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90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1394718.9

    申请日:2023-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碳源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酒精置于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第一混合溶液置于砂磨机中,加入二氧化硅气凝胶后,进行砂磨处理,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第二混合溶液进行干燥处理,得到硅碳前驱体;将硅碳前驱体均匀分散于匣锅中,置于箱式炉内进行阶梯式升温固化,得到固体复合物;将固体复合物置于回转炉中,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碳化处理,研磨粉碎过筛,得到碳化复合物;将碳化复合物在二氧化碳气氛下进行活化反应,得到硅碳复合材料。

    一种纳米氮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纳米氮化钛

    公开(公告)号:CN1158723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111151423.X

    申请日:2021-09-29

    Inventor: 吉祥 罗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氮化钛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纳米氮化钛,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含钛化合物加水溶解制成浓度为5%~30%溶液,按比例加入淀粉材料,搅拌至均匀,放入制备装置中,升温至80℃~120℃,保温10min~30min,使得淀粉材料中淀粉分子发生糊化,形成网状含钛离子溶液的胶体,再将所得胶体在60℃~80℃下烘干,得到干燥胶体;在氮气气氛环境下以1℃/min~10℃/min升温至700℃~1200℃,保温1小时~10小时,得到含氮化钛的碳基体;将含氮化钛的碳基体在空气气氛或氧气气氛下升温至400℃~500℃,保温24小时~48小时,或在二氧化碳气氛下升温至700℃~1000℃,保温10小时~24小时,通过反应生成碳氧化物去除含氮化钛的碳基体中的残碳,之后对样品进行洗涤过滤和烘干,得到纳米氮化钛颗粒。

    一种氮/金属双掺杂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80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48807.9

    申请日:2024-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金属双掺杂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负载金属化合物的多孔碳高温处理,得到金属掺杂多孔碳;然后以金属掺杂多孔碳为载体,使用硅源气体和氮源气体进行混合沉积,得到附着纳米硅的多孔碳颗粒;然后对所述附着纳米硅的多孔碳颗粒进行碳包覆,得到所述氮/金属双掺杂硅碳负极材料。现有技术常采用的非金属掺杂多孔碳,尽管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倍率性能,但很难提升硅碳负极材料的耐压性能。本发明创造性的用氮/金属双掺杂硅碳负极材料,有效提升电导率且增强基体强度,提高了材料的耐压性,也降低了纳米硅颗粒的体积膨胀,并提高了材料的比容量;且工艺相对简单,提高了多孔硅碳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渗透型复合固态电解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53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08584.7

    申请日:2024-07-2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渗透型复合固态电解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高离子电导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和溶剂分散均匀得到第一分散液;将第一分散液进行研磨处理,使固态电解质材料颗粒粒径研磨至亚纳米级别,得到第二分散液;将第二分散液加入添加剂材料,搅拌均匀得到第三分散液;将第三分散液进行超声分散,再进行过滤处理,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浆料;将复合固态电解质浆料通过微凹辊涂布涂覆在基膜上,同时用金属滚轮挤压使复合固态电解质浆料进入基膜的孔隙中,烘干后得到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渗透型复合固态电解质隔膜,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

    一种复合型多孔钠离子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078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112269.8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多孔钠离子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型多孔钠离子固态电解质包括:内核和外壳;内核为微孔数量占比90%‑97%、中孔和/或大孔数量占比5%‑15%的钠离子固态电解质;内核的孔隙率为30%‑90%;外壳为微孔数量占比10%‑15%、中孔和/或大孔数量占比85%‑90%的钠离子固态电解质;外壳的孔隙率为5%‑15%;钠离子固态电解质包括:Na‑β‑A12O3、Na3Zr2Si2PO4、Na0.67Fe0.23‑xCuxMn0.77O2中的任一种,其中,0<x≤0.2;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型多孔钠离子固态电解质可单独或同时应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或隔膜中,其外壳和内核具有的特殊多孔结构可以提高钠离子固态电解质本身的保液性,有利于钠离子的脱嵌,从而提高钠离子电池的电压以及循环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