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绝缘双极型晶体管芯片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9172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04321.3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绝缘双极型晶体管芯片的方法,通过调取绝缘双极型晶体管芯片模型;在所述绝缘双极型晶体管芯片模型的键合线与键合面处设置芯片表面金属层;对设置芯片表面金属层后的绝缘双极型晶体管芯片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模拟失效数据,并通过所述模拟失效数据得到与所述绝缘双极型晶体管芯片模型对应的绝缘双极型晶体管芯片的测试结果。由于金属层对器件的结构强度与导热导电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着所述键合线与所述键合面的连接结构,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模型更贴近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得到的测试结果也就更准确。本申请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有益效果的测试绝缘双极型晶体管芯片的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高原山区风速分布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944666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89122.1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山区风速分布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获取预先划分的高原山区的风电机组所处位置的地形类型,然后获取预先划分的高原山区的风速的区间段、与区间段对应的风速参数和高原山区的初始风速数据,最后利用初始风速数据对风电机组所处位置的地形类型的不同风速区间段的风速进行建模,得到高原山区的风速分布模型。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够针对高原山区的地形类型对高原山区的不同风速区间段建立风速分布模型,达到了对风电功率进行精确的预测,保证了风电大规模并网时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原山区风速分布模型的构建装置及存储介质,效果如上。

    考虑负荷水平和风速分段的风电功率预测误差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3288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65808.8

    申请日:2017-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G06Q10/0639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负荷水平和风速分段的风电功率预测误差评价方法。上述考虑负荷水平和风速分段的风电功率预测误差评价方法包括:对风电场上报的风电功率预测结果按设定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所述风电功率预测结果,计算风电功率评价指标;其中,所述风电功率评价指标包括准确率、合格率、上报率、相关系数、负荷峰段正偏差率、负荷谷段负偏差率、高风速段预测准确率和低风速段预测准确率;根据所述风电功率评价指标,以及各个风电功率评价指标分别对应的指标权重,计算风电功率预测结果的综合评价参数;根据所述综合评价参数评价风电场的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其可以实现对风电功率预测结果的综合评价,提高了相应的评价准确性。

    一种能源互联网多目标优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845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10067905.3

    申请日:2019-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互联网多目标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表征能源网络最优路径选择能力及表征能源网络互通能力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评估指标获取实际评价参数矩阵,对实际评价参数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效用函数矩阵,利用效用函数矩阵对决策层进行优化;对各目标通过效用函数矩阵进行协调,根据效用函数矩阵及各评估指标构建系统层目标函数,并利用系统层目标函数及优化算法对系统层进行优化,其中,目标包括能源网络最优路径选择、能源网络互通能力。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能源互联网进行更好地评价,并可以对实际运行的能源互联网进行运行策略优化。

    弃风弃光电量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903460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810818665.1

    申请日:2018-07-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弃风弃光电量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新能源场站的历史实际出力功率,并在获取到新能源场站完整的历史风速信息和历史辐照度信息后,在仅考虑非限电时段的情况下,构建风速功率曲线和辐照度功率曲线,避免了限电期间内数据对计算造成的偏差,再利用风速功率曲线和辐照度功率曲线反推出限电时段理论可发功率,不使用新能源场站提供的理论可发功率,避免了场站利用样板机提供的偏差数据,得到更为贴近实际的理论可发功率,最后,利用限电理论可发功率、非限电理论可发功率和历史实际出力功率,便可得到更为贴近实际,更为准确的全年新能源弃电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