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83471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46665.6
申请日:2013-06-2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发明人: 李松 , 杨荣仲 , 谭芳 , 王维赞 , 刘俊仙 , 淡明 , 刘丽敏 , 刘红坚 , 余坤兴 , 杨柳 , 卢曼曼 , 谭宏伟 , 唐红琴 , 陈庭速 , 莫振茂 , 刘盛武 , 凌永久 , 李琛
摘要: 一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培育黑皮果蔗发达根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大功率拖拉机进行耕深40-70厘米,开种植沟深30-50厘米;冬植蔗或早春植蔗;在甘蔗苗长有4-5片真叶时,用植株生长调节剂喷施叶片,使甘蔗生长矮壮,到15片真叶前,每相邻叶片间肥厚带距离保持1-2厘米;15片真叶以后,喷施赤霉素消除抑制作用,同时加强水肥田间管理工作,使+4至+7叶每相邻叶片间肥厚带距离保持6-8厘米。本发明的优点是:甘蔗大培土后,每株甘蔗在土壤表面以下有12-17个密集的节,且能长出较多的苗根,从而形成发达的根系,其吸收营养功能极大提高,甘蔗生长旺盛,单位面积产量可增产10%-20%,同时提高其抗倒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98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610424391.9
申请日:2016-06-15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G7/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1‑MCP研究苗期甘蔗抗旱性的装置,属于甘蔗生理与化学调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侧为可开合的密封门、设在箱体内部的架体、设在架体下方的孔管、以及与孔管一端或两端相连的鼓风机,所述架体围绕所述箱体内侧壁环形布置,所述架体上等距离设有多个横杆,所述横杆上放置装有苗期甘蔗的水桶,所述架体的四个角上分别放置装有1‑MCP的广口瓶。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提供一个密闭小环境,使密度比空气大的气态1‑MCP能够在密闭空间内,利用鼓风机将下面气体往上吹,形成上下气流的短期对流,持续影响苗期甘蔗,从而在研究中达到1‑MCP持续影响甘蔗幼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40968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422653.2
申请日:2017-06-07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田地果蔗栽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排灌方便的水田地;b、整地;c、开种植沟,在每条种植沟内中间部位垒土成一龟背形小畦,蔗种植于小畦顶部;d、盖膜;e、果蔗萌芽至幼苗生长期间,注意防旱防渍。本发明以果蔗种植在沟内小畦顶部,在果蔗萌芽期、及幼苗期生长过程中,雨水过多时,小畦两边沟可排水,或干旱需要水时,可进行沟灌,蔗种及小苗均不易受渍或受涝,既满足了果蔗生长对水分的需要,同时避免了蔗地积水的不利影响,为果蔗齐苗、壮苗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环境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80521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19774.8
申请日:2015-04-3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分类号: C12Q1/68
CPC分类号: C12Q1/689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梢腐病原菌PCR检测试剂盒,属于分子生物学PCR遗传鉴定技术领域。其包括盒体和设置在所述盒体开口处的盒盖,所述盒体包括内盒、外盒、以及位于内盒和外盒之间的腔体,所述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胶板,所述内盒内设置有用于装载试剂瓶的泡沫垫和1份使用说明书,所述泡沫垫上设有2个对照标准品和14瓶试剂,所述腔体内放有多个冰袋,所述盒盖的一侧与盒体的开口处转动连接,另一侧向下弯折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向盒体的侧壁设有铁片,所述盒体的侧壁设有与铁片相对应的磁铁,所述盒盖的内表面设有电子温度计。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且检测结果准确、客观、快捷。
-
公开(公告)号:CN103766042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47679.X
申请日:2014-02-11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C1/06
