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判别采动覆岩高位离层突水类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513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22920.8

    申请日:2023-10-3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判别采动覆岩高位离层突水类型的方法,涉及井下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进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确定煤层顶板含水层和隔水层之间的空间关系;建立煤层顶板水文工程地质模型;利用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进行传统顶板裂隙型水害的判别;进行煤层顶板岩层组合划分,并建立煤层覆岩离层演化模型;进行离层水形成分析,描述离层发育的动态过程,分析离层空间充水情况;比较第j岩层的破断距lj与现有破断距的关系,进行高位离层静水压力水害的判别;计算冲击破坏带最大范围,进行高位离层动水水害的判别。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缺少对不同离层水害类型的定量评价标准的问题。

    基于水文探查及放水试验的含水层疏放可行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69187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179279.7

    申请日:2019-03-11

    IPC分类号: E21F16/00 E21F17/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文探查及放水试验的含水层疏放可行性分析方法,包括:A.物探探查富水异常区;B.钻探验证富水异常区:C.设计疏放可行性放水试验:D.进行放水试验,完成数据收集:E.分析放水试验成果:F.综合评价含水层疏降可行性。该发明确定了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异常区范围,为钻探工程布置提供了参考依据,提高了钻探探水准确性和效率。能够获取更直接的数据准确的评价含水层疏降可行性,同时能有效预测含水层疏降量和疏降时间。可以计算疏降过程中各时段观测孔的突水系数,绘制突水系数等值线图,分析各时段疏降后安全范围变化,并结合水文地质参数、矿井排水能力、疏降时间、疏降量等综合评价含水层的疏降可行性。

    基于光纤的采场覆岩离层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84055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160074.4

    申请日:2019-03-04

    IPC分类号: G01N21/84 G01N33/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的采场覆岩离层监测方法,属于土壤环境监测领域,包括步骤:一、预计覆岩离层发育范围;二、预计覆岩离层发育大小;三、采用5条定点光纤,设计基于“二分法”的采场覆岩离层监测的具体方案:四、定点光纤的定制及埋设;五、监测覆岩离层运动;六、分析检测结果,得出覆岩离层的发育位置、大小及发育规律。本发明是基于光纤技术,光纤既是传感原件又是传输原件,既能监测离层的拉伸形变,又能监测离层的压缩形变,有利于研究离层扩展‑闭合‑稳定的发育过程,且本发明采用5条基于“二分法”设计的定点光纤,能准确确定出覆岩离层发育位置和大小,有利于离层的注浆减沉,防治地面塌陷,保护土壤环境。

    隧道与地下工程围岩裂隙水注浆治理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791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182366.3

    申请日:2018-03-06

    IPC分类号: E21D11/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与地下工程围岩裂隙水注浆治理设计方法,包括分析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查明主控含导水裂隙基本地质特征、分析测试典型注浆治理材料的理化性质、构建裂隙通道内注浆扩散控制方程、基于注浆过程控制的注浆压力理论值计算、基于围岩稳定性分析的极限注浆压力计算、确定注浆终压与钻孔间距设计值、制定注浆结束标准、动态设计地下工程围岩裂隙水注浆治理方案等步骤。采用本设计方法后,可实现隧道与地下工程围岩裂隙水注浆封堵工程中关键技术参数的科学选取,取得良好的注浆效果。

    一种矿井工作面底板采动破坏模拟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6691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529007.2

    申请日:2014-10-10

    IPC分类号: G01N3/12

    摘要: 本发明属于煤矿工作面底板破坏模拟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矿井工作面底板采动破坏模拟试验装置,平台底座两端制有与侧向固定板固定连接的侧向加载固定器;测试岩体同一深度水平方向均匀分布制有应力监测点;应力监测点与应力采集系统连接,测试岩体的上端固定安装制有卸载加载板,卸载加载板两侧分布安装制有可拆卸侧边,顶部加载体和卸载加载板之间设有液压伺服卸载加载器;顶部加载体上部安装制有主液压伺服加载器,主液压伺服加载器与顶部液压管路连通;液压控制伺服系统分别与主液压伺服加载器、液压伺服卸载加载器和侧向加载固定器连接;其结构简单,原理科学,维护方便,监测数据准确,操作方便。

