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09656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510131711.7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源网荷三端特性的有序用电缺口指标分配算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用户等效虚拟机组;建立有序用电缺口指标分配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有序用电缺口指标分配模型的源网荷三端约束条件;采用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求解结果,分配缺口指标。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源网荷三端特性对有序用电缺口指标分配的影响,具有计算量小、开发难度低、物理含义明晰、实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40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49526.X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决策树的个性化用户短期负荷预测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用户负荷进行波动分量辨识,判断其锯齿形波动是否显著;如果显著将进入波动分量提取环节,再得出用电模式数;如果不显著,则将直接得出用电模式数。针对用电模式数大于7种的用户采用最近日负荷预测法。针对用电模式数在2种~6种的用户采用基于用电模式挖掘的用户侧短期负荷预测法。针对用电模式数只有1种的用户采用聚类预测还原法。本发明通过对用户历史负荷进行数据挖掘,从而提取出用户用电模式,根据模式数的多少,建立基于决策树的个性化用户短期负荷预测算法,实现精确的用户短期负荷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480965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1711.7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源网荷三端特性的有序用电缺口指标分配算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用户等效虚拟机组;建立有序用电缺口指标分配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有序用电缺口指标分配模型的源网荷三端约束条件;采用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求解结果,分配缺口指标。本发明综合考虑了源网荷三端特性对有序用电缺口指标分配的影响,具有计算量小、开发难度低、物理含义明晰、实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402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510549526.X
申请日:2015-08-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基于决策树的个性化用户短期负荷预测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用户负荷进行波动分量辨识,判断其锯齿形波动是否显著;如果显著将进入波动分量提取环节,再得出用电模式数;如果不显著,则将直接得出用电模式数。针对用电模式数大于7种的用户采用最近日负荷预测法。针对用电模式数在2种~6种的用户采用基于用电模式挖掘的用户侧短期负荷预测法。针对用电模式数只有1种的用户采用聚类预测还原法。本发明通过对用户历史负荷进行数据挖掘,从而提取出用户用电模式,根据模式数的多少,建立基于决策树的个性化用户短期负荷预测算法,实现精确的用户短期负荷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426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69716.6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东南大学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Q10/063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线预测中相似日最优天数组合的选取方法,步骤一:相似日的预筛选和相似日天数组合选取;步骤二:相似日组合矩阵进行基线负荷的预测;步骤三:相似日组合矩阵中最优相似日天数组合选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线预测中相似日最优天数组合的选取方法,充分、合理和有效地利用了历史日数据库,充分挖掘非需求响应因素,量化历史日相似度并排序,通过不同天数组合的误差对比最终确定了相似日最优选取天数组合,其中采用了灰色关联法、综合加权法、多元线性回归法、MRE误差评价等方法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需求响应基线预测的经济性和准确性,为需求响应技术提供了科学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80933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1733.3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率的电力系统海量用户分类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S1计算用户一月之内各日负荷率;SS2计算月均负荷率和月内负荷率标准差;SS3建立负荷率分类图;SS4根据日内稳定程度划区;SS5根据日间稳定程度划区。本发明成功解决了用户负荷分类的海量规模和随机波动这两大难题,且分类流程简单,计算量小,开发难度低,物理含义明晰,实用性强,采用该方法可快速完成海量用户负荷的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07706922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44057.0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4 , H02J13/0006 , H02J2003/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需求响应的用户侧智能用电终端,终端接收切负荷信息、用户侧实时用电信息以及家用设备切断优先级,终端的处理器内存储有需求响应程序,当接收到切负荷信息时,需求响应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实现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用户侧实时用电信息,计算用户实时功率值;步骤2,判断实时功率值与期望功率值之差是否大于设定的阈值,如果是,则转至步骤3,如果不是,则结束;步骤3,发出将切断优先级最高的当前用电家用设备切断的切断指令,转至步骤1。本发明帮助用电线路在用电高峰期实现自动平衡,避免出现故障,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削峰填谷,有效减少电量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04809332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10131733.3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率的电力系统海量用户分类方法,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S1计算用户一月之内各日负荷率;SS2计算月均负荷率和月内负荷率标准差;SS3建立负荷率分类图;SS4根据日内稳定程度划区;SS5根据日间稳定程度划区。本发明成功解决了用户负荷分类的海量规模和随机波动这两大难题,且分类流程简单,计算量小,开发难度低,物理含义明晰,实用性强,采用该方法可快速完成海量用户负荷的分类。
-
公开(公告)号:CN10574101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46258.4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 G06Q10/0631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用户需求响应评估方法,其步骤为,首先研究智能电网中通讯系统的交互机制,建立智能电网框架下的信息双向交互系统的结构模型,确定信号交互方式;其次研究长期稳态需求响应特性,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需求响应评估模型;然后研究短期动态需求响应特性,利用条件概率分布理论,建立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需求响应评估模型;最后分别对长、短期需求响应中的待评估对象进行评估。本发明可为智能电网优化和控制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如电力调度以及电价制定方面的随机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48758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34474.7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D2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需求侧设备智能交互装置,属于电力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它包括主机通讯板、计量模块、采集模块、柜体及柜体内部的中央控制器、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报警模块和通信模块,中央控制器分别与主机通讯板、计量模块、采集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报警模块、通信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报警模块连接,电源模块与供电电源连接,供电电源采用工频电源,通信模块与削峰主站双向连接,柜体内还设置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本发明在保障人员舒适、设备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避免浪费,削峰效果显著,管控有效,稳定可靠,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