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柔性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器的可调谐振腔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363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64254.3

    申请日:2018-12-03

    申请人: 东南大学

    发明人: 张彤 刘怡然 唐杰

    IPC分类号: G02B5/00 G02B6/122

    CPC分类号: G02B5/008 G02B6/12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柔性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器的可调谐振腔及其制备方法,该可调环形谐振腔包括由上支柔性波导和下支柔性波导组成的可调谐柔性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器,其包括柔性表面等离激元定向耦合器,位于下支柔性波导上用于传导光信号的第一柔性等离激元波导和第二柔性等离激元波导,以及由上支柔性波导两端耦合对接形成的柔性表面等离激元谐振环;该谐振环的环形面与下支柔性波导所在平面垂直。制备方法为:制备可调谐柔性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器;将上支柔性波导和下支柔性波导的左右两端分离至柔性表面等离激元定向耦合器处;将上支柔性波导两端卷曲对接、形成三维立体柔性表面等离激元谐振环,即得。该谐振腔可降低弯曲损耗,提高Q值。

    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的长程介质加载的混合等离子波导

    公开(公告)号:CN10895762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100812.8

    申请日:2018-09-20

    IPC分类号: G02B6/122

    CPC分类号: G02B6/12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的长程介质加载的混合等离子波导,包括自下而上顺序叠接的低折射率基底层、低折射率缓冲层、硫化物层和脊层,其中,所述低折射率缓冲层和低折射率基底层的接触端面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硫化物层与低折射率缓冲层的接触端面的面积小于低折射率缓冲层的上表面面积且其接触端面的边与低折射率缓冲层的上表面的对应边之间有间距;所述脊层与硫化物层的接触端面的面积小于硫化物层的上表面面积且其接触端面的边与硫化物层的上表面的对应边之间有间距。这种波导能够提高更强的局域化约束和更长的传播距离,具备为表面等离子激励电路提供基本单元器件,能实现更大的带宽超快数据传输。

    表面等离激元-光-电混合传导纳米异质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936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187105.0

    申请日:2018-03-07

    申请人: 东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表面等离激元-光-电混合传导纳米异质结构及制备方法,该结构包括:激励光源(1),半导体纳米结构阵列(2),二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3),亚波长等离极化激元导波(4),出射光波(5),一维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6),导线(7),金属电极(8),导电基底(9),探针分子(10),原子力显微导电探针(11)和电压源(12);该方法通过控制金属基底上游离金属离子、空气、水氧实现分布及密度可控的半导体晶种,实现晶种的高度一致化控制,接着通过续生长来严格控制半导体结构的长径比与分布。为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各种新奇效应提供了新的纳米光学平台。

    一种集成滤波功能的表面等离激元Y型分束器

    公开(公告)号:CN10742240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75841.0

    申请日:2017-09-25

    申请人: 厦门大学

    发明人: 王家园

    IPC分类号: G02B5/00 G02B6/122 G02B6/125

    摘要: 一种集成滤波功能的表面等离激元Y型分束器,涉及表面等离激元。设有三条表面等离激元槽型波导,所述三条表面等离激元槽型波导按Y型连接而成,所述表面等离激元槽型波导设有金属膜和2条平行金属带,2条平行金属带设在金属膜上,除金属膜和金属带以外,其它部分为介质。利用Y型连接实现表面等离激元分束;利用连接处形成的等效金属腔的波长选择性实现表面等离激元滤波;同时实现滤波和分束功能;这种结构设计灵活、结构简单且紧凑,容易加工,非常适合集成。

    圆偏光入射下高效率且耦合方向可调的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6168688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815676.5

    申请日:2016-09-08

    申请人: 复旦大学

    IPC分类号: G02B5/00 G02B6/122

    CPC分类号: G02B5/008 G02B6/1226

    摘要: 本发明属于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偏光入射下耦合方向可调的表面等离激元耦合器。本发明耦合器由两个相同结构和大小的本征区域拼接在激发区域的左右两边而组成;本发明利用PB几何相位原理构造出梯度超表面作为激发区域,它对入射圆偏光总波矢的反射相位梯度,从而将入射波变为SW(表面波);同时设计与激发SW模式相匹配的本征区域,使得激发区域形成的SW能高效的导引到本征区域形成传播SPP。基于几何相位原理的反射相位梯度的方向依赖于入射圆偏光的手性,该装置在SPP耦合方向可调,模拟耦合效率约90%,实验耦合效率约85%,SPP耦合方向的手性依赖性质得以验证。相较传统SPP耦合装置,本发明具有系统简单、效率高、方向可调等优点。

    混合型的金属‑介质SSP周期光栅系统及其用途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4291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428936.3

    申请日:2016-06-16

    申请人: 北京大学

    IPC分类号: G02B5/00 G02B6/124 G02B6/12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型的金属‑介质SSP周期光栅系统及其用途和方法。本发明采用混合型的金属‑介质SSP周期光栅,能够兼顾现有SSP周期金属波导的技术优势,同时也能够通过介质填充更加有效地局促太赫兹波在近场传播,具有低损耗的特点;通过外加电子束在混合型的金属‑介质SSP周期光栅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在满足SSP色散与外加电子束色散匹配的条件下能够得到高效率的类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并且通过介质填充形成周期性的金属‑介质表面,从而相比于纯金属周期光栅能够更有效地局限类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同时给出了通过电子束激发SSP的系统原理实施图,因此能够克服已有的光学激发方式的低功率激发的劣势,具有大功率和高效率的特点。

    一种全息波导显示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4915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25919.2

    申请日:2016-03-04

    申请人: 东南大学

    IPC分类号: G02B6/122 G02B27/01 G02B5/3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息波导显示装置,属于可穿戴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全息波导显示装置包括微显示器、准直镜、光阑、波导、入耦合衍射光学元件、出耦合衍射光学元件;所述入耦合衍射光学元件包括反射型体全息光栅和亚波长一维金属纳米光栅;所述反射型体全息光栅的一侧密接于所述波导,亚波长一维金属纳米光栅设置于反射型体全息光栅的另一侧表面;所述亚波长一维金属纳米光栅可使得穿过反射型体全息光栅的光子耦合成表面等离子体模式,从而使光子再次进入反射型体全息光栅发生衍射并进入波导。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可在保证TE光的高衍射效率的前提下,提高TM光的衍射效率,继而提高全息波导显示装置的总光能利用率,同时有效抑制传输中的杂散光。

    波导元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9099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14273.X

    申请日:2014-03-06

    IPC分类号: H01P3/12 G02B6/00

    摘要: 提供一种波导元件,包括:用于引导电磁波的波导;用于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共振天线,该共振天线被布置在波导的用于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分处;以及用于将波导的阻抗与共振天线的阻抗匹配以将波导耦合到共振天线的阻抗匹配部。波导包括: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各自具有电磁波的负的介电常数实部;以及布置在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之间的核心层。核心层具有电磁波的增益和用于电磁波的载波的非线性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