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5566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1980029050.3

    申请日:2019-05-07

    Inventor: 藤井宇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常用载荷负荷状态下的滚动阻力而且提高干地制动性能的充气轮胎。在组装于正规轮辋并填充了规定内压的5%的状态下,在轮胎子午剖视图中,在将胎面宽度设为TW、将轮胎总宽度设为SW的情况下,满足0.80≤TW/SW≤0.95的关系,在将最大负荷能力的100%的载荷负荷时的接地宽度设为CW100、将最大负荷能力的70%的载荷负荷时的接地宽度设为CW70的情况下,满足1.04≤CW100/CW70≤1.15。

    充气轮胎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80173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80008424.5

    申请日:2015-05-21

    Inventor: 藤井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能够提高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干地性能)、在冰雪路面的行驶性能(雪地性能)和噪音性能。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利用4条主槽(11,12)划分形成中央环岸部(13C)、中间环岸部(13M)和胎肩环岸部(13S),在各环岸部(13)上形成有多条横纹槽(14)和刀槽(15),使形成于胎肩环岸部(13S)上的横纹槽(14)相对于第2主槽(12)为非连通,并且使中心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大于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将自轮胎赤道(CL)至第1主槽(11)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的距离(L1)设定为自轮胎赤道(CL)至触地端(E)的距离(L)的15%~25%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将自轮胎赤道(CL)至第2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的距离(L2)设定为自轮胎赤道(CL)至触地端(E)的距离(L)的50%~65%的范围内。

    充气轮胎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8017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80008424.5

    申请日:2015-05-21

    Inventor: 藤井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能够提高在干燥路面的驾驶稳定性能(干地性能)、在冰雪路面的行驶性能(雪地性能)和噪音性能。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利用4条主槽(11,12)划分形成中央环岸部(13C)、中间环岸部(13M)和胎肩环岸部(13S),在各环岸部(13)上形成有多条横纹槽(14)和刀槽(15),使形成于胎肩环岸部(13S)上的横纹槽(14)相对于第2主槽(12)为非连通,并且使中心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大于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将自轮胎赤道(CL)至第1主槽(11)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的距离(L1)设定为自轮胎赤道(CL)至触地端(E)的距离(L)的15%~25%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将自轮胎赤道(CL)至第2主槽(12的)轮胎宽度方向中心的距离(L2)设定为自轮胎赤道(CL)至触地端(E)的距离(L)的50%~65%的范围内。

    充气轮胎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29529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370937.9

    申请日:2012-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C13/02 B60C15/024

    Abstract: 一种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侧的轮胎侧部(S)上具有多个凸部(9)和多个凹部(10),凸部(9)在规定方向上形成为长条状突条,具有该凸部(9)的区域(F)设置在轮胎直径方向最外侧,具有凹部(10)的区域(D)设置在具有凸部(9)的区域(F)的轮胎直径方向内侧。由于凸部(9)会使空气形成乱流,所以在具有凸部(9)的区域(F)将产生乱流边界层,通过的空气的扩散将受到抑制,因此车辆的空气阻力将降低,油耗将下降。另外,由于凹部(10)可减少轮胎侧部(S)的橡胶体积,所以能够抑制热量的产生,并且由于可使空气形成乱流并改善排热性,所以能够抑制轮胎发热和温度上升,因此能够改善轮胎的耐久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进一步改善轮胎周围的气流。

    汽车轮胎
    15.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3286801S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30484184.4

    申请日:2014-11-28

    Designer: 藤井宇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汽车轮胎。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车辆上使用的轮胎。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图中所示产品的形状,具体在于胎面花纹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俯视图、仰视图均与主视图相同,省略俯视图和仰视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