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0732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30587.5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引射式旋流连续分离机,它涉及一种旋流连续分离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旋流连续分离机采用回流污水来引射污杂物,存在用水量大、不能就地取水、管线太长、消耗管材太多的问题。圆筒的下端与圆锥筒的大端相互连通,污水入口管切向设置在圆筒的外侧壁上,污水入口管与圆筒的上部连通,溢流管竖直设置在圆筒的轴线上;混合室、喉部、扩压管和混水出口管沿轴线由上至下依次倾斜设置,混合室、喉部、扩压管和混水出口管依次连通,圆锥筒的下端通过排污管与混合室连通,喷嘴设置在混合室的上端,混合室的内径由上至下呈渐缩设置,扩压管的内径由上至下呈渐扩设置,污水出口管与混水出口管的下端连通。本发明用于城市原生污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501469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57458.1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0 , F25B27/002 , F25B29/00 , F25B41/04
Abstract: 一种流动相变蓄能的降膜蒸发式换热装置,水管入口与水泵的压出端相连,水管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太阳能集热器的入口连接,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水泵的吸入口相连,第一电磁阀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的入口端处,第二电磁阀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的出口端处,第三电磁阀安装在第三管路上,第四电磁阀安装在第四管路上,相变微乳液出料管的出口端与不锈钢磁力泵的吸入端连接,多组相变微乳液外表面强化管束入口均与第五管路的一端连通,第五管路的另一端与不锈钢磁力泵的压出端连接,多组相变微乳液外表面强化管束出口均与第六管路的一端连通,第六管路的另一端与蓄能罐的相变微乳液进料管连接。本发明用于太阳能—空气能耦合热泵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99030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52443.X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原生污水液固暂离轻重双效分离旋流防阻机,它涉及一种污水防阻机,以解决现有污水防阻机性能较低,不能连续除污的问题。污水入口管切向设置在圆柱筒的侧壁上,清水出水管设置在圆柱筒中,溢流管设置在清水出水管中,溢流管与轻质污杂物排污管连通,轻质污杂物排污管与第二回流管连通,第二回流管的第二引射器入口通过水管与换热器连通,换热器通过水管与清水出水管连通,第二回流管的第二引射器出口通过水管与第一回流管的第一引射器入口连通,圆锥筒的下端与重质污杂物排污管连通,重质污杂物排污管与第一回流管连通,重质污杂物排污管和第一回流管构成第一引射器,轻质污杂物排污管和第二回流管构成第二引射器。本发明用于城市原生污水除污。
-
公开(公告)号:CN101887040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202994.7
申请日:2010-06-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同步冷热响应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它涉及一种岩土热物性测试仪。本发明为解决岩土热物性测量采用空气源热泵式测量仪对夏季排热工况和冬季吸热工况测试时,一次只能测试一种工况,测试结果不准的问题。水-水热泵机组的冷响应侧由冷响应侧供水管、冷响应侧流量计、冷响应侧供水温度传感器、冷响应侧U形管、冷响应侧回水管、冷响应侧回水温度传感器和冷响应侧循环泵构成回路;水-水热泵机组的热响应侧由热响应侧供水管、散热器调节阀、翅片散热器、加热器调节阀、电加热器、热响应侧流量计、热响应侧供水温度传感器、热响应侧U形管、热响应侧回水管、热响应侧回水温度传感器和热响应侧循环泵构成回路。本发明用于地下岩土热物性参数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003854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598453.0
申请日:2010-12-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空气源热泵辅助压缩机除霜系统,它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针对目前空气源热泵除霜系统中压缩机既要向室内提供热量还要提供除霜的能量导致向室内供热量减少、除霜时间长及压缩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贮液器与过冷器连通,贮液器与过冷器之间的管路并联设有膨胀阀,过冷器与辅助压缩机的进口端连通,辅助压缩机经过第三电磁阀分别与多个室外机连通,每个室外机经过第四电磁阀与贮液器连通,过冷器的两个出口端的剩余一个与第二节流阀的进口端连通,第二节流阀与第二单向阀并联设置,第二节流阀分别与多个室外机组连通,每个室外机组与四通换向阀连通,四通换向阀经过气液分离器与主压缩机连通。本发明用于空气源热泵除霜。
-
