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2718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170144.0
申请日:2019-11-26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黉门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热参数等效的变压器多物理场绕组结构简化分析方法,包括:以所分析的具体变压器为对象,获取变压器绕组结构的详细模型参数;以所分析的具体变压器为对象,获取构成变压器绕组材料的详细材料参数;基于等效热阻和等效热容模型,分析变压器绕组在轴向和径向上的等效热参数;建立变压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在简化建立的变压器绕组上加载等效热参数;采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建立的变压器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变压器在不同工况下绕组上的热点温度分布。本发明计算简单,精度高,效率高,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088845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322352.8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原辉 , 王帅 , 李劲松 , 姜敏 , 芦竹茂 , 侯少健 , 晋涛 , 王琪 , 白洋 , 杨虹 , 刘永鑫 , 赵亚宁 , 韩钰 , 孟晓凯 , 裴楚 , 武娜 , 田赟 , 郝丽花 , 郭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容错控制方法及系统,采用改进的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姿态控制算法控制所述无人机的飞行,以保证所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的鲁棒性;当检测到所述无人机的部分电机异常时,构建故障矩阵Ri;基于所述故障矩阵Ri在线建立故障模型;基于所述故障矩阵Ri得到所述无人机上所有电机的控制分配信息;采用所述改进的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姿态控制算法控制所述故障模型下的无人机的飞行,并按照所述电机的控制分配信息控制所述无人机,以达到所需的姿态和高度。该控制方法及系统提高了多旋翼无人机的容错能力,保证了多旋翼无人机具有更大的负载能力和更高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20059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45029.0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变压器油泵长期运行评估装置和方法,油泵进口通过油泵管道连接至油桶的出口,油泵出口通过油泵管道连接至油桶的进口;在油泵油进出口处的油泵管道上均安装压力表;在靠近油泵位置的油泵管道内壁上设置特高频传感器;通过监测油泵进口、入口两侧的油泵管道压力差识别油泵转子的动稳定情况,通过电流互感器监测三相定子绕组不平衡电流监测油泵的定子绕组匝间绝缘情况,通过超声波传感器监测油泵的振动情况,通过特高频传感器监测定转子摩擦或扫镗,综合以上检测结果判断油泵长期运行的健康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92722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98419.4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次谐波的电缆缺陷评估方法,包括根据电流高次谐波及其贡献率与电缆的故障类型的对应关系建立高次谐波数据库;建立依据高次谐波特征值判断电缆缺陷的计算模型;采集并量化电缆发出的电流信号,输入所述计算模型,输出结果与高次谐波数据库比照。还提供了实施该方法的系统;本发明采集检测流过电力电缆中的电流,通过快速傅里叶分析得到电缆谐波的分量含有率,通过分析谐波电流中谐波含量的大小并和电缆缺陷谐波数据库比对来判断电缆的健康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24243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06325.2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变电站设备相关联数据的特征提取识别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建立基于变电站设备的特征提取数据库;2)建立基于变电站设备部件的特征识别数据库;3)建立基于变电站工作区的三维仿真设备样本训练平台;4)建立设备特征提取识别系统,现场工作人员通过便携终端实时连接设备特征提取识别系统;5)设备特征提取识别系统在变电站后台,通过便携终端的网络影像,同步查看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直接在后台以手写标注的方式注明关键部件或关键工作,实现远程实景指导。本发明通过对电力设备图像特征的识别,对设备的识别标注以及考虑环境参数、设备关联数据的影响因素,建立综合分析的管理数据库,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管理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7796888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25059.5
申请日:2017-10-0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精确测试变压器绝缘油糠醛含量的方法及其装置,解决了变压器绝缘油的糠醛含量的准确测试的问题。取变压器绝缘油15毫升,取甲醇溶液3毫升,经过震荡混合后,进行过滤,准确截取60微升的萃取溶液;通过泵分别将60%的甲醇溶液和40%的纯水,注入到定量环取样器中,然后,将60微升的萃取溶液注入到定量环取样器中,开始测试,将测试结果用经验系数进行修正;测试完成后,对液相糠醛色谱柱泵入清水进行清洗,测试和清洗利用同一测试容器通路。为变压器运行现场提供出了较准确的变压器绝缘油的糠醛老化程度的测试数据,保证了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78301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925034.5
申请日:2017-10-0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投运前多相并联完成GIS耐压试验的测算方法,解决了变电站投运前三次重复接线存在的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问题。将A相GIS、B相GIS与C相GIS三相并联连接后进行耐压试验的测算,根据三相并联连接后的耐压与频率关系曲线UC–ω,若承受的耐压值为最大耐压值大于或等于GIS出厂规定试验耐压值,并且ω0大于A相GIS、B相GIS和C相GIS所规定的限频频率,则可以将三相并联连接后进行耐压试验;保障了交流耐压试验的顺利进行,节省了试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052810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77988.7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F25/0061 , G01F23/22 , H01F2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控制振动传感器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假油位诊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油位计对运行中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油面的监视失效的问题。包括在变压器油枕(3)上设置有油位计(4),在变压器油枕(3)的外侧平面上设置有油位测试盒(5),在油位测试盒(5)上分别设置有右油位测量刻度表(13)和左油位测量刻度表(14),在右油位测量刻度表(13)上活动设置有电磁铁(16),电磁铁(16)上的线圈(17)与电控器(11)电连接,在电磁铁(16)上设置有振动传感器(7),振动传感器(7)与振动频率监测仪(10)通过信号传送线(9)电连接。本发明是在变压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诊断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25899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24103.7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线夹持端头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导线力值测试试验存在的试验成本高和试验周期长的问题。包括在两瓣式锥形坩埚(1)的顶部设置有锥形坩埚颈管(2),在两瓣式锥形坩埚(1)中充满有钢芯夹持端头铸造铝液(3),钢芯铝绞线(4)端头的铝绞线皮是剥开分岔式设置的,钢芯铝绞线(4)端头的钢芯头(5)通过锥形坩埚颈管(2)后插接在两瓣式锥形坩埚(1)中,钢芯铝绞线(4)端头的被剥开分岔式设置的铝绞线皮(9)是设置在两瓣式锥形坩埚(1)的外部的,在两瓣式锥形坩埚(1)上设置有冷却水夹层套(6)。降低了检测导线的成本,缩短了测试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4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360675.7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高温烧蚀技术制备电缆缓冲层烧蚀样品的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固定组件,用于夹持电缆,电缆外包覆有:绝缘屏蔽层和缓冲层;烧蚀组件,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火焰发生器,支架罩设在电缆外,火焰发生器对电缆进行烧蚀实验;调节组件,与支架连接,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支架沿电缆的轴向延伸方向移动,且调节组件还能够带动支架围绕电缆的轴线旋转,使火焰发生器能够对电缆的多个位置进行烧蚀实验。本发明能够对高压电缆缓冲层烧蚀样品的烧蚀面积进行精准的控制,同时在短时间内制备出大量的烧蚀位点,为高压电缆缓冲层的X射线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样品制备装置和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