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7394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86423.3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1N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相角差测量绝缘子表面污秽受潮程度的方法及装置,涉及输电线路绝缘子在线监测领域,可以定量判断绝缘子表面污秽层的受潮程度,并且测量过程简单,结果准确可靠。本发明的方法将绝缘子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在绝缘子表面布置测量电极;在所述绝缘子的表面均匀涂覆给定盐灰密度的污秽层,并阴干;对涂覆有污秽层并干燥后的绝缘子进行受潮试验,试验电路包括:所述绝缘子、电容、采样电阻和电源,通过测量电极绝缘子与电容形成并联结构,并联结构再与采样电阻、电源相互串接,试验时测量电源电压与采样电阻对应电压之间的初始相角之差,即得到电源电压与采样电阻对应电压之间的相角差,通过相角差表征绝缘子污秽层的受潮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567599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90249.0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12/08 , E04G23/02 , G06F17/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输电塔加固用夹具、输电塔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所述输电塔加固用夹具包括主体与配合件,所述主体包括夹持部与连接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夹持部与所述配合件配合夹持输电塔主材,夹持部与配合件连接的部位位于夹持部与配合件伸过输电塔主材两侧边的位置处。输电塔加固装置包括多个上述输电塔加固用夹具与多个加强件,加强件通过输电塔加固用夹具固定于输电塔的主材上,同时相邻的加强件对接,再与输电塔塔脚板上的靴板连接,输电塔加固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相结合保证输电塔的加固效果。输电塔加固用夹具安装简单,输电塔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提高了输电塔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1206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911230782.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通道,包括提升管道、第一工作井、第二工作井以及至少一条连接管道,所述第一工作井和所述第二工作井通过连接管道相连,所述提升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作井相连,所述提升管道与海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工作井和所述第二工作井均包括由工作井底板和若干工作井侧壁围合形成的容纳腔以及盖设在所述容纳腔上的工作井盖板,与所述连接管道和所述提升管道相连的侧壁上设有连接通孔。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高压电缆通道,结构简单,组建工序简单且结构牢固,便于快速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3550877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539537.0
申请日:2013-11-0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构成钢绞线的滑动通道;在壳体中设有二个夹头机构,在壳体的一侧设有二个滑动卡杆;所述夹头机构包括转杆和活动套接在转杆上的夹头,二个夹头呈楔形,在二个夹头的前端各设有卡齿,在二个夹头的或中部或后部各设有限位杆;二个夹头的转杆的两端与壳体活动连接,其中,转杆的一端通过限位杆与壳体活动连接,二个夹头机构的转杆的另一端与壳体活动连接;由滑动卡杆与卡位杆配合控制夹头的转杆与壳体相连或分离,以使防坠自锁装置通过横向夹具时二个夹头的限位杆轮流与壳体分离,并至少保持一个夹头的限位杆连接在壳体上。本发明可以方便顺利通过横向夹具等障碍、提高了防坠的安全性和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操作方便、可靠,安全性能好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394175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63343.X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式高空作业钢绞线型自锁器,包括壳体、闭锁机构和锁止机构,壳体包括主板、正面挡板和侧面挡板,主板的同侧设有上、下滚动导轮、对钢绞线进行滚动导向,主板下部设有销轴活动孔,上、下滚动导轮之间设置固定夹块;闭锁机构包括活动夹块、复位弹簧、锁紧螺栓和活动销,活动夹块通过活动销活动设置在销轴活动孔内,带动活动夹块前后移动、与固定夹块相配合形成夹紧钢绞线结构,复位弹簧设置在活动夹块与侧面挡板之间,活动夹块通过锁紧螺栓与侧面挡板连接、构成活动夹块的限制结构;锁止机构设置在主板上,当作业人员下坠时锁止在钢绞线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自锁器对钢绞线的磨损,且自锁器可自由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9120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30782.7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通道,包括提升管道、第一工作井、第二工作井以及至少一条连接管道,所述第一工作井和所述第二工作井通过连接管道相连,所述提升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工作井相连,所述提升管道与海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工作井和所述第二工作井均包括由工作井底板和若干工作井侧壁围合形成的容纳腔以及盖设在所述容纳腔上的工作井盖板,与所述连接管道和所述提升管道相连的侧壁上设有连接通孔。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高压电缆通道,结构简单,组建工序简单且结构牢固,便于快速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339417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363343.X
申请日:2013-08-19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板式高空作业钢绞线型自锁器,包括壳体、闭锁机构和锁止机构,壳体包括主板、正面挡板和侧面挡板,主板的同侧设有上、下滚动导轮、对钢绞线进行滚动导向,主板下部设有销轴活动孔,上、下滚动导轮之间设置固定夹块;闭锁机构包括活动夹块、复位弹簧、锁紧螺栓和活动销,活动夹块通过活动销活动设置在销轴活动孔内,带动活动夹块前后移动、与固定夹块相配合形成夹紧钢绞线结构,复位弹簧设置在活动夹块与侧面挡板之间,活动夹块通过锁紧螺栓与侧面挡板连接、构成活动夹块的限制结构;锁止机构设置在主板上,当作业人员下坠时锁止在钢绞线上。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自锁器对钢绞线的磨损,且自锁器可自由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550877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39537.0
申请日:2013-11-0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A62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夹头高空作业防坠自锁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构成钢绞线的滑动通道;在壳体中设有二个夹头机构,在壳体的一侧设有二个滑动卡杆;所述夹头机构包括转杆和活动套接在转杆上的夹头,二个夹头呈楔形,在二个夹头的前端各设有卡齿,在二个夹头的或中部或后部各设有限位杆;二个夹头的转杆的两端与壳体活动连接,其中,转杆的一端通过限位杆与壳体活动连接,二个夹头机构的转杆的另一端与壳体活动连接;由滑动卡杆与卡位杆配合控制夹头的转杆与壳体相连或分离,以使防坠自锁装置通过横向夹具时二个夹头的限位杆轮流与壳体分离,并至少保持一个夹头的限位杆连接在壳体上。本发明可以方便顺利通过横向夹具等障碍、提高了防坠的安全性和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操作方便、可靠,安全性能好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66727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592691.3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臂式连梁电缆终端场,包括终端铁塔、电气设备、支撑结构和平台,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立柱和连梁,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根,所述立柱之间通过所述连梁相互连接,所述连梁连接所述立柱并向外延伸一定距离。通过将支撑结构设计为四根立柱,并使用连梁连接立柱,提高了电缆终端场的承载能力和抗弯矩能力,减少了电缆终端场的占地面积,节省了材料。同时,四根立柱的支撑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山地等坡度较大的地形,减小了削坡量,加快了施工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205943609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517890.8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雨闪复合支柱绝缘子,包括绝缘芯棒和套设于绝缘芯棒上的伞裙,伞裙至少包括沿绝缘芯棒的轴向排列的多个第一伞体和多个第二伞体,第一伞体的伞伸出大于第二伞体的伞伸出,相邻两个第一伞体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伞体,相邻两个第一伞体之间间隔均匀设置,且相邻两个第一伞体之间的伞间距为140~150mm,第一伞体的伞伸出为120~140mm,第一伞体和第二伞体的伞伸出差为20~40mm。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小伞交替的结构能够保证爬电距离,同时可降低电弧桥接伞间的几率,从而提高了污闪电压。同时本实用新型优化设计伞裙结构参数,不仅可以提高爬电距离的利用率,还可有效地提高绝缘子的耐雨闪性能,同时有效降低绝缘子伞裙材料的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