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84080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235000.5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崎贵志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5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其虽然与现有类型的摄像透镜相比结构更加小型,但因其而产生的漫射光却较少,且可对各种像差进行良好的修正。摄像透镜(10)使被拍摄体像形成于摄像元件(51)的摄像面(被投影面)(I),并且自物体侧起按顺序依次具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的第一透镜(L1)、在光轴AX附近形成为负透镜的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五透镜(L5)。对于摄像透镜(10)而言,若将AS7的值设为第四透镜(L4)的物体侧面(S41)的非球面形状、和将第四透镜(L4)的有效直径位置与中心点连结的球面形状(SP)的最大偏离量(mm),并将值f设为摄像透镜(10)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则满足条件式0.015
-
公开(公告)号:CN103984081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310235029.3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崎贵志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5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其虽然与现有类型的摄像透镜相比结构更加小型,但因其而产生的漫射光却较少,且可对各种像差进行良好的修正。摄像透镜(10)使被拍摄体像形成于摄像元件(51)的摄像面(被投影面)(I),并且自物体侧起按顺序依次具备在光轴(AX)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的第一透镜(L1)、在光轴(AX)附近形成为负透镜的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在光轴(AX)附近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五透镜(L5)。在该摄像透镜(10)中,通过使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拐点、且有效直径的7成以上的局部或者整体具有负的屈光度,使得以最大像高成像的光线束中的周缘光线在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32)上折,因此易于使从第三透镜(L3)通过后的光线相对于光轴(AX)具有较大的角度,从而有利于低背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62768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80025761.1
申请日:2012-05-24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3/0075 , C03B11/082 , C03B23/22 , C03B2215/414 , C03B2215/76 , G02B3/0006 , G02B3/0031 , G02B7/022 , H04N5/2254 , H04N5/2257 , Y02P40/5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使用外形尺寸精度不高的复眼的透镜构件,也能够相对于透镜保持架位置精度高地组装的、精度高的复眼单元。此外提供能够位置精度高地组装具有多个开口的遮光构件的、精度高的复眼单元。因为开口(AP2、AP3)的中心间距离(W2)比凸透镜部(PL2、PL3)的光轴间距离W1小,所以如图13所示,若沿着光轴方向使透镜构件(IM3)接近于透镜保持架(LH),则凸透镜部(PL2、PL3)的光学面或周边面的外侧与开口(AP2、AP3)的缘部在2个点(P、Q)抵接,且平坦面(FP)与抵接部(CT)抵接。此时,透镜构件(IM3)和透镜保持架(LH)的光轴方向的定位由平坦面(FP)和抵接部(CT)的抵接实现。另一方面,光轴正交方向的定位和绕Z轴的定位,通过凸透镜部(PL2、PL3)的光学面或周边面与开口(AP2、AP3)的抵接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261938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80059134.5
申请日:2011-09-22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崎贵志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03 , G02B13/0085 , G11B7/1374 , G11B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简单地制造出使与后焦距对应的焦点位置落入焦深内的拍摄单元的方法。拍摄单元的制造方法具有将拍摄透镜配置于保持器的规定位置的步骤。另外,具有测定配置于保持器状态下的拍摄透镜的后焦距的步骤。另外,具有基于预先被决定的拍摄透镜的焦深和测定出的后焦距,选择预先准备的厚度相互不同的多个平行平板中的一个平行平板的步骤。另外,具有在保持器内,将选择出的平行平板配置于上述拍摄透镜与将要配置拍摄元件的位置之间的步骤。另外,具有将拍摄元件配置于保持器的规定位置的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203480118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340191.7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崎贵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透镜、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5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其虽然与现有类型的摄像透镜相比结构更加小型,但因其而产生的漫射光却较少,且可对各种像差进行良好的修正。摄像透镜(10)使被拍摄体像形成于摄像元件(51)的摄像面(被投影面)(I),并且自物体侧起按顺序依次具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的第一透镜(L1)、在光轴AX附近形成为负透镜的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五透镜(L5)。对于摄像透镜(10)而言,若将AS7的值设为第四透镜(L4)的物体侧面(S41)的非球面形状、和将第四透镜(L4)的有效直径位置与中心点连结的球面形状(SP)的最大偏离量(mm),并将值f设为摄像透镜(10)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则满足条件式0.015
-
公开(公告)号:CN203480114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342551.7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崎贵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透镜、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5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其虽然与现有类型的摄像透镜相比结构更加小型,但因其而产生的漫射光却较少,且可对各种像差进行良好的修正。摄像透镜(10)使被拍摄体像形成于摄像元件(51)的摄像面(被投影面)(I),并且自物体侧起按顺序依次具备在光轴(AX)附近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的第一透镜(L1)、在光轴(AX)附近形成为负透镜的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在光轴(AX)附近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五透镜(L5)。在该摄像透镜(10)中,通过使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具有拐点、且有效直径的7成以上的局部或者整体具有负的屈光度,使得以最大像高成像的光线束中的周缘光线在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32)上折,因此易于使从第三透镜(L3)通过后的光线相对于光轴(AX)具有较大的角度,从而有利于低背化。
-
公开(公告)号:CN203480113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342191.0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崎贵志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透镜、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5个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其虽然与现有类型的摄像透镜相比结构更加小型,但因其而产生的漫射光却较少,且可对各种像差进行良好的修正。摄像透镜(10)使被拍摄体像形成于摄像元件(51)的摄像面(被投影面)(I),并且自物体侧起按顺序依次具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的第一透镜(L1)、在光轴(AX)附近形成为负透镜的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五透镜(L5)。摄像透镜(10)满足条件式0.7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