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98366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33371.6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三个Fano共振的内嵌双U型折射率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一个大的倒U型谐振腔内嵌一个小的倒U型谐振腔和金属平板组成的金属‑电介质‑金属(MIM)波导结构。当光波在波导中传输时耦合到两个大小不同的倒U型谐振腔,满足共振条件时,可以产生Fano共振,在透射谱上出现三个尖锐非对称的共振峰。Fano共振对结构参数的变化异常敏感,因此通过调节U型谐振器的r1,r3,h1,h2和填充介质的折射率来控制Fano共振峰的线形和谐振波长。本发明在红外波段可以获得较高的灵敏度和品质因数(FOM),分别为2275nm/RIU,25540。该发明在光学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特别是微纳生物化学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67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11377.9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为涉及微纳光电子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内嵌矩形金属谐振腔等离子体滤波器。本发明整体为在矩形金属薄膜上镂空一个矩形波导和一个内嵌矩形金属纳米环形谐振腔组成。研究发现通过改变内嵌矩形长s、高h、耦合距离d等主要参数可以有效提高该结构的透射特性,可高效实现可调谐窄带带阻滤波特性。本发明滤波器可实现在500nm~1200nm范围带阻滤波,对结构参量优化,可有效调节透射峰的位置和大小,增强了带阻滤波器的适用范围以及精度,基于本发明设计可以实现高精度、可调、易加工的带阻滤波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580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16220.8
申请日:2020-05-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5/00
Abstract: 一种横向MIMI格点阵等离激元吸收器。由折射率为1.52的介质基底和以MIMI结构基本单元进行周期性排列形成的横向MIMI格点阵列构成,MIMI结构基本单元是由两列银长方体块和两列二氧化硅长方体块交替堆积形成,每列长方体块的长度和高度完全相同,垂直竖立在介质基底的上表面。整个结构放置在均匀的介质环境中,入射平面光波的入射方向即波矢k与介质基底的上表面垂直,入射光的电场方向平行于银长方体块和二氧化硅长方体块的长,入射光的磁场方向平行于银长方体块和二氧化硅长方体块的宽。通过两种不同的共振形式在吸收光谱上产生两个窄的共振吸收峰,且对介质环境折射率的变化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生物化学物质检测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94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287312.0
申请日:2020-04-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1/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IM环形格点阵列的表面等离激元折射率传感器。在本发明实例中,传感器由介质基底和具有周期性的环形MIM纳米颗粒阵列构成。入射光电场沿坐标X轴偏振,其波失K与入射面存在夹角θ。通过调控MIM格点阵列的几何参数及入射角度,激发表面等离激元格点共振,实现反射谱共振峰随着折射率的变化相应的发生偏移。与其他结构的折射率传感器相较而言,该结构拥有着更较小的尺寸及更高的灵敏度,在微纳尺度的光电探测器领域具有着极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478597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710719825.2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透射峰的金属矩形狭缝阵列结构等离子光纤传感器,包括金属薄膜以及开设在金属薄膜上的周期矩形狭缝阵列结构,单个周期矩形狭缝阵列结构为在金属薄膜中心处开设一个纵向矩形狭缝,在矩形狭缝一侧的上下端面处分别开设一个横向矩形狭缝,横向与纵向矩形狭缝的上下界面相互平齐,矩形狭缝宽度相等相互连通并贯穿金属膜上下表面形成统一的整体狭缝结构。本发明的传感器结构在近红外频段内具有高品质因数高透射率的双透射峰特性,并且通过修改相关结构参数可以达到调整双透射峰频谱位置与双透射峰间频谱间距的目的,从而可以实现利用率高、适用范围广、检测精度高、易于加工的等离子光纤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88487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74343.X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12007 , G02B6/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等离子激元谐振波分复用器,由金属薄膜,以及呈镂空状开设在金属薄膜上的1条入射波导、2条以上的出射波导和2条以上的谐振腔组成。出射波导和谐振腔的数量相同,1个出射波导对应1个谐振腔。通过在入射波导的两侧和/或后端设置谐振腔,并在谐振腔的另一侧设置出射波导来构成复用器,并通过在每个谐振腔内部加入一个金属膜块,使得谐振腔内可以形成一个F-P腔,使得表面等离激元SPP与谐振腔实现共振耦合;这样利用表面等离激元SPP与谐振腔的共振耦合作用,可以通过调节谐振腔中金属薄膜的尺寸,实现等离激元多路信号分离和各通道波长调节;同时可以通过改变耦合间距,体现特定的耦合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20704.2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1/359 , B82Y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对称结构的全介质Fano共振近红外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周期结构构成,每个周期结构中包括二氧化硅衬底1、方框2、纳米柱3和椭圆环4。结构完全由介质材料构成,其中介质层为硅。介质结构中椭圆环和方框关于x轴形成非对称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制备工艺简易,材料成本低廉,设计的传感器在近红外波段激发了三重Fano共振,Q值分别达到1003.25、628.9、994.3。在改变背景折射率后,Fano共振发生了红移,计算出灵敏度分别高达1395.4nm/RIU、1205.2nm/RIU、1052.2nm/RIU,表现出极为优异的传感性能。本发明由于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品质因子,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折射率、生物、气体传感以及医学生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4488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21170.5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劈裂环结构的强圆二色性太赫兹手性超表面器件。其特征是:它由金基底(1)、聚酰亚胺介质层(2)、半圆环状金环(3)、小圆弧形金环(4)、大圆弧形金环(5)组成。该结构中具有半径不同、宽度不同、角度不同的金环对入射的圆偏振光产生强烈反应,形成很高的圆二色性,并且可以通过改变大小弧形圆环的相对旋转角度来使其圆二色性发生变化,达到实现圆二色性波峰高度可调节,也可以改变入射光角度来使圆二色性发生变化,达到实现圆二色性波峰高度可调节。该结构在实现可调动态成像和其他通信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12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68389.6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偏振和拉伸控制的焦距可调超透镜设计方法。当x偏振和y偏振入射时,拉伸可调谐范围分别为11.4~20.6um、20.7~36.4um,动态聚焦范围为最小焦距的213.8%。以同样的条件,我们还构造了一个仅偏振控制和一个仅拉伸控制超透镜。对比表明,双控制的方案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偏振复用超透镜不能连续变焦问题。此外,与单一控制的可调谐超透镜相比,该设计拥有可观的焦距可调谐范围。因此,在VR/AR显示技术、全息成像等方面,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2700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620407.3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2B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正弦结构的宽带多功能偏振转换器,该转换器由底部金板、中间介电质层和顶部正弦金板三层结构组成。本发明可以实现在7.4到8.3THz频率范围内的宽带多功能偏振转换,偏振转换比(PCR)大于0.8;在7.2到7.4THz的频率范围内可以实现近乎完美的线到左旋圆偏振转换;在7.7到8.2THz的频率范围内可以实现交叉偏振转换。这为高性能的宽带、多功能偏振转换器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该发明结构新颖、性能优越,有望在未来高性能、多功能的偏振器件设计方面得到广泛运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