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6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77798.8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高渗透率光伏柔性配电系统的实时电压‑无功控制方法,包括:1.考虑逆变器的实时响应功能,建立逆变器的下垂控制模型;2.设置柔性配电系统调控设备,包括拓扑可变智能软开关和光伏,并根据柔性配电系统调控设备,建立各类设备的模型;3.基于步骤1和步骤2中的模型,建立含高渗透率光伏柔性配电系统的实时电压‑无功控制模型,并通过求解该模型,输出柔性配电系统的实时优化控制方案。本发明综合考虑柔性配电系统的传输容量以及光伏的强随机性,通过拓扑可变智能软开关、预留一定的无功功率以及逆变器的下垂控制功能,从而保障了系统的实时电压安全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73136.0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软开关与电动汽车协调优化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灵活调度方法,包括:1.根据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在结构和潮流的灵活性,对电压源型换流器VSC进行显式建模;2.利用电动汽车(EVs)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可调度潜力,建立电动汽车交流慢充站(SCS)和直流快充站(FCS)的虚拟馈线(VPL)模型;3.考虑智能软开关SOP与有载分接开关、储能、VSC等多个调节装置的配合关系,建立各设备的模型;4.以最小化系统损耗和电压偏差建立SOP与EVs协调优化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模型;5.通过线性化和锥松弛将模型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案。本发明能充分调动协同调动多种灵活资源实现灵活可控的潮流,从而提升配电网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402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90895.0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3 , G06F17/16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地埋管网络热交换特性的地源热泵电热功率计算方法,包括:1、建立单个U型垂直地埋管的模型,得到单个U型垂直地埋管出口处流体温度与入口处流体温度以及钻孔壁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2、基于步骤1,推广得到多个U型垂直地埋管系统终端出口处流体温度与首端入口处流体温度以及钻孔壁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3、由每一个U型垂直地埋管出口与入口流体温度差计算地源热泵与钻孔壁及土壤之间传输的热量总和;4、精确建模地源热泵系统,获取其在加热和制冷模式下,加热量、制冷量及终端出口处流体温度与功率之间的关系。本发明能通过构建高效且精确的热传递模型,从而实现对地源热泵系统的精准控制与优化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1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57362.5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重构的含可重组式软开关配电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包括:1、基于不对称电压源换流器容量和馈线选择的自储能型重组式智能软开关拓扑构造;2、对自储能型重组式智能软开关建模;3、对基于重构的含可重组式软开关的柔性配电系统建模,通过求解优化运行模型获得配电系统的最优运行策略。本发明能合理利用配电系统的多元可控设备,以提高传统多端智能软开关对电压源换流器容量的利用率,并能提高传统多端智能软开关的最大传输功率,从而能降低配电系统运行损耗、提高新能源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88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57395.X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冷负荷启动特性的配电系统多阶段动态恢复方法,包括:1 获取配电系统故障时的运行状态;2 建立配电系统和安装的各种可控设备运行模型;3 结合各种设备的运行模型,构建最优负荷恢复模型,通过求解最优负荷恢复模型获得配电系统动态网络重构方案、灵活性设备动作序列,并下发至动态恢复模型;4 结合设备的运行模型,考虑冷负荷启动特性CLPU的负荷恢复模型和电压、频率安全,建立动态恢复阶段模型;5 通过求解动态恢复模型获得完整的配电系统多阶段动态恢复方案。本发明能提高配电系统恢复水平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从而提高了恢复方案的适应性,增强了配电系统自修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5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27938.1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H02J3/14 , H02J3/38 ,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日内柔性负荷的分布式配电网低碳需求响应方法,其步骤包括:1、建立电力系统中总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模型;2、建立需求侧响应补偿的模型;3、建立由电力系统中总碳排放量的不确定性模型和具有日内柔性负荷的需求响应补偿模型组成的总模型;4、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对上述总模型进行分布式求解,得到日内需求响应结果。本发明能通过补偿措施激励具有日内柔性的负荷改变其用电行为,实施分布式低碳需求响应机制优化电力负荷计划,并能实现削峰填谷,从而能显著减少电力系统的总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709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96915.7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测相依的配电系统故障恢复及故障电压调控方法,包括:1构建基于无人机和小基站的紧急通信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确定出每个无人机到达通信失效的最佳路线,进而恢复所有通信失效部件;2建立了考虑电压安全的配电系统故障恢复模型,通过求解该模型确定可控开关的顺序动作、可重组式智能软开关功率输出以及可控资源的无功输出策略。本发明能恢复配电系统的可观性与可控性,从而能提高配电系统的故障恢复能力以及保证恢复过程中的实时电压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60734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40777.7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照强度划分的光储联合调频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步骤包括:1、通过控制算法获取当前光照强度;2、对光照强度区间,电网频率死区区间,储能电池荷电状态区间进行划分;3、针对不同光照强度区间设置不同联合调频方案;4、通过并网设备检测当前电网频率,光伏电池和储能设备参与电网调频。本发明通过检测外界环境光照强度,应用减载控制和储能设备联合调频方案,实现对于电网频率变化的有功功率支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