公开(公告)号:CN101738036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312383.5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5B49/00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我防冻功能的冷水机组,它涉及一种冷水机组。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冷水机组在防冻时开启循环泵运行,循环泵的功率大,造成能量的浪费、系统运行成本高及在机组停机的情况下循环泵不能用于其它方面的问题。冷凝器分别与第一逆止阀和第二逆止阀连通,第二逆止阀与第一防冻循环水泵连通,第一防冻循环水泵与第一水管路温度传感器连通,第一水管路温度传感器与冷凝器连通;蒸发器分别与第三逆止阀和第四逆止阀连通,第四逆止阀与第二防冻循环水泵连通,第二防冻循环水泵与第二水管路温度传感器连通,第二水管路温度传感器与蒸发器连通。本发明用于多热源供热或多冷源供冷的系统中或用在一般的单热源或单冷源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440983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209839.0
申请日:2008-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它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机组。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空气处理采用新风与回风先混合、后处理的方式,能量无法梯级利用,造成系统很难实现大温差小流量的问题。上层处理机组包括上层加湿器、上层加热盘管和上层表冷器,按照风的走向依次设置为上层表冷器、上层加热盘管和上层加湿器,下层处理机组包括下层加湿器、下层加热盘管和下层表冷器,按照风的走向依次设置为下层表冷器、下层加热盘管和下层加湿器,回风进风口固定在上层处理机组初端的上箱体上,管道的一端与回风进风口相连通,本发明的上层处理机组处理回风、下层处理机组处理新风或新风加部分回风,这种先处理后混合的方式,实现了大温差小流量和能量的梯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598375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72371.X
申请日:2009-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45
Abstract: 一种天然冷源天车空调器通风降温装置,它涉及一种通风降温装置。本发明为解决车间内的天车作业温度较高,影响天车司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支撑壳体上设有送风口,填料箱和风机分别固装在支撑壳体内,且风机的送风端与送风口正对,集水盘设置在支撑壳体内,且位于填料箱下方,集水盘上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水箱连接,水箱通过第二管路与水泵的进水口连接,喷头安装在管道的一端上,管道装有喷头的一端设置在填料箱的正上端,管道的另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填料箱内充有吸湿材料,填料箱的底部设有若干漏水孔。本发明利用吸湿材料使天车操作室内的温度降低,改善了天车操作室内的工作环境,低温和湿润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天车司机的身体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00562696C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810136804.9
申请日:2008-07-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5B39/00
Abstract: 具有快速除污功能的干式管壳式换热器,它涉及一种干式管壳式换热器。针对污水-水换热形式,污水走管程,换热管道易阻塞,传热温差小,所需换热面积大及污水与制冷剂换热形式,制冷剂的充注量大,只适合于制冷量大的场合问题。两个堵头隔板设置在换热腔体内,两个堵头隔板之间设置有多个与其上下交替设置的中间隔板,蛇形换热管束穿过两个堵头隔板和多个中间隔板分别装在第一、二管板上,每个蛇形换热管的上端管口分别与分液器连通,下端管口分别与储汽罐连通,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一管板、两个堵头隔板和多个中间隔板装在第二管板上,转轴与两个堵头隔板和多个中间隔板螺纹连接。本发明具有换热管道不易阻塞,传热温差大,所需换热面积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13744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09519.5
申请日:2008-1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Abstract: 具有过冷作用的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系统,它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除霜系统。真对空气源热泵机组采用现有的除霜方式除霜时,由于除霜过程中无低位热量来源,导致除霜能量来源不足,除霜时间较长问题。压缩机与四通换向阀之间、压缩机与气液分离器之间、气液分离器与四通换向阀之间、四通换向阀与室外换热器之间、室外换热器与毛细管之间、毛细管与干燥过滤器之间、干燥过滤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及室内换热器与四通换向阀之间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蓄能换热器设置在干燥过滤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本发明完成了供热状态下制冷剂过冷却和相变材料利用制冷剂余热蓄热,改善了机组性能,实现了能量的时空转移,为除霜提供了充足的低位热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