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植烟土壤的改良保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8524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1317690.8

    申请日:2018-11-07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酸性植烟土壤的改良保育方法,涉及酸性土壤改良保育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改良剂的制备,(2)整理烟地:将改良剂面施于酸性植烟土壤上2‑3cm,翻耕混入耕层,在翻耕后的酸性植烟土壤内撒入磷石膏粉,二次翻耕后,插管入地,插管入地的密度为1根/3m3,同时洒温水将杂草切割后平铺于酸性植烟土壤上,覆盖4‑8天,(3)增肥:覆盖杂草期间,向插管中每日灌入复合肥混合液,增肥结束后,拔管随即进行三次翻耕,完成改良保育,本发明有效提高酸性土壤的pH值,且实现底层土壤的改良。

    一种金花茶的培育装置及其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89658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36156.5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花茶培育技术领域的一种金花茶的培育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顶端通过支腿设置有储液池,所述底板底端四角设置有滚轮,所述储液池的内腔前后壁上部对应设有悬挂板,前后侧的悬挂板之间放置有育苗箱,所述育苗箱的内腔上部设置有浮孔板,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曝气机和曝气管,能够在培养液中补充足够的氧气,通过设置的第一水泵等,能够使得培养液循环流动,通过设置的浓度/温度传感器,能够时刻监测培养液的浓度以及温度,结合控制器、电加热器、第二水泵、培养液箱等,能够及时调节培养液温度以及补充培养液中有益分子的浓度,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生长环境调节,提高了金花茶的育苗效果。

    一种矮化枫香盆景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5655B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810478504.2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矮化枫香盆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幼苗;(2)制作盆景栽培土:所选盆钵容器底部设有通孔,先在盆钵容器底部铺设一层鹅软石,再在鹅软石上铺设一层河沙,河沙上铺设一层腐熟的豆饼,腐熟的豆饼上铺设一层含有稻田土、秸秆生物质碳、发酵腐熟的蘑菇渣有机肥、矮壮素/凹凸捧土混合物、0.2%的硫酸亚铁液的混合土,然后于混合土上铺设一层腐殖土;(3)上盆处理;(4)矮化整形修剪:当分枝枝条长出超过10厘米时,选用1400~20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进行喷施;(5)肥水管理。本发明栽培得到的枫香盆景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树姿美观,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且枫香盆景存活率高。

    一种用于蔬菜有机种植虫害防治的药物

    公开(公告)号:CN10915648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275562.1

    申请日:2018-10-30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种用于蔬菜有机种植虫害防治的药物,涉及作物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所述药物包括质量百分比:苦蒿汁10-50%、朝天椒汁20-35%、青花椒汁15-30%。苦蒿汁由鲜苦蒿磨碎放入榨汁机,并加入2-3倍重量份的60%乙醇溶液,榨取、过滤得到澄清的苦蒿汁;朝天椒由特辣朝天椒磨碎放入榨汁机,榨取、过滤得到澄清的朝天椒汁;青花椒汁为青花椒与水按1:100的质量比泡于带盖容器中,再放入1kg食盐密封腌制15-20天左右可得100L青花椒汁;在虫害发生的前期和初期喷施防治虫害,借助苦蒿汁液的刺激性气味驱赶大多数的害虫,同时借助朝天椒汁及花椒汁的特殊属性使害虫无法啃食作物或啃食后死亡。

    一种植物内生菌的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2251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416168.4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昆明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20 C12N1/02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内生菌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植物材料,无菌水洗涤;2)、表面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3)、剪成小块后,放入装有无菌去离子水的容器中,密封容器在0‑4℃环境与25~30℃环境中交替放置4~10小时,进行内生菌浸出;4)、研磨成匀浆;5)、梯度稀后涂布,将经纯培养的单菌落移入试管斜面保存。本发明的内生菌分离方法先通过消毒有效避免混入杂菌影响内生菌分离效果;然后通过将植物材料密封容器在0‑4℃环境与25~30℃环境中交替放置4~10小时,进行内生菌浸出,充分释放植物内生菌从而有效避免了人为扩大或丢失植物内生菌的分离获得,为研究植物内生菌的种群组成特征,丰富内生菌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株拮抗菌菌株肉桂地链霉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933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502936.8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拮抗菌菌株肉桂地链霉菌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肉桂地链霉菌(Streptomyces cinnamonensis)DHJ986,保藏单位: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日期:2023年2月15日,保藏编号:GDMCC NO.63170。肉桂地链霉菌应用在植物病害防治上,植物病害包括尖孢镰刀菌、灰葡萄孢菌、交替交链孢、网络新壳梭孢菌、大豆疫霉菌及烟草根腐病引发的病。本发明能有效防治植物病害,明显降低植物的发病率,且对植物的根部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种用于滇重楼种植的种子包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966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65320.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滇重楼种植的种子包浆设备,包括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内的输送机、设置于支撑架外壁一侧的动力箱,支撑架上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挡边,支撑架前端的上方设置有储存箱,两个挡边上端的前端配合设置有包浆组件,两个所述挡板上端的左右两侧于所述包浆组件的后方设置有雾化组件,两个挡边上端后方的左右两侧配合设置有风干组件,两个挡边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吹气组件,支撑架内于输送机的下方设置有储液箱,支撑架外壁的一侧安装有抽水泵及风机,动力箱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本发明对滇重楼种子的上浆较快,也不会在上浆过程中出现种子堆积从而导致无法实现均匀包浆的情况。

    一种提高滇重楼地下生物量的施肥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507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1029967.9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滇重楼地下生物量的施肥管理方法,滇重楼的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复合肥和各种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的施加量为按每亩91~100Kg;施用有机肥的同时,根据滇重楼的生长情况配合施用N、P、K复合肥;微量元素肥的施加量为8g‑9g/亩;7月‑8月施加叶肥促进植株生长,用0.5%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喷施,每15天喷1次,共喷施3次。本发明在滇重楼种植过程中,合理控制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复合肥和各种微量元素肥料,在施肥时采用有机肥,可以满足滇重楼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养分,可以减少肥料养分的不必要浪费,降低肥料成本,合理平衡施肥,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一种用于治理山区石漠化的挖坑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22654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16686.6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昆明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山区石漠化治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治理山区石漠化的挖坑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面四角处设有移动轮,顶面中间固定有防护箱,且防护箱中设有挖坑组件,底座的顶面两侧对称设有调节组件,每个调节组件上对称连接有两个螺纹筒,并通过螺纹筒连接有支撑组件,本发明通过将设备移动至挖坑位置,通过调节组件带动螺纹筒和支撑组件等移动,调节支撑组件的外伸长度;转动螺纹杆使顶板、导向杆和底板下移,底板与地面接触,从而为设备提供支撑作用,并可根据地形调节底板的位置,以便使设备能够在倾斜地面或不平地面的位置停放稳定;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旋钻杆转动,同时,通过丝杆和滑块使螺旋钻杆下移,进行挖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