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碳/硫/石墨烯/铽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的高性能锂硫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517269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852361.3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碳/硫/石墨烯/铽复合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的高性能锂硫电池,包括负载于石墨烯导电衬底上的铽作为正极修饰层,CNTs‑S复合材料作为正极片;其制备方法为:先用熔融‑扩散法制备CNTs‑S复合材料,再将CNTs‑S复合材料与粘结剂、导电添加剂混合制备正极片,再将石墨烯‑铽复合材料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并涂覆在正极片上烘干,得到石墨烯‑铽复合材料夹层,在正极片上层插入石墨烯‑铽复合材料夹层,得到纳米碳/硫/石墨烯/铽复合正极,使用该正极制备的高性能锂硫电池在0.2 C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高达1522 mAh g‑1,在1 C下能够稳定循环500圈,单圈容量衰减率为0.087%,显示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一种含有机苄基分子添加剂的锂硫电池电解液及锂硫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68648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85314.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电解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机苄基分子添加剂的锂硫电池电解液及锂硫电池。本发明将有包含卤素的有机苄基分子作为一类电解质添加剂解决硫正极和锂负极的难题。通过系统的电化学测量和完整的表征,证明有机苄基分子对Li−S电池有两个方面的改善作用:1)Bz*自由基在电解质中形成,能与多硫化物(LiPSs)结合,形成Bz−S−Bz中间体,通过改变硫的转化路径,加速硫物种的分裂与转化,提升反应动力学速率;2)有机苄基分子能在锂金属负极表面形成含有卤化锂(例如LiCl)和Li2O的固态电解质膜(SEI),提高界面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阻碍溶剂和LiPSs的进一步分解。

    一种多电弧同轴加热高效焊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69635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738446.4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属于电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电弧同轴加热高效焊接系统,包括支撑板、送丝装置,固定机构、焊枪单元和调节机构;送丝装置包括送丝头、送丝软管和支撑管,支撑管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支撑板上,支撑管上端设有保护送气孔,支撑管下部设有与保护送气孔连通的保护出气孔;焊枪单元包括多把弧焊枪和一把气体保护焊枪,弧焊枪和气体保护焊枪的上端均通过调节机构安装在支撑板,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弧焊枪或气体保护焊枪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控制、成本较低,使用本系统进行电弧焊接具有效率高、成型好的优点,能够实现大厚板和大型沉积件的快速制造。

    钒掺杂二氧化铱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218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288328.2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掺杂二氧化铱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铱化合物与钒化合物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成钒掺杂二氧化铱电催化剂,所述铱化合物与钒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本发明溶胶凝胶热解法所制备的钒掺杂IrO2纳米复合材料形貌均一,颗粒大小可控(通过调节掺杂钒(V)的含量和热解的温度来实现),通过调剂催化剂结晶度最后表明纳米级无定型掺杂钒二氧化铱具有较高活性。所得掺钒二氧化铱在电催化析氢析氧有较为高效的催化活性,可以作为良好的双功能电解水催化剂。

    一种四(三苯基膦)钯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6156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53647.3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三苯基膦)钯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四(三苯基膦)钯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由四(三苯基膦)钯通过π‑π堆积作用与石墨烯形成复合材料,将该四(三苯基膦)钯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做成膜形态,涂覆于锂硫电池的隔膜层和阴极之间作为插层膜。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四(三苯基膦)钯和石墨烯(Gh)通过涂覆的方法置于多壁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CNTs‑S)阴极和隔膜之间,结合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多种电化学表征技术,阐明了电极界面的反应机理,这是四(三苯基膦)钯(TPP)首创性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催化锂硫电池阴极界面反应。成功地搭建了有机催化和电化学电池领域之间的桥梁。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

    公开(公告)号:CN1196622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70057.4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该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先将聚丙烯酸和去离子水配成PAA水溶液;再将PAA水溶液与功能单体在高温下物理共混合,得到聚合物A;最后将得到的聚合物A与功能高分子进行交联聚合,所得的聚合物B即为所述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粘结剂。本发明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粘结剂,既具备抑制硅基材料体积膨胀的强度,又能够在硅基材料反复膨胀过程中起到应力松弛的作用,还能够有效地抑制硅颗粒体积的膨胀。采用本发明粘结剂制备的锂离子硅基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提升电池容量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碳包覆技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878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42493.9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温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包覆技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纳米管、有机溶剂、沥青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混合,利用机械球磨,得到分散均匀的混合粉末A;S2、将硅粉分散于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得到硅溶液;S3、将混合粉末A与硅溶液混合搅拌,置于超声装置中进行超声处理,烘干后得到粉末B;S4、将粉末B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碳化处理,得到硅碳负极材料。使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硅碳负极材料应用在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中。本发明一种基于碳包覆技术的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明显改善充放电时硅的体积膨胀现象,有利于提高硅基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充放电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