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944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94596.0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芯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三维堆叠的存算一体人工智能芯片架构构建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对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多个目标处理单元与目标内存单元进行三维集成,得到三维集成单元,并基于三维集成单元和目标热管理机制,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三维堆叠芯片架构,从而量化预先设置的深度学习模型的目标参数,并利用量化后的参数分布和目标指令集优化三维堆叠芯片架构的目标数据流路径,以利用优化后的数据流路径构建基于三维堆叠的存算一体人工智能芯片架构。由此,降低了AI芯片进行高性能计算时的功耗,提升了AI芯片架构的集成度,增强了AI芯片架构的灵活性,提高了神经网络模型和算法的硬件适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8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08669.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B7/185 , H04B10/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深紫外光通信无人机群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地面用户或者控制中心发送的目标低数据率通信需求,并发送至目标无人机群的第一目标无人机;利用第一目标无人机将目标低数据率通信需求发送至第二目标无人机,以使得第二目标无人机对准第一目标无人机的收发端,并建立深紫外光通信视距信道,从而将目标低数据率通信需求转换为目标高数据率通信需求,从而发送至第三目标无人机,进而将目标高数据率通信需求传输至其他目标无人机群,以进行无人机群通信。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毫米波、红外和可见光通信主要依赖于视距传输,增加了维持无人机群网络的动态连接性的难度,降低了无人机群通信的安全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5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0449814.8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无线光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波形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通信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交织处理,并根据脉冲位置调制的调制阶数对处理后的数据分帧,生成脉冲位置调制帧;按照预设映射规则将脉冲位置调制帧映射为脉冲位置调制符号,并利用预设扩频序列对脉冲位置调制符号进行扩频处理,得到扩频的脉冲位置调制符号;对扩频的脉冲位置调制符号进行脉冲成型和数模转换处理,生成可供激光雷达发射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波形。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在通信感知一体化设计时,没有考虑基于脉冲位置调制和扩频序列特点,无法满足多种约束条件,增加了设计复杂度,而且无法抑制用户间的干扰,降低了通信安全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20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27192.5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系统的通信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通信系统中每个时隙的环境参数信息;识别环境参数信息中主要用户的环境参数和次要用户的环境参数;将主要用户的环境参数和次要用户的环境参数分别输入预先训练得到的分配模型,输出主要用户和次要用户的通信资源分配策略,利用通信资源分配通信系统的通信资源。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中多种通信资源的动态智能分配无法使用户的收益最大化,且存在通信系统性能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98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61881.4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B15/02 , H04B3/54 , H04B3/04 , H04B17/3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间的干扰抑制与共存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电力线传输系统发送端对干扰信号的频谱检测结果,确定总干扰频段;对总干扰频段内的电力线信号子载波和非干扰频段内的子载波根据功率分配系数分别进行不同的功率分配;调整不同的功率分配系数,并在接收端检测对应的频谱效率,寻找出最高频谱效率对应的最优功率分配系数;根据最优功率分配系数进行功率分配,并发出信号。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和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之间的干扰,提高频谱效率,优化系统容量,实现通信系统共存。
-
公开(公告)号:CN10591528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610216618.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性信号的可见光通信方法与装置,方法包括步骤:将待传输信号的负数部分置零,保留正数部分得到正极性信号;将待传输信号的正数部分置零,保留负数部分得到负极性信号;将正极性信号乘以第一放大因子,进行数模变换、变频和滤波后,控制第一LED灯簇的电流,得到第一可见光通信信号后发送;将负极性信号乘以第二放大因子,加上直流偏置,进行数模变换、变频和滤波后,控制第二LED灯簇的电流,得到第二可见光通信信号后发送。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利用不同的LED灯簇实现双极性信号的可见光通信,突破可见光通信对信号单极性的限制,消除非对称限幅的噪声影响,扩大可见光通信信号动态范围、提高接收信号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591528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16618.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B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极性信号的可见光通信方法与装置,方法包括步骤:将待传输信号的负数部分置零,保留正数部分得到正极性信号;将待传输信号的正数部分置零,保留负数部分得到负极性信号;将正极性信号乘以第一放大因子,进行数模变换、变频和滤波后,控制第一LED灯簇的电流,得到第一可见光通信信号后发送;将负极性信号乘以第二放大因子,加上直流偏置,进行数模变换、变频和滤波后,控制第二LED灯簇的电流,得到第二可见光通信信号后发送。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利用不同的LED灯簇实现双极性信号的可见光通信,突破可见光通信对信号单极性的限制,消除非对称限幅的噪声影响,扩大可见光通信信号动态范围、提高接收信号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30101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555564.1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4B3/54 , H04B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支持数据传输和定位的可见光与电力线通信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将发射信号耦合到电力线中进行发送;提取发射信号,根据第一信令信息从发射信号中选择业务信息,根据定位信息的来源进行自动增益控制处理以及频分复用地合并LED的位置信息,得到合并信号;将合并信号送入LED并将合并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通过调节LED的发光强度将电流信号转换为可见光信号;接收可见光信号,按照第二信令信息解调相应的业务信息,并获得LED位置信息。将电力线传输的电信号直接以可见光通信方式通过LED发射出去,且兼顾数据传输和定位应用,具有网络建设成本低,建设时间快等优点,可用于智能电网、数字家庭、公共安全监控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33805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286973.1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混合广播传输方法,包括步骤:S1、电力线通信模块根据预定的广播传输标准产生或转发广播发射信号,经过模拟前端处理后,耦合到电力线路中传输;S2、信号中继模块通过耦合器获得电力线中传输信号,经过模拟前端处理后,再将此信号转换为电流驱动信号,驱动光通信模块;S3、光通信模块利用电流信号驱动LED发光亮度,将接收到信号转发进入光通信链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方法的光电混合广播传输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装置,采用共性技术将电力线通信和光通信无缝的融合在了一起,利用其泛在性、可靠性、保密性提供高速鲁棒的信号传输和广播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0553020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998100.2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204 , H04B7/0413 , H04B7/0684 , H04L27/2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天线时域训练序列填充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生成观测矩阵,并根据压缩感知要求的观测矩阵的列互不相关性,对观测矩阵的矩阵块相关值进行优化,而后将优化后的训练序列集合中的训练序列分别填充到每个发射天线的数据帧的保护间隔中,并连同待发送数据一起发射,最后根据信道长度L确定无块间干扰区域,并采用预设结构化压缩感知重建算法对信道进行重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天线时域训练序列填充方法及装置,能够充分利用无线信道时域稀疏以及多天线信道空间相关的特点,利用结构化压缩感知理论,实现信道时域冲激响应的重建,具有低复杂度、高频谱效率、高精度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