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2438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032887.8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网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纵联保护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包括:根据采样参数计算各线路的线模前向行波的突变量能量和线模反向行波的突变量能量,根据各线路的线模前向行波的突变量能量和线模反向行波的突变量能量确定各线路是否发生故障;若确定目标线路发生故障,则控制目标线路对应的保护启动,记录保护启动时刻,确定时间窗,根据保护启动时刻计算目标线路在时间窗内的前向行波的幅值积分和反向行波的幅值积分的比值,记为第一比值;获取目标线路的两极参数,根据两极参数计算正负极电压和方差比值,根据第一比值和正负极电压和方差比值确定保护方式。本发明具有较强的抗过渡电阻及噪声干扰能力,无保护死区,且无需同步。
-
公开(公告)号:CN111864742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744222.X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城网规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主动配电系统扩展规划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建立配电网双层优化模型和用户侧的可中断负荷响应模型,配电网双层优化模型包括网架规划层模型和运行调度层模型;对目标规划区域内的待扩展路线按照建设状态进行随机编码,生成第一种群;在第一种群的基础上按照目标中断负荷比例进行随机编码,生成第二种群;结合可中断负荷响应模型,对第一种群和第二种群中的最优粒子进行求解,确定最优的网架规划方案和对应最优的运行调度方案。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主动配电系统扩展规划方法,可以实现在具有间歇性新能源接入的场景下,考虑用户侧的负荷需求响应能力的主动配电系统最优扩展规划方案的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165402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537491.9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配网间互联输配一体化协调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输电网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和输配两级电网一体化优化模型;求解输电网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并计算各联络线处节点边际电价;各配电网根据对应输电网电价求解各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计算配电网间联络线处节点边际电价;比较相邻配电网间联络线处节点边际电价,决定配电网间是否发生互动,并迭代求解配电网有功无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直至收敛;配电网间协调互动达成一致后,进一步求解输电网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直至收敛。
-
公开(公告)号:CN1130523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33126.0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清软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钢铁行业用电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区在预设时段内每个单位时段的钢铁行业生产活力度值;钢铁行业生产活力度值基于目标地区在预设时段内每个单位时段的多个维度活力度值得到,多个维度活力度值至少包括铁矿石生产活力度值、粗钢生产活力度值、汽车生产活力度值和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活力度值;利用多种预设回归模型,分别建立每种预设回归模型下钢铁行业生产活力度值与目标地区在预设时段内各个单位时段的钢铁行业用电量的预测模型;根据具有最大拟合优度的预测模型,预测目标地区的钢铁行业用电量。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铁行业用电量的预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6521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30457.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集群需求侧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能源管理领域,包括:基于建筑的散热热源和产热热源构建建筑室内的热平衡模型;基于热平衡模型和建筑室内的柔性负荷种类构建负荷模型;基于热平衡模型和负荷模型构建能量管理模型;基于热平衡模型、负荷模型和能量管理模型,采用Q学习算法对建筑集群需求侧进行能量管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集群需求侧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强化学习算法在建筑集群需求侧能量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对我国电力行业部门的调度与建筑集群需求侧能量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指导,降低了用户的用能成本,促进了节能减排、电能替代等发展目标的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26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90908.3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高压输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非线性动态电流偏差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采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的交流母线的三相电压数据及电流偏差实测值;根据三相电压数据和标幺值计算三相电压跌落值;并计算三相电压数据的零序分量幅值;选取三相电压跌落值和所述零序分量幅值中的最大值,得到故障系数;根据故障系数和电流偏差实测值,确定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非线性动态电流偏差控制曲线。本申请依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故障情况及非线性动态电流偏差计算公式动态的调整电流偏差控制曲线,从而提高熄弧角增量对电流偏差的灵敏度,进而有效抑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907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27983.7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城市规划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法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路网中第一交叉路口对应的各个路段的介数指标及车流关系,建立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数量计算模型,并预测各个路段在第一时刻具有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数量;获取初始充电站选址方案,以确定各个初始充电站内的最优充电桩数量;根据初始充电站选址方案、最优充电桩数量及预设目标函数,确定最优充电站规划方案。本发明通过建立充电需求数量计算模型,能够得到各个路段的充电需求分布,从而实现电动汽车站址、站容的优化,不需要针对单个电动汽车进行仿真,能够缩短规划方案的计算时间,从而有利于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方法的推广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2081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910300063.1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安佳坤 , 贺春光 , 王涛 , 邵华 , 齐晓光 , 樊会丛 , 王峰 , 胡诗尧 , 孙鹏飞 , 韩璟琳 , 马国真 , 翟广心 , 檀晓林 , 张晶 , 黄凯 , 习朋 , 刘芮 , 杨洋 , 马明禹 , 朱俊栋 , 崔立飞 , 刘雪飞 , 唐帅 , 李光毅 , 段利峰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电网规划技术领域,提供了电采暖需求侧管理后配套电网的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区域的电采暖需求侧管理控制策略;根据电采暖需求侧管理控制策略,计算第一区域执行电采暖需求侧管理控制策略后的配套电网投资、系统建设成本、系统运行成本及补贴费用,并作为第一投入资金;然后将第一区域未执行上述控制策略时的配套电网总投入资金作为第二投入资金,并根据第一投入资金和第二投入资金,计算第一区域执行上述控制策略后的配套电网经济效益。本发明通过获取执行电采暖需求侧管理控制策略的第一区域的投入资金和及执行控制策略前的投入资金,能够方便的计算进行需求侧管理后配套电网建设改造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42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00366.3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弹性配电网恢复力提升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该弹性配电网恢复力提升方法包括:建立线路损失分析模型;建立弹性配电网恢复力评估模型;采用加固杆塔和扩充电池交换站容量相结合的恢复力提升方法,以恢复力及经济成本构建目标函数,根据所述线路损失分析模型及弹性配电网恢复力评估模型,得出弹性配电网恢复力提升方案。该弹性配电网恢复力提升方法能够在一定经济范围内,更加有效的提高弹性配电网的恢复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68744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37931.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H02J3/38 , H02P9/48 , H02P1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3/386 , H02J2003/007 , H02P9/48 , H02P2101/15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配电网规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对异步风机接纳能力的评估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包括:获取配电网的基本信息;构建异步风机的数学模型;确定节点电压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作为异步风机接入配电网的约束条件;基于基本信息、数学模型、节点电压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评估配电网对异步风机的接纳能力。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网无法消纳,影响配电网的稳定性的问题,保证配电网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