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区域等值频率动态的电力系统惯量在线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464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46407.0

    申请日:2023-06-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区域等值频率动态的电力系统惯量在线评估方法,属于电力系统频率控制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个区域包含至少2台发电机,1个区域有1台发电机的电力系统作为研究对象;S2、在每个区域的一个母线上配置同步测量装置;建立考虑区域等值频率动态的电力系统动力学模型;S3、忽略发电机机械功率和负荷有功功率的变化,建立区域惯量评估的数学模型;S4、根据区域惯量评估的数学模型,收集所需数据和待估计参数;S5、采用非线性系统参数辨识算法辨识区域惯量参数。本发明采用上述考虑区域等值频率动态的电力系统惯量在线评估方法,实现了同步测量装置配置更灵活的区域惯量在线评估,具备现场应用价值。

    一种在暴雨灾害下的城市配电网韧性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526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72926.X

    申请日:2023-04-28

    IPC分类号: G06Q10/047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暴雨灾害下的城市配电网韧性提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灾前预防同时考虑了暴雨攻击的空间分布特性和时间分布特性,建立多阶段鲁棒模型并采用滚动策略求解;S2、灾后恢复过程考虑维修班组路由规划中故障发生次序以及内涝影响建立路由模型;S3、仿真验证。本发明采用上述一种在暴雨灾害下的城市配电网韧性提升方法,考虑了灾前预防的多阶段过程,提出适用于暴雨灾害下城市配电网灾前预防的多阶段鲁棒模型,能刻画防御与攻击的空间、时间分布特性,使建模更符合实际。

    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态势的在线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956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0812162.5

    申请日:2021-07-1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态势的在线预测方法,首先采用离线仿真的方式对新能源电力系统进行机电暂态仿真,生成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扰动数据;构建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风电控制方式快速识别模型,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扰动数据中与瞬间风电有关的数据输入到所构建的快速识别模型中,进行风电控制策略的快速识别;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预测模型,对所构建的频率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将在线获取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实测数据输入训练后的频率预测模型中,实现新能源电力系统实时频率预测与结果修正。该方法将深度学习等新型机器学习算法与电力系统运行大数据相结合,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扰动后系统频率特征进行预测。

    一种优化新能源场站集群调频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548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44285.7

    申请日:2023-04-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新能源场站集群调频参数的方法,首先获取风/光功率预测结果及风/光/储有功调节指令,计算储能最大可发有功及风/光/储最小可发有功,推导各场站调节系数;其次按照场站调节能力划分不同场景,完成各场站调差率和惯性时间常数的分配;再次根据有关标准要求和集群预设指标优化调整前述参数取值;然后依据集群调频功率需求和场站有功调节裕度合理确定各场站有功上/下限幅;最后将调差率、惯性时间常数和有功上/下限幅分别下发,在下一优化时段更新问题、再次求解。该方法能够通过优化调频控制参数,有效调动各场站有功调节能力,通过多站互补协同运行保证集群调频外特性最优。

    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评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18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1193254.9

    申请日:2019-11-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综合能源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评估的方法,首先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模型;然后建立基于凸包不确定集合CHUS表示下的风电出力形式;再构建两阶段风电消纳能力评估鲁棒模型,获得一组满足CHUS中所有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并极小化运行风险的风电可接纳域;然后构造一系列的低维凸包LCH,并在高维空间中交汇成一种ACHUS;然后构建基于最坏场景的等比例伸缩规则,将ACHUS的动态不确定集合与两阶段鲁棒模型进行结合求解;再基于ACHUS的动态不确定集合与两阶段鲁棒模型结合的求解算法,获得新的风电可接纳域边界,并以此进行风电消纳能力评估。该方法评估结果更加准确,能为系统整体配置提供有力支持。

    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配电网故障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326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31504.0

    申请日:2022-08-26

    发明人: 刘灏 刘硕 毕天姝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配电网故障检测方法,获取待检测配电网的波形数据,对零序电流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数学形态学MM计算波形数据的形态梯度MG和闭开差CODO值;根据配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波形特性设定阈值,若计算出的形态梯度MG和闭开差CODO值超过所设定的阈值,则判断为故障状态;然后根据低阻接地故障LIF和高阻接地故障HIF的故障电流瞬态信号的不同特性,若连续超过Nset个时间窗均检测为故障状态,则判断为HIF事件,反之判断为LIF事件。上述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仅需配电网零序电流数据就可以通过较短的时间窗口实现配电网故障的准确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

    一种基于同调识别的系统分区惯量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936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131117.9

    申请日:2020-02-2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调识别的系统分区惯量的评估方法,首先获取系统的网络结构参数,将系统模型在稳态运行情况下线性化,得到系统状态矩阵;由所得到的系统状态矩阵获取相对关联增益矩阵,对相对关联增益矩阵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对系统进行同调识别,实现系统分区;获取系统各发电机组的参与因子,得到各系统分区中的主导机组;根据系统分区结果和主导机组选取PMU装置的安装点,并测量系统扰动后各区域联络线上功率变化和系统频率变化,对系统进行分区惯量评估。该方法能合理确定系统分区和各分区主导机组,利用扰动后的数据对各分区惯量进行评估。

    适用背靠背VSC故障暂态计算的两端口等效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9407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460054.6

    申请日:2021-04-27

    IPC分类号: H02J3/3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背靠背VSC故障暂态计算的两端口等效建模方法。首先根据交流故障电压跌落程度,求解故障侧VSC有功功率暂态;然后基于直流电容支路瞬时功率关系构建直流电压故障分量的微分方程,并求解直流电压暂态分量;根据非故障侧VSC控制方程计算故障影响传播至非故障侧VSC的交流输出电流解析式;最后,根据背靠背VSC非故障侧输出电流‑故障侧电压间函数,构建交流故障期间VSC背靠背系统的两端口等效模型。本发明可对交流故障经背靠背VSC的传播特征实现解析分析,可将VSC背靠背系统以非线性二端口等效模型表示,对电力电子化配电网的故障传播分析、保护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种适用于单芯绝缘导线的非接触式电压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4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21768.0

    申请日:2022-04-21

    IPC分类号: G01R1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芯绝缘导线的非接触式电压测量方法,利用多层薄膜缠绕待测绝缘导线,重构所述待测绝缘导线的柱状电场;其中,所述多层薄膜包括探测金属薄膜和辅助绝缘薄膜;基于所构建的柱状电场,采用3个传感器建立电压测量方程,求解所述电压测量方程得到所述待测绝缘导线的电压。上述方法能够在不断开电路且不破坏导线绝缘层的条件下实现电压幅值测量,具有安全、便捷的优点,提高了电压测量效率。

    现场测试参考值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755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66026.5

    申请日:2022-03-17

    IPC分类号: G01R25/00 G06F17/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测试参考值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相关方法包括:建立拟合模型对现场信号进行拟合,并构建出具有正交性的拟合参数矩阵;分析不同求解方法的复杂度,以及不同窗长和拟合阶数对测量精度和计算时间的影响,选取复杂度最低的求解方法以及最优窗长和拟合阶数,对所述具有正交性的拟合参数矩阵进行分解,迭代求解出待定拟合的参数矩阵;利用获得的所述待定拟合的参数矩阵计算现场测试参考值。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以上方案,可以准确计算参考值,精度高于标准要求10倍以上,从而在PMU现场测试校准时提供准确的参考值;并且,计算效率较高,可大幅减轻硬件计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