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变形缝错台变形的分类预警识别及顶升治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439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70918.X

    申请日:2022-04-11

    摘要: 本发明属于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结构病害防控技术领域,为解决管廊运维变形缝错台变形病害防控这一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廊变形缝错台变形的分类预警识别及顶升治理工艺,包括:按设定的时间间隔T定期对变形缝处的错台变形量进行检测记录;根据错台变形量,建立错台变形率指标;根据错台变形率指标与错台变形率指标允许值,对变形缝错台变形的稳定程度及发展趋势进行分类预警识别,定量评判变形缝错台变形是否需修复治理;确定的需修复治理的变形缝,且根据错台变形量大小,制定顶升治理工艺并进行治理;将治理完成后的错台变形率指标与错台变形率指标允许值进行对比,定量评判该部位变形缝是否需继续进行修复治理,直至满足设计要求为止。

    一种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150718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16959.6

    申请日:2022-02-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属于地下结构病害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监测病害部位两侧的非均匀沉降位移值,绘制监测历程曲线;进行曲线拟合,比选确定最优拟合曲线与最优拟合函数表达式;根据监测终了时刻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监测值与未来某一时刻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预测值,与非均匀沉降位移允许值进行比对,对该部位病害程度进行预警评价;对需进行修复治理的部位,采用注浆提升法或挤密加固法进行治理;建立病害修复治理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定量评判修复治理效果。可实现修复后地下结构安全运维状态的定量评价,解决了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目前缺乏有效定量预警及治理检测技术的问题。

    一种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41507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210116959.6

    申请日:2022-02-0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的预警治理与检测工艺,属于地下结构病害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监测病害部位两侧的非均匀沉降位移值,绘制监测历程曲线;进行曲线拟合,比选确定最优拟合曲线与最优拟合函数表达式;根据监测终了时刻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监测值与未来某一时刻对应的非均匀沉降位移预测值,与非均匀沉降位移允许值进行比对,对该部位病害程度进行预警评价;对需进行修复治理的部位,采用注浆提升法或挤密加固法进行治理;建立病害修复治理效果定量评价指标,定量评判修复治理效果。可实现修复后地下结构安全运维状态的定量评价,解决了地下结构非均匀沉降病害目前缺乏有效定量预警及治理检测技术的问题。

    一种可沿巷道环向让压的护壳式吸能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948717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21711799.5

    申请日:2018-10-22

    IPC分类号: E21D11/18 E21D11/22 E21D11/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沿巷道环向让压的护壳式吸能支护结构,包括多个沿巷道环向设置的护壳充注体,护壳充注体之间连接有让压护壳充注体;护壳充注体与让压护壳充注体之间拼接相连后,在其外圈与巷道围岩表面之间设有缓压层;护壳充注体包括护壳,护壳内部为充填体Ⅰ;让压护壳充注体包括波纹护壳,波纹护壳内部为充填体Ⅱ;沿护壳外圈与内圈表面垂直穿过安装有预应力锚栓;预应力锚栓施加有预应力,可对护壳及内部充填体Ⅰ产生径向挤压,使预应力锚栓、护壳、充填体Ⅰ三者共同形成复合承载结构。当巷道外部围岩压力超过一定值时,缓压层可产生压缩变形,让压护壳充注体可沿环向内缩,使整个支护结构实现柔性让压。(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外箍内注式矩形装配衬砌

    公开(公告)号:CN211598677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21712597.2

    申请日:2018-10-2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外箍内注式矩形装配衬砌,包括由矩形地下空间断面顶部、底部及两侧部设置的箍壳衬砌主体单元及箍壳衬砌角体单元,沿断面环向拼接相连而成。箍壳衬砌主体单元包括箍壳Ⅰ,箍壳Ⅰ内部为充注材料Ⅰ;箍壳衬砌角体单元包括箍壳Ⅱ,箍壳Ⅱ内部为充注材料Ⅱ。箍壳Ⅱ、充注材料Ⅱ的材料强度分别大于箍壳Ⅰ、充注材料Ⅰ的材料强度。箍壳Ⅰ、箍壳Ⅱ的外圈与内圈表面沿相同位置穿孔部位穿过安装有预应力锚栓。预应力锚栓施加有预应力,可对箍壳Ⅰ及充注材料Ⅰ、箍壳Ⅱ及充注材料Ⅱ产生径向挤压,使预应力锚栓分别与箍壳Ⅰ及充注材料Ⅰ、箍壳Ⅱ及充注材料Ⅱ形成复合承载结构,共同抵抗外部岩土体压力作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