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17812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780034455.3
申请日:2007-08-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67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包含具有低电解质可湿性的阴极活性材料作为主要成分的二次电池,其能通过将含全氟化磺酰氨基取代基的聚合物(“添加剂”)加入到阴极混合物和/或电解质中而改善高速率放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20304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69142.4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 化学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系前体、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制造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系前体的方法包括使复合过渡金属氢氧化物系前体氧化的步骤。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是由上述前体制造的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在本发明中,通过使用氧分率高的氧化物系前体代替以往用作正极活性物质的前体的氢氧化物系前体,能够在正极活性物质合成时因高反应收率而提高生产性和经济性,并且能够提高具备最终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的初期放电容量和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7144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213482.8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7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阳极活性物质、其制造方法及锂二次电池,所述阳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度金属氧化物系粒子、以及在上述粒子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形成的有机磷酸盐涂层的阳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包含上述阳极活性物质。本发明的阳极活性物质利用在表面形成的有机磷酸盐涂层来有效抑制电解液分解反应,从而能够显著改善具备该阳极活性物质的电化学元件、优选锂二次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069637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180039765.0
申请日:2011-08-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10/052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和包含所述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包含可离子化的锂盐和有机溶剂的所述非水电解液还可包含:(a)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非水电解液的1~10重量份具有亚乙烯基或乙烯基的化合物;和(b)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具有亚乙烯基或乙烯基的化合物的10~300重量份具有醚键的二腈化合物。本发明的包含所述非水电解液的所述锂二次电池可有效抑制电池溶胀并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61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80002885.3
申请日:2011-01-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4 , H01M10/0525 , C07C3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71/00 , C07C275/00 , H01G11/06 , H01G11/56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0569 , H01M2300/0034 , H01M2300/0037 , H01M2300/004 , H01M2300/0082 , H01M2300/0085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质,包括具有特定结构的酰胺化合物——其中胺基团被至少一个烷氧基烷基基团取代并且其包含卤素原子——和电离的锂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电解质的电化学设备。本发明的电解质具有优越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低电阻和优良离子电导率。此外,本发明的电解质具有改进的氧化稳定性以提高的电化学窗上限值,因此可有利地用作电化学设备的电解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