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9508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72086.X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08 , H04L67/60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业通信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电厂分布式算网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根据调度任务请求中包含的第一限定条件筛选满足第一限定条件的聚合控制网关;对满足第一限定条件的任一聚合控制网关中的容器按照算网资源加权平均占用率从大至小排序;将满足第二限定条件且排序结果中算网资源加权平均占用率最大的容器作为最佳迁移容器;将满足最佳迁移容器的算网资源需求且使得聚合控制网关集群的算网资源占用均衡度最小的聚合控制网关作为目标聚合控制网关;利用容器缓冲堆将最佳迁移容器迁移至目标聚合控制网关。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算网资源调度方法不完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950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72086.X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67/1008 , H04L67/60 ,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业通信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电厂分布式算网资源调度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根据调度任务请求中包含的第一限定条件筛选满足第一限定条件的聚合控制网关;对满足第一限定条件的任一聚合控制网关中的容器按照算网资源加权平均占用率从大至小排序;将满足第二限定条件且排序结果中算网资源加权平均占用率最大的容器作为最佳迁移容器;将满足最佳迁移容器的算网资源需求且使得聚合控制网关集群的算网资源占用均衡度最小的聚合控制网关作为目标聚合控制网关;利用容器缓冲堆将最佳迁移容器迁移至目标聚合控制网关。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虚拟电厂分布式算网资源调度方法不完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5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35153.X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4J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界透明时钟及虚拟电厂聚合调控通信网络时间同步方法,该边界透明时钟包括:至少两个物理接口,第一物理接口配置为普通从时钟模式,用于和上游节点进行时钟同步;第二物理接口配置为透明时钟,用于对同步报文进行透明传输。通过实施本发明,采用一个物理接口进行时钟同步,另一个物理接口对配置为透明时钟,而透明时钟能够记录同步报文的驻留时间,由此不仅能实现和上游节点的时钟同步,同时通过记录的同步报文的驻留时间,解决了边界时钟级联交换网络带来的累计误差,便于该边界透明时钟应用于既需要完成本地时钟同步,又不能出现时间累计误差的应用场景,如虚拟电厂通信网络中等场景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8277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03627.4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算网资源应用适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状态融合层采集算力资源状态、网络资源状态,生成算网资源全局状态和用户应用算网资源状态;通过应用适配层在用户应用需求、算力服务等级、网络服务等级约束条件下,生成算网资源优化调度方案,然后进一步分解为算力资源调度策略和网络资源调度策略;通过应用适配层生成并下发算力资源调度指令、网络资源调度指令;通过算网资源层执行算力资源调度指令、网络资源调度指令,完成算力资源、网络资源调度,实现算网资源应用适配;本发明能够实现算力、网络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可指导算力、网络资源状态精准感知,优化调配算网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631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56259.5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授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利用虚拟电厂中主聚合控制单元的第一本地时钟生成第一秒脉冲信号;通过利用所述第一秒脉冲信号对所述从聚合控制单元进行同步对时,确定所述从聚合控制单元的第二本地时钟,并利用所述第一本地时钟和所述第二本地时钟确定所述从聚合控制单元的时钟残差数据;利用聚类算法和所述时钟残差数据确定所述从聚合控制单元的时钟修正值,并利用所述时钟修正值修正所述第二本地时钟。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减小了聚合控制单元间因时延等因素原因造成的对时误差,实现了虚拟电厂中聚合控制单元间的高精度对时。
-
公开(公告)号:CN117560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657198.6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43/0852 , H04L43/50 , H04L4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信网络时延测量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监测发送端发送的业务数据以及接收端接收的业务数据;基于预设业务数据特征从发送端发送的业务数据以及接收端接收的业务数据中提取目标信息;根据目标信息确定通信网络时延。本发明直接根据预设业务数据特征对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特征匹配,提取目标信息计算网络时延,由于无需发送测量报文,不占用网络带宽,达到了提高网络时延测量准确性的效果;另外,无需分段测量,进一步提高了网络时延测量的准确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通过发送测量报文的方法测量网络时延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117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474488.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L41/0677 , H04L41/04 , H04L6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资源调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资源聚合调控通信网络测量系统、方法及装置。系统包括:资源聚合调控平台、网络管理系统、若干资源边缘聚合装置和若干分布式资源;资源聚合调控平台通过若干资源边缘聚合装置与若干分布式资源连接,形成业务通道,业务通道用于资源调控;网络管理系统连接若干资源边缘聚合装置,形成管理通道,管理通道用于网络状态测量。通过实施本发明,设置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资源边缘聚合装置,形成管理通道,可支撑多种形式的网络状态测量,基于该网络状态测量结果,业务通道可以综合评价资源的可调能力,从而能够精准评估分布式资源参与小时间尺度调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9969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161528.2
申请日:2023-09-0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节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通信设备能耗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虚拟电厂中通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能耗情况;根据运行状态和能耗情况,得到分析结果;根据分析结果,得到通信设备中第一数量个设备分组的能耗调整策略,其中,设备分组是根据特性对通信设备进行分组后得到的;根据能耗调整策略,调整每个设备分组的通信设备。本发明解决了无法根据通信设备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能耗管理策略,能耗管理策略不精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67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69547.7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 H04L9/32 , H04L9/08 , H04W12/06 , H04W12/041 , H04W12/04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认证方法、认证发起方法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认证方法应用于负荷聚合商的聚合平台,认证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请求,认证请求包括用户账号以及需求电量;将用户账号发送至电网平台,以使电网平台根据用户账号,认证用户是否有权限参与需求侧响应业务;及在用户有权限参与需求侧响应业务的情况下,将需求电量发送至电网平台,以通过电网平台认证用户的用电量是否允许达到需求电量,若是,返回认证通过的响应给客户端。可以提高用户的用电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8626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111251360.5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终端安全卸载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终端的计算卸载请求及终端信息,所述终端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终端的设备身份信息;基于所述设备身份信息判断所述目标终端是否属于预设白名单列表;如果所述目标终端属于预设白名单列表,则基于预设的度量因子判断所述计算卸载任务是否正常;如果所述计算卸载任务正常,则基于所述计算卸载请求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卸载。通过对目标终端的终端信息进行识别,判断目标终端的身份,提高了终端身份的识别率,进一步判断终端卸载任务是否正常提高了边缘计算网络中的卸载任务的安全性,减少恶意终端占用网络资源情况的出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