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9663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710259892.0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5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节串联式半导体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节壳体,N大于或等于3,所述壳体包括圆筒状的壳体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主体的侧壁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此进气口与出气口均与壳体主体的内腔相通,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进气管的一端和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有壳体主体依次连接,且第1节壳体主体和第N节壳体主体的外端均设有封盖,第N节的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第N‑2节的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相邻的2节壳体主体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片,且相邻的2张半导体制冷片相对设置。本发明采用多节壳体多成,壳体的数量可根据负荷的变化而增减,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且制冷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36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1025120.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中空纤维膜渗透量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关闭风扇,在第一容器中加入热水,待中空纤维膜温度稳定后,清空第二容器并开始计时,经过时间段Δt后,对第二容器中的热水进行测量,获得无风渗透热水质量参数;启动风扇,待中空纤维膜温度稳定后,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测量,获得中空纤维膜的温度参数;利用无风渗透热水质量参数和中空纤维膜的温度参数,求得热水在启动风扇测量过程中的总热量损失Q和对流传热量Q对;利用Q潜=Q‑Q对和#imgabs0#求得中空纤维膜渗透量W’。本方法可以测量单根中空纤维膜的渗透量,能够更好地探究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在气扫式膜蒸馏过程中的放大效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非接触式中空纤维膜渗透量的测量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52456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18479.1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1/02 , F25B49/00 , F25B2321/003 , F25B2321/0212 , F25B2321/023 , F25B2321/02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箱式半导体制冷装置,包括箱体、半导体制冷机构、控制器和风扇;所述箱体内设有冷风通道、散热通道、风腔和控制腔;冷风通道和散热通道之间设有隔板,半导体制冷机构安装于冷风通道和散热通道之间,半导体制冷机构的导冷端插入冷风通过,半导体制冷机构的散热端插入散热通道;冷风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位于半导体制冷机构的导冷端上方;散热通道的一端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二进风口位于半导体制冷机构的散热端上方;箱体的顶板设有总进风口,总进风口位于风扇的上方;箱体的两张侧板分别设有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携带,适用于小型快速制冷应用,机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766346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611219116.X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冷式散热半导体制冷系统,包括电源、蓄水桶、水泵、制冷机构和喷淋机构,所述电源与制冷机构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与蓄水桶的下端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第二水管与制冷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制冷机构的另一端与喷淋机构连接,所述喷淋机构安装于蓄水桶的上方,所述喷淋机构的喷淋出口与蓄水桶上端的开口相通。本发明利用水泵、水管、制冷机构、喷淋机构和蓄水桶等组成的水流回路,对半导体制冷片热端进行循环水冷式散热,水冷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热端温度,提高制冷机构的散热效率,从而提高制冷机构的制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39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08010.1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飞灰自动采样装置,并联设置于烟道外侧,包括飞灰采集罐、烟气取样管道、及烟气回流管道;烟气取样管道一端与烟道中烟气上游连通,另一端与飞灰采集罐上端相连;烟气回流管道一端与烟道中烟气下游连通,另一端与飞灰采集罐下端相连;三者组成采样气道,使得烟气流经飞灰采集罐,并捕获烟气中飞灰样品,该装置还设有进气管道、样品输送管道,分别连接于飞灰采集罐底部和顶部,且可通过电脑控制烟气取样管道和样品输送管道中阀门的开或关,实现自动采样和自动输样;一种垃圾焚烧飞灰的检测方法,采用该检测方法,获取的待测样品代表性强,可减少抽检次数,同时提高检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63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59898.8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1/02 , F25B29/00 , F25B2321/02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冷型半导体冷热两用器,包括多张半导体制冷片、储油箱、风道管、导冷件、导冷风扇、散热热管、外壳和导热风扇;风道管的两端与位于两个侧壁的通孔密封连接;导冷件套接于风道管中部,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均贴紧于导冷件的外侧壁,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均连接有第一散热翅片,导冷件、半导体制冷片和第一散热翅片均在储油箱里;导冷风扇安装于风道管一端的端部,且向风道管的冷风通道;散热热管安装于储油箱的上端,且与储油箱的内腔相通,散热热管套接有第二散热翅片,外壳罩住散热热管和第二散热翅片;导热风扇安装于外壳的一端,且朝向第二散热翅片。本发明结构紧凑,体积小,且制冷效果好,还减少能量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663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59892.0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5B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1/02 , F25B2321/003 , F25B2321/023 , F25B2321/02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节串联式半导体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节壳体,N大于或等于3,所述壳体包括圆筒状的壳体主体、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壳体主体的侧壁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此进气口与出气口均与壳体主体的内腔相通,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进气管的一端和出气管的一端连接;所有壳体主体依次连接,且第1节壳体主体和第N节壳体主体的外端均设有封盖,第N节的进气管的另一端与第N‑2节的出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相邻的2节壳体主体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片,且相邻的2张半导体制冷片相对设置。本发明采用多节壳体多成,壳体的数量可根据负荷的变化而增减,从而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且制冷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54603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217607.0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F25B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制冷器,包括薄片制成的环状体、半导体制冷片、导冷翅片、水流管道、第一容器、第二容器、风管和风扇,所述环状体套接于水流管道,且所述环状体的内壁与水流管道的外壁相贴紧;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固定于环状体,所述导冷翅片固定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所述第一容器通过进水管与水流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容器通过出水管与水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风管套接水流管道,且所述环状体、导冷翅片均位于风管内;所述风扇安装于风管的一端。本发明结构紧凑,大大减小了整个半导体制冷器占用空间的体积;同时半导体制冷片通过水冷散热,从而提高了半导体制冷器的散热效果,以保证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863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0108010.1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飞灰自动采样装置,并联设置于烟道外侧,包括飞灰采集罐、烟气取样管道、及烟气回流管道;烟气取样管道一端与烟道中烟气上游连通,另一端与飞灰采集罐上端相连;烟气回流管道一端与烟道中烟气下游连通,另一端与飞灰采集罐下端相连;三者组成采样气道,使得烟气流经飞灰采集罐,并捕获烟气中飞灰样品,该装置还设有进气管道、样品输送管道,分别连接于飞灰采集罐底部和顶部,且可通过电脑控制烟气取样管道和样品输送管道中阀门的开或关,实现自动采样和自动输样;一种垃圾焚烧飞灰的检测方法,采用该检测方法,获取的待测样品代表性强,可减少抽检次数,同时提高检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025120.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式中空纤维膜渗透量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关闭风扇,在第一容器中加入热水,待中空纤维膜温度稳定后,清空第二容器并开始计时,经过时间段Δt后,对第二容器中的热水进行测量,获得无风渗透热水质量参数;启动风扇,待中空纤维膜温度稳定后,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测量,获得中空纤维膜的温度参数;利用无风渗透热水质量参数和中空纤维膜的温度参数,求得热水在启动风扇测量过程中的总热量损失Q和对流传热量Q对;利用Q潜=Q-Q对和 求得中空纤维膜渗透量W’。本方法可以测量单根中空纤维膜的渗透量,能够更好地探究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在气扫式膜蒸馏过程中的放大效应。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非接触式中空纤维膜渗透量的测量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