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合金热挤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13453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1020352.9

    申请日:2016-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热挤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凹模和凸模,凹模内设有挤压腔,且凹模在挤压腔外设置电热元件,挤压腔与设定形状的成型腔相连通,成型腔的体积小于挤压腔的体积,成型腔与外界相通或者通过导向套与外界相通,凸模与凹模配合在挤压腔内挤压非晶合金和异质合金并通过成型腔对非晶合金与异质合金成型,实现了非晶合金和异质铝/镁合金的纵向连接,扩大了非晶合金应用尺寸范围,可以在空间上实现铝/镁合金的塑韧性和非晶合金高硬度高耐磨耐蚀性的择优结合,挤压温度位于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和异质铝/镁合金的常规热挤压温度范围内,非晶合金与异质合金都处于低应力超塑性状态,利于降低挤压力,促进界面结合。

    基于间接感应加热的齿板局部热冲裁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623583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1128288.6

    申请日:2016-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间接感应加热的齿板局部热冲裁系统及工艺,属于热冲裁成形领域,能够提高齿板的齿面和齿底的强度、硬度、耐磨性,避免齿底和齿面产生微裂纹,易于后续的拉铆工序。齿板局部热冲裁系统包括用于加热齿板齿端的感应加热装置和用于局部热冲裁感应加热后齿板的模具。利用上述基于间接感应加热的齿板局部热冲裁系统的齿板局部热冲裁工艺,包括利用感应加热装置,将未成形齿板加热;将加热的未成形齿板快速转移到设置有冷却水道和弹性顶料销的热冲裁模具的凹模上进行热冲裁,热冲裁过程中冷却水道内通入冷却水,齿板在模内淬火冷却至室温。

    一种金相试样校正磨平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3349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354441.0

    申请日:2016-0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7/10 G01N1/32

    Abstract: 一种金相试样校正磨平装置,用来解决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磨斜以及砂纸卷曲的情况。包括砂纸压平装置、螺钉、压杆、摇杆、摇杆支架、试样夹头、试样压头。摇杆支架和试样夹头严格平行,摇杆支架严格垂直于砂纸压平装置。将摇杆插入摇杆支架,将试样放入试样夹头,再将试样压头插入试样夹头并压住试样,此时就可以转动摇杆进行试样的校正工作。本发明用于金相试样制备领域。

    基于直接感应加热的齿板局部热冲裁系统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73450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28009.6

    申请日:2016-12-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8/02 B21D28/14 B21D37/16 B21D4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直接感应加热的齿板局部热冲裁系统及工艺,属于热冲裁成形领域,能够提高齿板的齿面和齿底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尺寸和形状精度,易于后续的拉铆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齿板局部热冲裁系统包括用于加热齿板齿端的感应加热装置和用于局部热冲裁感应加热后齿板的模具。利用上述基于直接感应加热的齿板局部热冲裁系统的齿板局部热冲裁工艺,包括利用感应加热装置,将未成形齿板加热;将加热的未成形齿板快速转移到设置有冷却水道和弹性顶料销的热冲裁模具的凹模上进行热冲裁,热冲裁过程中冷却水道内通入冷却水,齿板在模内淬火冷却至室温。

    通过非晶态合金多向挤压对线材进行包覆的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17467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428780.X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非晶态合金多向挤压对线材进行包覆的装置及工艺,挤压凹模分为挤压凹模上拼块和挤压凹模下拼块,挤压凹模上拼块和挤压凹模下拼块拼合时能形成线材通道、挤压凸模通道、坯料室、焊合室和成形室,其中线材通道、挤压凸模通道方向垂直,坯料室、挤压凸模通道在一条线上,焊合室、成形室与线材通道在一条线上,在线材通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坯料室和一个挤压凸模通道,线材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保护气体喷管,所述的挤压凹模中设有电热元件。本发明能将非晶态合金包覆在线材的表面,改善线材的表面质量。

    一种多组元改性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77421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491893.4

