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脱硫预处理来获取烟气热量的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30757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6007.5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脱硫预处理来获取烟气热量的系统及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脱硫后烟气温度较低导致热量难以利用、系统复杂的问题,具有提高主脱硫塔的脱硫效率,降低现有热泵系统投资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利用脱硫预处理来获取烟气热量的系统,包括脱硫预处理塔、闪蒸单元和第一换热单元,脱硫预处理塔用于对烟气进行脱硫预处理并吸收烟气热量,脱硫预处理塔与闪蒸单元连接使得脱硫预处理后的液体进入闪蒸单元产生蒸汽,闪蒸单元的蒸汽出口与第一换热单元连接以回收余热,脱硫预处理塔的烟气出口同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的入口端连接。

    一种脱硫浆液多级闪蒸余热利用的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791579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27173.0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硫浆液多级闪蒸余热利用的系统及工艺,包括湿法脱硫塔、多级闪蒸装置、多个热泵装置;多级闪蒸装置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n级闪蒸区,每级闪蒸区内均设置闪蒸喷淋层和闪蒸浆液池,每级闪蒸区的饱和蒸汽出口设置闪蒸喷淋层上方的侧壁,上面一级闪蒸区的闪蒸浆液池出口与下面一级闪蒸区的闪蒸喷淋层进口连接;湿法脱硫塔的浆液池出口连接多级闪蒸装置的脱硫浆液进口,多级闪蒸装置的脱硫浆液出口连接湿法脱硫塔的喷淋层进口,每级闪蒸区均对应一个热泵装置,每级闪蒸区的饱和蒸汽出口与一个热泵装置的低温区进口连接,热泵装置的高温区出口连接热网进口。本发明能够提高热泵COP,降低驱动蒸汽用量,从而增加节能效果。

    一次风半煤气化低负荷稳定燃烧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92866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68062.3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风半煤气化低负荷稳定燃烧系统及工艺,包括给粉机、煤粉半气化装置、燃烧器,其中,所述给粉机与一次风管路相通,所述一次风管路设置有煤粉半气化装置,所述煤粉半气化装置的出口经过热半煤气化管道连接至锅炉底部燃烧器的一次风管处;一次风经管路进入煤粉半气化装置,通过煤粉半气化装置后实现半气化状态,再通过热半煤气化管道将热半煤气送往锅炉底部燃烧器的一次风管,实现稳定燃烧;本发明利用煤粉半气化装置实现一次风半气化,送入炉膛或混入燃烧器的一次风管道,提高一次风温度和半煤气含量,从而提高着火性能,实现超低负荷稳定运行。

    一种冶炼还原气的高温富碳重整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652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64105.1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冶炼还原气的高温富碳重整系统及工艺,包括热解重整炉、煤粉制备装置、旋风分离装置、气化重整炉、冶炼还原装置、燃烧器、高温煤气换热器、空气换热器、中温煤气换热器、余热锅炉、煤气加压装置;本发明直接以循环煤气作为气化剂,直接参与气化反应,有效降低了循环煤气中的CO2、H2O,增加了CO、H2,反应温度高于1500℃,反应中焦粉(C)足量,更加有利于气化反应中CO、H2的产生;本发明以循环煤气为煤粉热解提供热量,在1200℃的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煤粉热解产生小分子的CO、H2等气体,其中,煤热解产生大量H2,提高煤气中H2成分,提高煤气还原势。

    一种煤粉与矿粉短流程冶炼的循环流化床直还原方法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2615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10095.8

    申请日:2022-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粉与矿粉短流程冶炼的循环流化床直还原方法及工艺,本发明的方法系统主要包括循环流化床反应塔、高温旋风分离器、磁选分离装置、气化重整炉、乏气回热换热器、水冷换热器、布袋除尘器、热风炉等主体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各设备有效、合理布置,形成了基于循环流化床的直接还原系统,将煤气化制备还原气技术与气基直还原技术有效结合,解决了气基直还原所需的既经济又高品质的还原气问题。同时,本发明将煤粉热解与铁矿粉还原协同在循环流化床反应塔内进行,煤粉热解气相产物可有效增加还原气的还原势,热解固相产物(焦粉)可有效阻止铁矿粉还原反应中的黏连。此外,本发明构建的系统流程基本实现封闭循环,能耗明显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