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7216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338838.8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风电场接入系统的无功补偿配置方法及系统,获取线路的电压、有功功率和线路参数,并计算线路的无功损耗和充电功率;获取变压器的短路电压百分值、空载电流百分值和运行视在功率,并计算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基于线路的无功损耗和充电功率、以及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计算风电场需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其中,容性无功补偿容量为线路的无功损耗以及变压器的无功损耗之和;感性无功补偿容量为线路的充电功率之和。减少了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影响,提高了风电接入系统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91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2756.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F30/20 , H02J3/24 , H02J3/38 , G06F113/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风电并网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模型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高渗透率新能源电网等值聚合模型;构建低、中、高风速下风力发电机组的等效模型;基于风力发电机组运行风况和频率响应结果,利用模糊控制理论对风力发电机组的下垂响应系数进行调整。本发明应对不同空间分布下的风力发电机组面临不同的风速条件时,能准确反映系统频率响应过程,且系统频率与实际偏差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23167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89044.2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电压薄弱点识别的含风机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及系统。其包括:获取电力网络的结构参数和电气参数;基于双馈风机功率转换模型计算接入电网风机的无功功率可调节范围;大规模风电机组接入电网后,构建节点电压变化指标,并采用连续潮流法对各节点电压求取PV曲线并计算在临界状态下各节点电压变化指标,判断电网中电压薄弱节点;最后,构建以电压薄弱点为无功补偿节点的无功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本发明减少了无功优化中的变量维数,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在新能源高渗透率场景下提高了电压的稳定性、降低了线路损耗并充分利用了风电机组的无功余量,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73331.6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中风险分析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合环倒负荷操作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网带电合环倒负荷合环方案、需要进行配电网带电合环倒负荷地区的网架拓扑结构及设备参数,确定影响合环倒负荷操作风险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基于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分别对每一中间层次中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多个层次判断矩阵;根据所述层次判断矩阵计算矩阵特征根,得到该层次判断矩阵对应的因素对上一层中因素的重要程度的权重;对所有的层次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层次判断矩阵的综合权重大小,对所有的合环方案进行排序,得到不同合环方案的风险等级;提高合环操作方案风险评估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6527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01067.9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外送系统电压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获取输电线路的电路参数,辨识直流通道及交流通道故障对交流电压波动的影响;根据辨识结果设置直流通道及交流通道故障对交流电压波动的影响权重;根据影响权重设置电压调控的幅度,以使得交直流混联电网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电压在设定的范围内。通过识别直流通道及交流通道故障对交流电压波动的影响,能够有针对性的对电压进行调控,使得电压在要求的范围内,不会因为故障的影响导致系统电压不足,影响特高压系统的输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4252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20916.1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柔直并网的阻抗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检测的新能源柔直并网设备阻抗频率;向待检测的新能源柔直并网设备中注入双频扰动信号;基于所注入的双频扰动信号和设备阻抗频率的不同,对新能源柔直并网设备进行分组,根据每组新能源柔直并网设备的电压‑电流方程构建阻抗模型;进行所述阻抗模型的求解,拟合阻抗模型的传递函数,完成阻抗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90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09301.5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四川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01 , H02J3/2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谐波和三相不平衡联合概率建模的方法和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扰动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采集多个类别的谐波数据和三相不平衡数据,计算并选择相关系数最大的一类谐波数据和一类三相不平衡数据作为聚类特征数据。基于聚类特征数据,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划分工况,确定最优聚类工况数K。最终,根据相关系数的值通过Frank Copula函数或卷积运算对任一工况进行谐波和三相不平衡的联合概率建模。此外,采用AIC信息准则进行拟合优度评价。该方法中,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能够准确划分工况,确定最优聚类工况数K;并可针对任一工况进行谐波和三相不平衡的联合概率建模,提升对扰动源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电能质量发射水平预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37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27056.X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网格电压优化协同控制方法,涉及配电网络分布式协同控制技术领域,解决分布式发电网格在系统工况变化下的电压控制问题。该方法采用最小化加和型函数作为优化目标函数并引入考虑自身梯度状态的分布式梯度算法,进行分布式网格的信息交换及电压优化控制;采用网格间的一致性牵制控制策略,建立无功出力运行成本函数,计算无功功率收敛至一致性参考点时无功功率的不平衡参考值,确定网格中领导者电源的运行状态;采用网格内部各分布式电源的协调优化控制方案,进行网格内部信息交流,确定最终系统状态,达到网格电压优化协同控制。本发明能实现电压的优化控制,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332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27357.2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低频减载后的负荷快速恢复优化方法,首先获得电网低频减载后的被切除负荷数据以及负荷侧资源可向下调节潜力数据;然后以恢复负荷总量最大和恢复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考虑负荷侧资源的低频减载后负荷快速恢复优化调度模型;之后对提出的负荷快速恢复优化调度模型进行线性化;最后基于循环决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通过将负荷侧资源加入到低频减载后的负荷恢复调度过程,大大提高了负荷恢复速度,降低了低频减载对用户产生的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294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34637.5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2 , H02J3/14 , H02J3/18 ,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9/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负荷堆积与电压跌折的配电网低电压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沿线关键杆塔构建配电网线路拓扑模型,以此确定沿线关键杆塔的电压分布曲线,根据电压分布曲线判断配电网线路是否出现低电压问题;出现低电压问题时,将每一关键杆塔之后的所有杆塔所带负荷求和,作为当前关键杆塔的堆积负荷,由此得到沿线关键杆塔的堆积负荷分布;根据相邻两个关键杆塔电压差、堆积负荷和线路长度,确定单位电压跌折率,由此得到沿线关键杆塔的单位电压跌折率分布;根据堆积负荷分布和单位电压跌折率分布确定出现低电压问题的线路位置。实现对配电线路低电压问题根本原因的精确定位,节省治理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