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商品混凝土现场调配为3D打印混凝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27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49721.1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3D打印及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商品混凝土现场调配为3D打印混凝土的方法。首先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混凝土的专用外加剂,按重量份计,所述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组分:纤维素醚0.5-2份,消泡剂0-2份,聚丙烯酰胺0.1-2份,速凝剂0.1-3份,早强剂0.1-3份,凹凸棒土1-5份。通过添加该专用外加剂可在现场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工作性能调控,使其满足可打印性的要求。此外,本发明中3D打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有利于推动3D打印混凝土的大批量应用,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挤出性与新拌状态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518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399112.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混凝土可挤出性与新拌状态力学性能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包括压力机、挤出装置、可移动小车、控制系统和相机,所述压力机为门式结构,压力机顶部中心具有下压杆,所述挤出装置包括推杆、装料筒、挤出筒和支撑架,所述装料筒和挤出筒均为圆筒式结构,装料筒下缘和挤出筒上缘均设有向外凸出的固定环,所述支撑架包括圆环形的支撑台和三根斜向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杆,所述支撑台的圆环中心用于放入挤出筒。本发明适用于骨料粒径在0-31.5mm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挤出模拟与工作性测试,既能够评价混凝土材料的可挤出性,又能得到3D打印混凝土的流变参数和早期力学性能,为3D打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定量指标。

    一种利用建筑弃土烧结微粉制备的生态混凝土及其混凝土制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614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423021.3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建筑弃土烧结微粉制备的生态混凝土及其混凝土制品的制备方法,生态混凝土包括水泥100份、弃土烧结微粉5-100份、天然砂200-1200份、天然粗骨料200-2000份、纳米CaCO3 0.1-5份、再生PET纤维0.01-10份、激发剂0.01-20份、减水剂0.1-5份、水30-150份;制备方法为首先将建筑弃土研磨、筛分、与水混合,之后依次经过陈化、烧结固化、研磨,再与其他组分混合,最后经浇筑成型、脱模、养护过程,即制得混凝土制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实现建筑弃土的高效和高附加值的资源化利用,同时降低对水泥和粉煤灰等胶凝材料的需求,是一种绿色可持续建筑材料。

    考虑附着老砂浆时空分布的再生骨料模型、混凝土的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03650.3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附着老砂浆时空分布的再生骨料模型、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前者包括:首先重建天然粗骨料的三维数字模型,再设计其表面各位置附着砂浆的性能参数与几何参数,生成3D打印切片关键数据;之后在天然粗骨料表面逐层3D打印附着砂浆,养护得到。后者包括:按照级配曲线,制备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模型,再与水泥、粉煤灰、砂、水、减水剂混合,经搅拌、浇筑、养护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数字化定制再生骨料各位置附着老砂浆的性能与几何参数,有效获取再生骨料混凝土各相组成在荷载作用下三维空间应变分布与裂纹发展信息,解决现有附着老砂浆时空分布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损伤演化与断裂破坏影响机制不明晰的问题。

    一种大规模利用再生微粉的碱激发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241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43082.3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大规模利用再生微粉的碱激发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该砂浆引入了大量微小气泡,并以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作为细骨料。与传统保温砂浆相比,该砂浆通过使用低碳碱激发胶凝材料替代水泥作为粘结剂,并采用再生混凝土粉进一步取代传统碱激发前驱体,实现了降低生产过程碳排放的目标。此外,本发明提出的新型保温砂浆还同时实现了再生微粉的大规模利用与极低的导热系数。

    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

    公开(公告)号:CN11403272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1097960.0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包括若干个拼接单元,所述拼接单元包括有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沿道路纵缝方向的一端设有榫体,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沿道路纵缝方向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二板体沿道路横缝方向设有第二槽体。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所需拼接单位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更进一步提供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的施工拼装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可以快速铺装,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容易控制施工质量,提升了道路的整体性,使各路面板之间传力合理,合理解决了预制路面板只能沿直线铺设的弊端,更适用于乡村路况。

    一种利用商品混凝土现场调配为3D打印混凝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0271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0249721.1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3D打印及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商品混凝土现场调配为3D打印混凝土的方法。首先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混凝土的专用外加剂,按重量份计,所述专用外加剂包括以下组分:纤维素醚0.5‑2份,消泡剂0‑2份,聚丙烯酰胺0.1‑2份,速凝剂0.1‑3份,早强剂0.1‑3份,凹凸棒土1‑5份。通过添加该专用外加剂可在现场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工作性能调控,使其满足可打印性的要求。此外,本发明中3D打印混凝土的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有利于推动3D打印混凝土的大批量应用,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一种利用CO2强化再生粉体制备的再生混凝土砌块

    公开(公告)号:CN11202856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45040.4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CO2强化再生粉体制备混凝土砌块。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利用CO2强化再生粉体制备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CO2强化再生粉体制备混凝土砌块,通过利用CO2强化再生粉体作为辅助胶凝材料使用,利用碳化养护强化工业高炉矿渣作为细集料,利用再生粗骨料作为粗集料制备再生混凝土砌块,实现了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和骨料的“全取代”和“全再生”,可制备出满足不同强度要求的再生混凝土砌块,同时降低了砌块制品的生产成本,可以满足隔声、隔热等功能性要求,具有工艺简单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适宜规模化推广。

    一种3D打印用海水海砂混凝土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115364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11399177.2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用海水海砂混凝土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海水海砂混凝土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了我国沿海地域丰富的海水和海砂资源,研究出一种新的3D打印用海水海砂混凝土材料,以解决海洋恶劣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绿色施工建造难题。将3D打印智能建造技术与海水海砂混凝土相结合,通过海水海砂混凝土配方的优化设计,基于辅助胶凝材料复掺、合成塑料纤维增韧和外加剂调配,制备出满足3D打印要求的海水海砂混凝土材料,未来可用于土木工程领域智能建造技术和海洋工程的发展,因此本发明的应用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现实意义,且该技术可以推广到军事工程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