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9217988U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22558319.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M1/12 , C12M1/02 , C12M1/38 , C12M1/04 , C12M1/00 , C12N1/14 , C12N1/12 , C12R1/68 , C12R1/8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菌藻共生的微藻采收装置,包括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内均设有搅拌浆和温度调节器,顶部设有可调节灯管;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一级真菌培养器和二级真菌培养器的底部均设有向其内部通入气体的气体分布器;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底部通过第一连通管与一级真菌培养器连通或同时与一级真菌培养器、二级真菌培养器连通,一级真菌培养器底部通过第二连通管与二级真菌培养器连通;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上设有控制阀,其进口处分别设有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该基于菌藻共生的微藻采收装置,设备利用率高,设备投资成本低;微藻采收率高达98.7%。
-
公开(公告)号:CN204918558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531639.2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冻存固体培养丝状真菌的空心罩及冻存方法,属菌种保藏技术研究领域。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固体培养丝状真菌的冻存方法基础上的改进。改进点在于:采用直径大小在3mm~6mm之间、罩面布满棘刺的空心罩与待保藏丝状真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共培养,至丝状真菌生长覆盖空心罩的罩面,将覆盖待保藏丝状真菌的空心罩移至冻存液中完成菌种冻存。本实用新型的罩面布满棘刺的空心罩按常规方法用树脂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避免了菌块对固体培养基的携带和制备菌悬液可能带来的污染,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能够满足特殊培养要求的优点,为丝状真菌的保藏提供技术支持。
-
-
-
公开(公告)号:CN2234444Y
公开(公告)日:1996-09-04
申请号:CN95225198.1
申请日:1995-10-31
Applicant: 远安县森源食用菌公司
Inventor: 徐年声
Abstract: 一种颗粒型菌种制种机,它由传动部分,膜片输送装置、填料装置、菌种接种装置、塑片压盖装置融为一体而组成,具有设备封闭性好、工艺简单、无杂菌污染,适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等特点,适用于食用菌或其它微生物颗料型菌种的自动化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212375220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1008100.6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
IPC: C09K17/40 , C09K17/14 , C12M1/38 , C12M1/02 , C12M1/00 , C12N1/20 , C12N1/14 , C12N1/16 , B30B9/06 , B30B9/26 , F26B9/06 , F26B21/10 , C12R1/225 , C12R1/125 , C12R1/685 , C12R1/645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改良剂的制备系统及方法,该制备系统主要包含压滤子系统、发酵子系统、烘干子系统;压滤子系统用于对中药药渣底物进行压滤,获得所需含水量的底物;发酵子系统将压滤后的中药药渣底物与微生物菌剂以及蔗糖水混合搅拌,并且进行发酵;烘干子系统用于将发酵后的发酵物进行烘烤,获得固状的复合发酵物,该复合发酵物粉碎后可用于改良盐碱地土壤;本实用新型在压滤过程中可实现含水量可控,并且在发酵过程中能提供长周期、稳定的发酵环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567313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631718.6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洛阳理工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P10/2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赤泥的连续浸出生物淋滤装置,该装置按照连接顺序依次包括配料罐,淋滤罐,混凝罐和沉降罐,配料罐上设有赤泥粉进料管和营养液进料管,淋滤罐上设有接种盖和排气孔,内部设有pH监测器、溶解氧监测器、温控装置及曝气装置,配料罐,淋滤罐,混凝罐中均设有搅拌装置,沉降罐底部的滤渣出料管与板框压滤机连接,压滤液与混凝罐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由黑曲霉作为淋滤菌种,以连续浸出为淋滤模式,可规模化生产,淋滤菌种的菌丝体能够与赤泥颗粒充分接触,发挥菌丝体对赤泥颗粒的机械破坏作用,可维持赤泥中金属元素的高效浸出,不需投加无机酸,基本无二次污染,从而实现赤泥中贵重金属元素的高效、绿色、低成本浸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CN2763279Y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520095049.6
申请日:2005-01-26
Applicant: 湖北师范学院
IPC: C12N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生红球藻高密度培养的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养殖罐、水处理装置、照明装置、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处理装置位于养殖罐外部,照明装置位于养殖罐侧面,照明装置包括内置光源和外置光源,温度控制装置位于养殖罐底部,在温度控制装置上是气体供应装置,采样出气孔位于反应器顶部内侧,藻液收集口位于养殖罐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实现全天候高密度养殖,并将藻的养殖和虾青素积累结合在同一反应器中完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