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345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67873.9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荷电状态的储能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池的电力参数、当前荷电状态、惯性参数以及当前频率参数;其中,所述电力参数包括:初始荷电状态、荷电状态最大值和荷电状态最小值;所述频率参数包括:当前频率变化率和当前频率偏差;所述惯性参数包括:初始控制系数和附加参数;根据当前荷电状态与所述电力参数确定储能电池的待调整充电系数和储能电池的待调整放电系数;根据当前频率参数、初始控制系数和系数矫正函数确定待调整控制系数;其中,所述系数矫正函数根据惯性参数和当前频率参数确定;以所述待调整充电系数、待调整放电系数和待调整控制系数对储能电池进行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2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39946.3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稳控策略仿真评估方法和装置,通过将获取的电力系统于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故障仿真数据和稳控策略下载至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中,使得模型基于故障仿真数据对稳控策略进行故障分析仿真,并对仿真生成的控制措施数据进行评估,获得评估结果。本发明通过模拟电力系统于不同运行模式中出现故障问题产生不同的故障数据,生成不同稳控策略,获取更加完整的样本数据,提高后续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获取的数据直接输入至电力系统仿真模型中进行故障分析仿真,使得稳控策略从获取环节到评估环节所采用的数据为同一数据源,确保了稳控策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了对稳控策略进行有效性评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7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56085.X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紧急切机方法及相关装置,可根据风火打捆外送系统在切除故障发电机组时的切除功角,以及预先构建的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功角特性曲线,计算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系统加速面积,并可根据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暂态稳定临界功角、切除功角和功角特性曲线,构建系统减速面积计算表达式,且根据系统加速面积和系统减速面积计算表达式,构建功角稳定约束条件。通过采用功角稳定约束条件求解以最小化风火打捆外送系统的切机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从而可得到切机量最小的目标紧急切机策略。如此,可直接通过解析方程优化计算来确定切机组合,无需通过时域仿真遍历所有切机组合,从而可有效提高切机组合的优化生成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2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69875.1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升SVG装置宽频稳定的控制参数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含有新能源机组的并网的传递函数模型;基于传递函数模型,用电流内环比例系数和电压外环积分时间常数表示系统相邻的第一响应频率和第二响应频率;考虑新能源并网装置和SVG装置的次同步相互作用,以第一响应频率和第二响应频率对应的相移不超出设定阈值为控制参数解的目标,构建关于电流内环比例系数和电压外环积分时间常数的参数约束;基于控制参数解的目标和参数约束优化SVG装置的控制参数;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考虑了SVG装置和新能源机组的次同步相互作用,对SVG装置的控制参数开展适应弱电网工况的参数协调设计,可对减少风电场中硬件改造的情况,更具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40957.6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模式跟踪的弱阻尼运行方式调整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电网系统弱阻尼影响而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包括:提取电网系统当前运行方式下的当前振荡模式并确定关键振荡模式;根据关键振荡模式选择电网系统的需调发电机;计算需调发电机的发电机出力,并根据发电机出力生成调整运行方式;获取调整运行方式的调整振荡模式并计算各调整振荡模式与关键振荡模式的相似度;将相似度最高的调整振荡模式确定为调整运行方式的目标振荡模式;当目标振荡模式的阻尼比大于预设系统安全运行临界阻尼时,判断调整运行方式各调整振荡模式中是否存在阻尼水平不大于预设系统安全运行临界阻尼的调整振荡模式;若不存在,将调整运行方式应用于电网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0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86138.2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多层级资源协调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由上层策略主站、地区新能源主站、多个地区新能源子站以及多个新能源执行站构成。多个地区新能源子站与所述地区新能源主站连接,每一所述地区新能源子站下设并连接有若干所述新能源执行站。新能源多层级资源控制系统通过上层策略主站、地区新能源主站、地区新能源子站和新能源执行站的多层级协同工作,实现了对新能源资源的全面覆盖和精细管理。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电网运行状态的变化,通过快速切换和调制控制手段,有效抑制电网波动,提高电网稳定性。同时系统通过精准的控制策略和优化算法,提高了新能源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促进了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5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493650.X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H7/26 , G01R31/52 , G06F30/367 , H02J3/3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合型MMC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混合型MMC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根据拓扑结构构建多端柔直系统模型;获取系统发生故障的故障点位置和故障类型,根据故障点位置将多端柔直系统模型等效为由故障等效回路和故障穿越等效回路组成的双端柔直系统模型;若故障类型为非金属性极间短路故障,采用短路电流近似解析解耦规则分别对故障等效回路和故障穿越等效回路的每一条支路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得到对应支路的短路电流。该方法采用短路电流近似解析解耦规则对故障等效回路和故障穿越等效回路的每一条支路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实现对直流短路故障时各支路线路的短路电流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52189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6624.4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布能源经柔直送出多运行模式协调优化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S1、构建分布能源的运行周期的边界条件;S2、获取等效电负荷值和等效热负荷值;S3、在运行周期开始时,检测是否存在电负荷尖峰,若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4,若存在,则执行步骤S5;S4、基于等效电负荷值和等效热负荷值控制分布能源以最小燃料消耗为目标运行;S5、基于用户侧电负荷缺口累加值以及储能设备的开始充能时间控制热电联产动力设备提前满负荷运行,实现了降低对热电联产动力设备的装机容量要求以及分布能源的初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86132.5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火打捆送出稳控切机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通过响应稳控请求,获取风火打捆送出区域对应的多组风火功率数据对并展开安全稳定计算;根据风火功率数据对的安全稳定计算结果进行线性拟合,确定风电功率折算系数;根据风电功率折算系数和多组风火功率数据对,确定策略系数;当获取到当前风火功率数据对时,结合风电功率折算系数计算功率送出叠加值;按照功率送出叠加值和策略系数,确定切机功率并按照切机功率调整风火打捆送出区域内的火电机组数量和/或风电机组数量。通过综合考虑风电和火电功率的方式进行折算系数和策略系数的迭代更新,有效减少安全稳定切机量,使得稳定控制代价降低,实现精准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7484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57954.5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频振荡辨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高频振荡信号辨识效果不佳、存在模态混叠现象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电力系统的电压信号数据;对电压信号数据进行初步变分模态分解,获得多个频率振荡分量,从而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方式避免了频率振荡分析中的模态混叠现象问题;当基于多个频率振荡分量判断系统发生振荡时,结合变分模态分解参数优化,对电压信号数据进行二次变分模态分解,获得至少一个振荡主导分量;基于至少一个振荡主导分量进行拟合,并根据拟合结果分别计算各个振荡主导分量的振荡特征,从而结合变分模态分解参数优化以及函数拟合,快速准确地辨识出振荡信号的振荡特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