环形带肋钢筋、两块隔板,所述两块隔板沿直径线对称地固定在所述环形外模板的内壁上,所述环形带肋钢筋固定内钢环外周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现有圆环抗裂装置普遍存在的实验周期长、裂缝不易观测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83876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20797843.2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圆内方的水泥基材料抗裂性能快速测试装置,包括阶梯形底板,所述阶梯形底板上由外至内同心地设置有环形外模板和正方形内钢模,所述正方形内钢模外周壁上固定设置有诱导开裂构件,所述诱导开裂构件包括两根环形带肋钢筋,所述环形带肋钢筋上下平行地固定在正方形内钢模的外周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加速第一条裂缝的出现从而缩短试验周期、提高装置的时效性并可确定试件开裂位置、提高装置的准确性;解决了现有圆环抗裂装置普遍存在的实验周期长、裂缝产生位置随机、裂缝不易观测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