    申请日:2014-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组元改性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CNTs用强酸进行氧化;将氧化后的碳纳米管先后用氯化亚砜、二元胺进行酰氯化和胺基化处理,引入氨基官能团;将碳纤维用强氧化酸氧化,然后用氯化亚砜酰氯化处理,引入酰氯基;将制得的修饰碳纳米管与修饰碳纤维混合接枝反应,得接枝了碳纳米管的碳纤维;将接枝了碳纳米管的碳纤维与半倍硅氧烷POSS混合接枝反应,得二元接枝POSS的碳纤维;将二元接枝POSS的碳纤维与基体树脂充分浸润后热压固化成型。CNTs和POSS在碳纤维表面共接枝会改善碳纤维的表面形貌,扩大与树脂基体的接触面积,以锚钉作用深入到树脂基体中,使界面机械啮合作用更强。

    一种通过挤压实现非晶金属持续包覆线材的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19073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27584.0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挤压实现非晶金属持续包覆线材的装置及工艺,包括线材牵引装置、挤压凸模、挤压筒、挤压凹模、定形套,挤压筒大小与挤压凸模配合,挤压筒与挤压凹模固定连接,挤压凹模与定形套固定连接,挤压筒、挤压凹模、定形套共同围成挤压凸模通道、坯料室、分流室、焊合室和成形室,成形室出口设冷却气体喷管,所述的挤压凹模的模壁上设有线材进口,模体中和模芯内各设有一段线材通道,模芯周围有坯料分流室与坯料室相通,坯料与线材在焊合室混合包覆。本发明将非晶态合金包覆在线材的表面,改善线材的表面质量,使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扩大线材的应用领域,延长线材的使用寿命。

    通过非晶态合金多向挤压对线材进行包覆的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174679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28780.X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非晶态合金多向挤压对线材进行包覆的装置及工艺,挤压凹模分为挤压凹模上拼块和挤压凹模下拼块,挤压凹模上拼块和挤压凹模下拼块拼合时能形成线材通道、挤压凸模通道、坯料室、焊合室和成形室,其中线材通道、挤压凸模通道方向垂直,坯料室、挤压凸模通道在一条线上,焊合室、成形室与线材通道在一条线上,在线材通道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坯料室和一个挤压凸模通道,线材通道的出口处设置有保护气体喷管,所述的挤压凹模中设有电热元件。本发明能将非晶态合金包覆在线材的表面,改善线材的表面质量。

    一种非晶态合金圆管挤压成形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4148430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27539.5

    申请日:2014-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晶态合金圆管挤压成形装置及工艺,装置包括液压式挤压结构、挤压模具、挤压工装框架,挤压模具包括挤压凸模、挤压筒、挤压凹模、定形套,挤压筒、挤压凹模、定形套依次连接固定在一起,挤压模具内形成的腔体有坯料室、分流室、焊合室和成形室四部分,所述的挤压凹模设计为拼块结构,每个拼块的拼合线选择在焊合室处,挤压凹模为圆柱形模体,模体轴线上有型芯,挤压凹模外套有挤压凹模夹紧套,挤压凹模的外表面与挤压凹模夹紧套的内表面以渐进式锥形面的方式结合,挤压凹模夹紧套固定在挤压工装框架上。本发明挤压成形装置拆装方便、结构合理,成形的圆管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挤压废料清理容易,生产效率高。

    一种实现多尺寸试样测量的电化学腐蚀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548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610236020.8

    申请日:2016-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多尺寸试样测量的电化学腐蚀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开口反应器和反应器盖,所述反应器盖顶面的一侧垂直设有第一玻璃管和第二玻璃管,所述第一玻璃管和第二玻璃管的下端分别与玻璃罩的一端连通,所述玻璃罩的另一端设有密封盖,所述第一玻璃管的顶端设有密封塞且所述第一玻璃管内设有金属丝且金属丝穿过密封塞向外伸出,所述第二玻璃管的顶端连接有气囊,所述反应器盖顶面的另一侧垂直设有两个电极。本发明提供精确的腐蚀面积预留孔,使每次实验的面积得到精确的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每个待测试样在测量之前都需要测量面积和密封处理的问题,简化了试样密封的繁琐步骤,减少实验误差,缩短实验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