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水固体颗粒分离系统及煤气水固体颗粒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073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53681.3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煤气水固体颗粒分离系统及方法,包括煤气水尘分离器、含尘重芳烃罐、余热回收器,煤气水尘分离器包括第一进水管线,第一出水管线和含尘重芳烃出口管线并安装有含尘出口阀,含尘出口阀的出口与含尘进口阀连通,含尘进口阀装设在含尘重芳烃罐的进料口处;第一进水管线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装设有给水阀、第一进水阀,给水阀与含尘煤气水管线连通;第一出水管线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装设有第一出水阀、给热阀;余热回收器包括第二进水管线、第二出水管线,第二进水管线与给热阀连通。本申请使得含尘煤气水在进入煤气水尘分离装置前将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煤尘分离出来,减轻系统负荷,解决换热器、静设备频繁堵塞,机泵滤网频繁堵塞等问题。

    化工酸性气处理系统及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2578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75142.8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化工酸性气处理系统,包括用以输送酸性气的酸性气总管线,酸性气总管线上设置有若干道炉前总管,每道炉前总管与一个锅炉对应;每道炉前总管与四道酸性气分支管线连通,每道分支管线与锅炉四角的送风口连通;在邻近锅炉四角送风口处的每道管线上由外向内依次装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炉前阀门、阀门;在酸性气总管线侧设置氮气总管,氮气总管后分为四路氮气分支管线,每路氮气分支管线与前述酸性气分支管线连通。本申请利用酸性气高热值的特性,送入锅炉燃烧,减少了锅炉粉煤投加量。实现了酸性气入炉稳定、可靠运行。可实现锅炉烟气和酸性气充分混合,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够均匀的进入脱硫系统,实现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

    碎煤加压气化沥青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7725253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0928477.6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煤加压气化沥青处理系统,包括搅拌罐,加热装置以及与搅拌罐下部排料口连通的焦油污水泵;搅拌罐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搅拌罐内分为上部的初搅拌室和下部的主搅拌室,初搅拌室和主搅拌室通过隔板上的主导流口连通;多元烃管线、煤气水管线与初搅拌室连通,在初搅拌室顶部开设投料口;在主搅拌室底部开设有排料口,排料口通过排放管线与焦油污水泵的进料口导通,焦油污水泵的出料口与初焦油分离器的进料口连通;在搅拌罐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部位于初搅拌室,下部位于主搅拌室,位于初搅拌室的搅拌轴上装设有上搅拌叶片,位于主搅拌室内的搅拌轴上装设有下搅拌叶片。本申请结构简单,但固废处理方便,实施效果良好。

    煤气水固体颗粒分离系统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653742U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22991323.X

    申请日:2021-12-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煤气水固体颗粒分离系统,包括煤气水尘分离器、含尘重芳烃罐、余热回收器,煤气水尘分离器包括第一进水管线、第一出水管线和含尘重芳烃出口管线并安装有含尘出口阀,含尘出口阀的出口与含尘进口阀连通,含尘进口阀装设在含尘重芳烃罐的进料口处;第一进水管线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装设有给水阀、第一进水阀,给水阀与含尘煤气水管线连通;第一出水管线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装设有第一出水阀、给热阀;余热回收器包括第二进水管线、第二出水管线,第二进水管线与给热阀连通。本申请使得含尘煤气水在进入煤气水尘分离装置前将水中的固体颗粒和煤尘分离出来,减轻系统负荷,解决换热器、静设备频繁堵塞,机泵滤网频繁堵塞等问题。

    化工酸性气处理系统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781141U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22225195.0

    申请日:2019-12-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化工酸性气处理系统,包括用以输送酸性气的酸性气总管线,酸性气总管线上设置有若干道炉前总管,每道炉前总管与一个锅炉对应;每道炉前总管与四道酸性气分支管线连通,每道分支管线与锅炉四角的送风口连通;在邻近锅炉四角送风口处的每道管线上由外向内依次装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第一炉前阀门、阀门;在酸性气总管线侧设置氮气总管,氮气总管后分为四路氮气分支管线,每路氮气分支管线与前述酸性气分支管线连通。本申请利用酸性气高热值的特性,送入锅炉燃烧,减少了锅炉粉煤投加量。实现了酸性气入炉稳定、可靠运行。可实现锅炉烟气和酸性气充分混合,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够均匀的进入脱硫系统,实现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氨法脱硫加氨装置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609816U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22273799.9

    申请日:2023-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加氨装置,涉及氨法脱硫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滑轨、隔板以及螺纹杆,隔板上还通过密封管设置第一滑杆、螺母以及密封垫,箱体上还设置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阀门,箱体顶部还设置进液管,进液管上通过安装架设置第二滑杆以及凸球,进液管上还设置密封环。本实用新型在隔板、密封管以及密封垫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对于氨水的定量工作,保证了脱硫工作的质量,同时配合密封管、密封垫以及螺母使用,减少了氨水排放过程中,氨水泄漏而导致氨水量变化的情况发生,在凸球以及密封环作用下,不仅方便了工作人员向箱体中加入氨水,同时也减少了氨水回流的情况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