摘要: 一种提高冬春植甘蔗种茎发芽率的方法,包括甘蔗种处理、消毒处理和种植步骤,还包括使用化学农药迈舒平对甘蔗种茎进行包衣处理步骤,所述包衣处理是将25%迈舒平50~70ml,加入5~7L水在容器中充分稀释,倒入400~600公斤甘蔗种茎充分拌匀,使甘蔗种茎四周覆盖一层药液,放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后种植。本发明的优点是:在冬春低温季节甘蔗种茎其发芽能力提高20%以上,种茎蔗芽活力时间可延长15天以上,从而提高甘蔗单位面积主苗数,增加有效茎。
-
公开(公告)号:CN10328353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46713.1
申请日:2013-06-2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发明人: 李松 , 刘红坚 , 刘丽敏 , 谭芳 , 余坤兴 , 杨柳 , 刘俊仙 , 淡明 , 杨荣仲 , 谭宏伟 , 王维赞 , 卢曼曼 , 莫振茂 , 刘盛武 , 唐红琴 , 陈庭速 , 钟寰 , 凌永久
摘要: 一种防治黑皮果蔗节间花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不含有甘蔗花叶病病毒的种茎,甘蔗下种后未盖土前用度锐或福戈喷施蔗种表面及周围土壤,在大培土时结合施肥再施用一次;甘蔗分蘖初期开始,分期分批喷施抗蚜威、乐果防治蚜虫。采用本发明能够杜绝甘蔗间甘蔗花叶病病毒的交叉感染,减少传毒介体传播病毒的途径,保证甘蔗生长期间无甘蔗花叶病病毒的侵害,从而保证节间无花皮的产生,果蔗高品蔗率可提高5-10个百分点,单位面积产值增加10-15%。
-
公开(公告)号:CN102640658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55642.X
申请日:2012-05-19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G1/00
摘要: 一种甘蔗健康种茎双芽斜播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种源为甘蔗健康种苗的一级种茎或二级种茎;(2)甘蔗健康种苗的一级种茎或二级种茎在大田生长时间为6~8个月;(3)将所述甘蔗健康种苗的一级种茎或二级种茎砍成双芽茎段,把所述双芽茎段斜放在种植沟底,茎段与种植沟成40°~50°,茎段与茎段之间距离为45~55cm,平均每亩下种量为2200~2700个芽。采用本发明能够使甘蔗用种量大幅度降低,蔗芽分布均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健康种茎分蘖成茎率,从而达到更高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0541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96644.8
申请日:2016-08-19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H4/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种苗培育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开放式培养甘蔗组培苗的方法,属生物技术领域。开放式培养甘蔗组培苗的方法包括培养设备选用及消毒、抑菌剂制备、组培苗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本发明简化了组培苗生产操作,只在培养基中加入抑菌剂,接种、培养可在有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组培苗推广应用;组培苗繁育过程处于开放状态,其光合和呼吸能力得到加强,组培苗素质好;培养基营养液以雾化方式附在组培苗植株表面,组培苗生长氧气充足,同时减少了酚代谢物对组培苗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4830698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19693.8
申请日:2015-04-3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梢腐病的病原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属于植物病原菌分离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1)病原菌的分离;(2)病原菌的培养;(3)病原菌的电子显微镜检测;(4)病原菌的等温PCR鉴定。本发明既实现了甘蔗梢腐病的病原菌的体外分离、培养,又实现了甘蔗梢腐病的病原菌的快速鉴定,且可以准确检测甘蔗种子、亲本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在生长早期是否含有甘蔗梢腐病原复合物,将有效推动甘蔗的科研、育种及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49031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047678.5
申请日:2014-02-11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IPC分类号: A01C1/00
摘要: 一种提早甘蔗分蘖发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浓度为5~500mg.L-1多效唑水溶液对甘蔗种茎进行浸种8-48小时,然后按常规方法种植大田。本发明的优点是:在甘蔗主苗苗龄+2~+4叶期分蘖开始长出地面,比对照分蘖发生时间提早3张叶龄以上;甘蔗分蘖率比对照提高1~3倍。从而降低单位面积下种量,增加有效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