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420184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21441852.5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冷式散热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电源、蓄水桶、水泵、制冷机构和喷淋机构,所述电源与制冷机构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与蓄水桶的下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管与制冷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机构的另一端与喷淋机构连接,所述喷淋机构安装于蓄水桶的上方,所述喷淋机构的喷淋出口与蓄水桶上端的开口相通。本实用新型利用水泵、水管、制冷机构、喷淋机构和蓄水桶等组成的水流回路,对半导体制冷片热端进行循环水冷式散热,水冷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热端温度,提高制冷机构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制冷机构的制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831862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417403.5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半导体环状并联制冷器,圆形半导体环状并联制冷器,包括进水管、散热管、两张半导体制冷片和两条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散热管的中部连接,且所述进水管与散热管相通,两张半导体制冷片分别安装于散热管的两端,且两张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贴紧散热管的两端的端面;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通过导冷块与翅片连接,位于散热管两端的半导体制冷片、导冷块和翅片均被相应的散冷风管包裹,且散冷风管的一端设有散冷风扇;两条出水管的一端穿过相应的散冷风管的侧壁、翅片和导冷块后与相应的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连接,且两条出水管均与散热管相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制冷效果高,且体积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280006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0417402.0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冷型半导体冷热两用器,包括多张半导体制冷片、储油箱、风道管、导冷件、导冷风扇、散热热管、外壳和导热风扇;风道管的两端与位于两个侧壁的通孔密封连接;导冷件套接于风道管中部,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均贴紧于导冷件的外侧壁,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均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导冷件、半导体制冷片和第一散热翅片均在储油箱里;导冷风扇安装于风道管一端的端部,且向风道管的冷风通道;散热热管安装于储油箱的上端,且与储油箱的内腔相通,散热热管套接有第二散热翅片,外壳罩住散热热管和第二散热翅片;导热风扇安装于外壳的一端,且朝向第二散热翅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且制冷效果好,还减少能量的浪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420182U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621441824.3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5B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制冷器,包括薄片制成的环状体、半导体制冷片、导冷翅片、水流管道、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风管和风扇,所述环状体套接于水流管道,且所述环状体的内壁与水流管道的外壁相贴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固定于环状体,所述导冷翅片固定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所述第一容器通过进水管与水流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容器通过出水管与水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风管套接水流管道,且所述环状体、导冷翅片均位于风管内;所述风扇安装于风管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大大减小了整个半导体制冷器占用空间的体积;同时半导体制冷片通过水冷散热,从而提高了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效果,以保证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