    有效止浆岩盘缺失条件下富水破碎岩体综合注浆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3943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584125.3

    申请日:2014-10-27

    IPC分类号: E21D11/10 E21B33/1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止浆岩盘缺失条件下富水破碎岩体综合注浆控制方法,包括致灾水源及含导水通道综合探查、止浆岩盘改造方案及注浆治理方案设计、止浆岩盘改造、注浆过程控制及安全控制、引流泄压钻孔封堵、注浆效果综合检验以及薄弱带补充注浆等步骤。采用本工法施工后,通过对止浆岩盘的改造,解决了有效止浆岩盘缺失时注浆过程中跑、串浆以及注浆效果欠佳的难题,提高了注浆效率,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试验用恒压注浆-供水气动联合伺服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98265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83370.2

    申请日:2014-10-27

    IPC分类号: G05D16/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试验用恒压注浆-供水气动联合伺服控制系统,包括恒压双液注浆气动伺服控制系统、恒压供水气动伺服控制系统及支架。恒压双液注浆气动伺服控制部分包括储浆腔、备浆腔及气动伺服控制单元,恒压供水气动伺服控制部分包括储水腔、备水腔及气动伺服控制单元,储浆腔、备浆腔及储水腔、备水腔布置在整体构架内,整体构架安放在支架上。试验中可根据试验要求调整浆液配比、注浆压力以及孔隙水压力。配合使用恒压供水气动伺服控制装置,使系统稳定、高效运行,保证了室内注浆试验科学性和严谨性。

    一种钻孔注浆模拟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1551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529016.1

    申请日:2014-10-10

    IPC分类号: G01N3/10

    摘要: 本发明属于钻孔注浆模拟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钻孔注浆模拟试验装置,密封顶盖和密封底座周边上均制有固定杆孔,罐体固定杆的上端固定在密封顶盖上,下端固定在密封底座上;密封顶盖中心有注浆密封孔,注浆管路穿过注浆密封孔与试验控制系统的注浆控制系统连接,应力应变传输线通过传输线密封孔穿出与试验控制系统的应力数据采集板连接;密封顶盖和密封底座之间安装制有注浆密封罐身,注浆密封罐身的内侧壁上制有孔壁应力应变传感器,外侧壁上制有罐壁应力应变传感器,孔壁应力应变传感器和管壁应力应变传感器与试验控制系统的应力数据采集板连接;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时方法简便,采集和监测的数据精确。

    一种考虑热流固耦合的粗糙裂隙浆液扩散过程描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99193.5

    申请日:2023-11-1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热流固耦合的粗糙裂隙浆液扩散过程描述方法,涉及地下注浆工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计算天然粗糙裂隙开度集合。获取实际注浆工程区参数。计算不同扩散位置下每个裂隙空间单元所需的注浆时间。计算每个裂隙空间单元内浆液所存在于裂隙单元内用于与岩石发生传热作用的时间。计算浆液锋面的注浆空间压力变化值。更新各裂隙空间单元边界位置处的裂隙开度值。模拟浆液继续注入,输出任一时刻的浆液扩散距离、黏度、及整个注浆过程中的压力值。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针对浆液扩散缺少专门的数值模拟软件,使得数值模拟研究存在开发难度大、模型收敛性差、多物理场求解困难的问题。

    确定试验所用浆液粘度的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6883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220642.4

    申请日:2020-11-05

    IPC分类号: G01N1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试验所用浆液粘度的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浆槽、混合桶、烧杯、旋转粘度计和计算机,储水箱和储浆槽分别与混合桶连接,混合桶与烧杯连接,旋转粘度计的转子伸入烧杯中,旋转粘度计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同时也公开了一种利用该装置进行试验的方法,借助此装置及方法,通过预实验确定模型试验所需浆液的配比,根据数据进行投料,在试验过程中实时监测浆液的粘度,并为进行试验的时机提供有效参考,大大提高了试验的精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