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10kV配电线路利用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1214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0268448.X

    申请日:2018-03-29

    IPC分类号: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10kV配电线路利用率的方法,依据配电网规划及用户接入系统需要,结合配电网规划数据系统信息,制作出10kV配电线路的负荷特性详表;综合分析目标用户的负荷特性,判断线路装接用户性质是否相近;若线路装接用户性质相近,则进入下一步;若线路装接用户性质不相近,则返回上一步;将线路装接用户性质相近且具有不同负荷特征的负荷进行叠加,将具有填谷效应的不同负荷性质用户接入同一配电线路;通过空间负荷预测,绘制电网目标网架图;依据电网目标网架图,结合目标用户的负荷特性,重构电网10kV配电线路图。使配电线路利用效率极大提升,改善了电网运行效益,提高了经济效益,为社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一种配电网输变电设备的检测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55121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61967.8

    申请日:2018-05-15

    IPC分类号: H02J1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输变电设备的检测监控系统,包括集控SCADA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和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与输变电设备的资产管理系统进行信息交互;本发明实现对500kV电网的全景状态感知,运行人员可根据采集的遥测、遥信信息以及继电保护与故障录波信息,保证500kV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等业务的顺畅开展。以公共信息平台为核心的监控中心自动化系统包括了集控SCADA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系统等子系统,可与省调EMS系统进行交互实现集控中心自动化的快速初始化;与资产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等进行信息交互,支持优化的资产管理分析应用。

    一种应用于粮食产区配电网的快速放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4554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453595.4

    申请日:2018-05-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粮食产区配电网的快速放线装置,包括机架,依次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顺线通道,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的线缆盘,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的张紧轮,转动连接在第三支架上的导向压线轮以及设置在机架下方的升降平台。本发明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可靠的特点,万向轮的设置可方便灵活移动,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电缆铺设施工中,极大的方便了电缆放线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发明设置的侧部万向轮能够随崎岖路的颠簸而伸缩相对应导向轮的高度,能够方便的跨越高低不平的粮田,平台底离地间隙可调,对于植株较高的作物可调高离地间隙,减少对粮食植株的损伤。

    脱模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363167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610980247.3

    申请日:2016-11-08

    IPC分类号: B22F3/02 B22F5/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模装置,包括供模具放置的平台,平台上开设有供工件穿过的落料孔,所述脱模装置还包括接料装置,接料装置包括设置于落料孔下方的接料平台,接料平台具有运动至平台下方与平台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者略大于工件高度的位置上的接料位和运动至与平台平齐的位置上的出料位;使用时,当工件即将完全从模具中脱离时,接料平台处于接料位,工件与接料平台之间的距离很短,工件落在接料平台上后,将模具从落料孔上移开,接着接料平台上移,接料平台带动工件一起运动至与平台平齐的出料位,完成工件脱模;相比于现有的脱模方式,能够明显减少工件受到的冲击,提高工件的良品率。

    一种自动化足球训练装置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12361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1096528.9

    申请日:2016-12-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种自动化足球训练装置,包括第球门、第二球门、圆管和定位板,所述第球门上设有第网兜,所述第二球门上设有第二网兜,所述第球门固定在第二球门内,且第球门底部设有向外倾斜的第斜板,上部设有向内倾斜的第二斜板,第二球门底部设有向内倾斜的第三斜板,所述圆管的首端设有两个进球口,两个所述进球口分别与第斜板和第三斜板的底部连接,且在连接处开有对应的槽口,第球门固定在地面上,第二球门前端固定在地面上,后端下侧固定在地面以下,圆管从地面向下延伸,末端与升降装置连接,且在靠近升降装置的位置上设有存球装置,所述升降装置顶端与地面接触。本发明实现了自动收、发球,极大地提高了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