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98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43572.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地温隧道隔热管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地温隧道隔热管片包括:混凝土层、钢筋骨架、若干个三角形插入式隔热筒;所述钢筋骨架为桁架结构,所述钢筋骨架包括若干个主筋、若干个双肢箍筋和若干个带有角度的钢筋;若干个所述主筋沿管片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若干个所述双肢箍筋沿管片的环向方向间隔布置,每一个所述双肢箍筋固定在若干个所述主筋的外部;每一个所述主筋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沿管片的环向方向相邻分布的所述钢筋;每一个所述三角形插入式隔热筒插入若干个所述主筋的内部并与所述钢筋和所述主筋贴合接触,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管片的基本强度和抗渗性的同时,大幅提升管片的隔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62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24147.X
申请日:2021-08-1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扰动应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地质条件确定浇筑材料;步骤二:模具制作;步骤三:在模具上刷润滑油或铺保鲜膜;步骤四:制备应变测量模块;将步骤一中的浇筑材料浇筑在模具上,制作应变测量模块并打磨;步骤五:在应变测量模块上安装应变测量元件,固定保护数据线;步骤六:制备传感器填充体;采用步骤一中的浇筑材料浇筑在应变测量模块外周,形成正六面体的传感器填充体,完成扰动应力传感器的制备;连接扰动应力传感器与应变测试系统,检验扰动应力传感器;步骤七:现场安装使用。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测量结果准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9065168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165290.4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1N3/3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梯度围压下摆锤辅助多次单向冲击荷载试验模拟装置及方法,包括轨道、试样、数个冲击物和摆锤组件,所述轨道包括水平段,在所述水平段的一端连接斜坡段;所述试样位于所述水平段,在所述试样外部设有梯度围压装置以对所述试样加压;数个冲击物作为动力输入源分别从所述斜坡段距离地面不同高度处释放并沿所述轨道运动且依次与所述试样撞击,以对所述试样施加多次单向冲击荷载;所述摆锤组件包括摆锤,通过所述摆锤将与所述试样撞击后的冲击物击打出轨道,以避免冲击物相互碰撞;本申请能实现试样处于梯度围压下并且可多次对试样施加单向冲击荷载,以模拟地下工程中多次爆破荷载对应力状态不断变化的围岩的爆破损伤效应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456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522576.9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筒膨胀式大变形预应力水力膨胀注浆锚杆的使用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安装套筒膨胀式大变形预应力水力膨胀注浆锚杆;步骤二:锚杆支护;当托盘与围岩表面脱空时,通过锚固剂将内杆体固定在钻孔中,提供轴向锚固力,通过内杆体与中套筒的变形产生的摩擦力提供轴向锚固力;通过水力膨胀外壳的膨胀变形、水力膨胀外壳与钻孔孔壁紧密接触提供径向锚固力;实现给围岩提供持续的支护力,通过套筒膨胀式大变形预应力水力膨胀注浆锚杆继续支护围岩。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能同时施加杆体轴向和径向预应力、大变形和注浆,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68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28874.7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大变形的自适应调压柔性支护装置及安装方法,该装置包括:围岩基座、初支、水囊、支撑桩及二衬,其中,围岩基座设置在隧洞底部;初支设置在隧洞的内壁;二衬设置在围岩基座上;水囊设置在初支与二衬之间,水囊充满填充液后两端抵靠在围岩基座上;支撑桩设置在水囊的端部,支撑桩一端深入并固定在围岩基座上,另一端固定在二衬上,用于固定二衬;围岩基座、初支、水囊及二衬都沿隧洞纵向布置。该装置可根据工程实际需求,在隧洞二衬与围岩之间布设水囊,通过设定不同的水压为隧洞工程提供不同的支护应力;并通过水囊上的排压阀实现隧洞在大变形过程中水囊内水压力值的恒定,保障隧洞二衬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90606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36325.2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E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液压射流的地下工程TBM组合破岩机构及破岩系统,用于对岩体掌子面进行开挖,包括:中心破岩组件,其包括第一TBM刀盘,和用于驱动第一TBM刀盘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液压切割组件,包括液压喷嘴和用于驱动液压喷嘴进行液体射流的第二驱动件,液压喷嘴设置在中心破岩组件上;环绕设置在中心破岩组件外围的外围破岩组件,外围破岩组件包括第二TBM刀盘,和用于驱动第二TBM刀盘转动的第三驱动件;第一顶推组件和第二顶推组件;其中,当第二驱动件驱动液压喷嘴向掌子面进行液体射流,以对掌子面的中部进行第一次破碎后,在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TBM刀盘对掌子面的中部进行第二次破碎,以及,通过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二TBM刀盘对掌子面的外围进行破碎。
-
公开(公告)号:CN11234538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58921.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实现声发射测试的多方向岩石剪切试验系统。它包括外反力框架、内反力框架、反力框架底座和声发射测试系统;所述外反力框架固定在反力框架底座上;所述内反力框架与反力框架底座活动连接、且与所述外反力框架相配合;有剪切盒设置在所述内反力框架内部;所述声发射测试系统安装在剪切盒上。本发明具有可实现一维方向和多方向剪切和循环往复剪切,同时进行声发射测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453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011058921.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实现声发射测试的多方向岩石剪切试验系统。它包括外反力框架、内反力框架、反力框架底座和声发射测试系统;所述外反力框架固定在反力框架底座上;所述内反力框架与反力框架底座活动连接、且与所述外反力框架相配合;有剪切盒设置在所述内反力框架内部;所述声发射测试系统安装在剪切盒上。本发明具有可实现一维方向和多方向剪切和循环往复剪切,同时进行声发射测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4569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522576.9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套筒膨胀式大变形预应力水力膨胀注浆锚杆的使用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安装套筒膨胀式大变形预应力水力膨胀注浆锚杆;步骤二:锚杆支护;当托盘与围岩表面脱空时,通过锚固剂将内杆体固定在钻孔中,提供轴向锚固力,通过内杆体与中套筒的变形产生的摩擦力提供轴向锚固力;通过水力膨胀外壳的膨胀变形、水力膨胀外壳与钻孔孔壁紧密接触提供径向锚固力;实现给围岩提供持续的支护力,通过套筒膨胀式大变形预应力水力膨胀注浆锚杆继续支护围岩。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能同时施加杆体轴向和径向预应力、大变形和注浆,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3348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36324.8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E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激光及液压射流的地下工程围岩组合破岩机构及破岩系统,先通过激光发射件向掌子面发射激光以及液压发射件向掌子面进行液压射流,以对掌子面的中部区域进行第一次破碎,再通过第一TBM破岩件对掌子面的中部区域进行第二次破碎,最后,再利用第二破岩组件对掌子面的外围区域进行破碎,以达到对掌子面全区域破碎的技术目的。在设置机架时,通过设置与掌子面中部区域相对应的第一安装位和与掌子面外围区域相对应的第二安装位,使得第一破岩组件安设在第一安装位,以对掌子面的中部区域进行破碎,以及,使得第二破岩组件安设在第二安装位,以对掌子面的外围区域进行破碎,进而达到以点破面、高效开挖掌子面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