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的微藻采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217988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2558319.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的微藻采收装置,包括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内均设有搅拌浆和温度调节器,顶部设有可调节灯管;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的底部均设有向其内部通入气体的气体分布器;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与一级真菌培养器连通或同时与一级真菌培养器、二级真菌培养器连通,一级真菌培养器底部通过第二连通管与二级真菌培养器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设有控制阀,其进口处分别设有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该基于菌藻共生的微藻采收装置,设备利用率高,设备投资成本低;微藻采收率高达98.7%。

    一种用于冻存固体培养丝状真菌的空心罩

    公开(公告)号:CN204918558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531639.2

    申请日:2015-07-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冻存固体培养丝状真菌的空心罩及冻存方法,属菌种保藏技术研究领域。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固体培养丝状真菌的冻存方法基础上的改进。改进点在于:采用直径大小在3mm~6mm之间、罩面布满棘刺的空心罩与待保藏丝状真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共培养,至丝状真菌生长覆盖空心罩的罩面,将覆盖待保藏丝状真菌的空心罩移至冻存液中完成菌种冻存。本实用新型的罩面布满棘刺的空心罩按常规方法用树脂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避免了菌块对固体培养基的携带和制备菌悬液可能带来的污染,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能够满足特殊培养要求的优点,为丝状真菌的保藏提供技术支持。

    吊钩
    3.
    实用新型
    吊钩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201044580Y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20084199.6

    申请日:2007-04-14

    Applicant: 陈雪春

    Inventor: 陈雪春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工具,是生产黑木耳用定向喷水带的吊钩。是由两个支架交叉反扣组装而成,支架的一端带有圆孔,支架的另一端带有凸出的圆柱,并在中间有一凹形槽。支架的一端圆柱与另一相同的支架的一端圆孔相连,支架的另一端的圆孔与另一相同支架的圆柱相连。这种结构能够准确地固定喷水带,使喷水带能够定向喷洒水雾,吊挂紧固,使用方便。

    一种螺旋藻培养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367618Y

    公开(公告)日:2000-03-08

    申请号:CN97215358.6

    申请日:1997-04-26

    Abstract: 一种螺旋藻培养装置是一种改进的用以培养螺旋藻的新型装置。该装置由台阶式支架(1)、塑料浅托盘(2)和塑料培养袋(3)组成。由于该装置由角铁和透明塑料制造而成,因而取材方便且不易损耗,其透光性能也优于易吸附水垢的玻璃容器。又由于该装置的支架是台阶式的,因而可以对螺旋藻进行立体培养。

    颗粒型菌种制种机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34444Y

    公开(公告)日:1996-09-04

    申请号:CN95225198.1

    申请日:1995-10-31

    Inventor: 徐年声

    Abstract: 一种颗粒型菌种制种机,它由传动部分,膜片输送装置、填料装置、菌种接种装置、塑片压盖装置融为一体而组成,具有设备封闭性好、工艺简单、无杂菌污染,适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等特点,适用于食用菌或其它微生物颗料型菌种的自动化生产。

    食用菌快速补液器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743Y

    公开(公告)日:1996-01-31

    申请号:CN95233706.1

    申请日:1995-04-18

    Applicant: 李振山

    Inventor: 李振山

    Abstract: 一种食用菌快速补液器,属于液体变容式机械,涉及一种利用高压渗透原理给食用菌快速补给用水的补液器,其特征是,它有一带筒盖的补水室,上面是贮水池,补水室与一进水管连通,筒盖连接一加压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补水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赤泥的连续浸出生物淋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567313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631718.6

    申请日:2017-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Y02P10/2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赤泥的连续浸出生物淋滤装置,该装置按照连接顺序依次包括配料罐,淋滤罐,混凝罐和沉降罐,配料罐上设有赤泥粉进料管和营养液进料管,淋滤罐上设有接种盖和排气孔,内部设有pH监测器、溶解氧监测器、温控装置及曝气装置,配料罐,淋滤罐,混凝罐中均设有搅拌装置,沉降罐底部的滤渣出料管与板框压滤机连接,压滤液与混凝罐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由黑曲霉作为淋滤菌种,以连续浸出为淋滤模式,可规模化生产,淋滤菌种的菌丝体能够与赤泥颗粒充分接触,发挥菌丝体对赤泥颗粒的机械破坏作用,可维持赤泥中金属元素的高效浸出,不需投加无机酸,基本无二次污染,从而实现赤泥中贵重金属元素的高效、绿色、低成本浸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虫草液体菌种喷雾接种器

    公开(公告)号:CN2764786Y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03207788.2

    申请日:2003-08-21

    Applicant: 汪志新

    Inventor: 汪志新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虫草液体菌种喷雾接种器,属虫草菌栽培设备,其特征是主要由喷雾接种装置(菌种瓶(罐)、菌液输出管路、菌液控制开关、喷头等)、气压装置、或和空气过滤装置组成,可使接种瞬时完成,且接种均匀、少污染、发菌快、出草(子实体)快、出草率高,为虫草子实体规模化栽培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

    一种雨生红球藻高密度培养的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2763279Y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520095049.6

    申请日:2005-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生红球藻高密度培养的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养殖罐、水处理装置、照明装置、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处理装置位于养殖罐外部,照明装置位于养殖罐侧面,照明装置包括内置光源和外置光源,温度控制装置位于养殖罐底部,在温度控制装置上是气体供应装置,采样出气孔位于反应器顶部内侧,藻液收集口位于养殖罐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实现全天候高密度养殖,并将藻的养殖和虾青素积累结合在同一反应器中完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