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部件以及使用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冲击吸收构造体

    公开(公告)号:CN10959156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0999823.8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来自外部的冲击保护效果大的冲击吸收部件以及使用该冲击吸收部件的冲击吸收构造体。本发明的冲击吸收部件为安装于基础部件的端部的冲击吸收部件,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的特征在于具有中空部、纵壁部和斜肋,所述中空部与所述基础部件沿水平方向配置,所述纵壁部配置于所述中空部的上下方向的一方或者两方,所述斜肋将所述中空部和所述纵壁部倾斜地连接。

    保护框构造体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8597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10788683.X

    申请日:2018-07-1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框构造体,即使对于来自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等任何一个方向的冲击负荷,保护效果都高。本发明的保护框构造体的特征在于,以隔开规定的间隔的方式具有第一框和第二框,所述第一框和第二框分别由中空截面形状构成,所述保护框构造体具有连结框,所述连结框将所述第一框和第二框的内侧之间对接连结。

    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12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052559.1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当在车辆上搭载电池组件时,其保护效果较高,并有效地实现省空间化。所述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向的一对侧框架;壳体,其被紧固在所述一对侧框架之间;安装部件,其用于在所述壳体内安装电池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底板部、从所述底板部的周缘部立设的侧壁部、和从所述侧壁部延伸的紧固部,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件的固定部和侧框架之间,以夹持的方式紧固所述壳体的紧固部。

    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1233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910052559.1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当在车辆上搭载电池组件时,其保护效果较高,并有效地实现省空间化。所述电池组件的车辆搭载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向的一对侧框架;壳体,其被紧固在所述一对侧框架之间;安装部件,其用于在所述壳体内安装电池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底板部、从所述底板部的周缘部立设的侧壁部、和从所述侧壁部延伸的紧固部,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件的固定部和侧框架之间,以夹持的方式紧固所述壳体的紧固部。

    电池保护结构体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2836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011288928.6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于车辆的电池的保护效果较高且防水性优异的电池保护结构体。该电池保护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具备:保护部件;板状的防水部件,重叠在所述保护部件的上表面侧;以及电池模块的搭载部,配置在所述防水部件的上表面侧,所述保护部件通过将分别为中空截面形状的多个保护框架相互连结而成。

    保护框构造体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7824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580057334.5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保护框构造体,有效地实现轻量化、节省空间化,并且冲击吸收性优异。保护框构造体为将下方框体、中间框体以及上方框体连结的保护框构造体,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下方框体和位于该下方框体的上部的中间框体形成电池组件的搭载空间,在所述中间框体和位于该中间框体的上部的上方框体之间形成上部空间,当向保护框构造体输入外部负荷时,所述中间框体朝向上方变形。

    电池组装构造体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1233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052499.3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装构造体,其紧凑且搭载效率高。所述电池组装构造体的特征在于,包括:保持板,其用于保持电池组件的底部侧;一对安装托架,其以夹持所述电池组件的方式立设于所述保持板的两端部;其中,在所述一对安装托架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侧具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用于限制所述电池组件的端部。

    车辆用坡面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56830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0880132395.3

    申请日:2008-12-18

    Inventor: 川口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G3/061 B60P1/43 B60P1/435 Y10S414/13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辆用坡面装置,其为滑动式的车辆用坡面装置,其中,可容易检测出伸长展开不充分的状态,可未然防止坡面装置在陡坡被使用,安全性优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坡面部,该第1坡面部的基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于车体侧;第2坡面部,该第2坡面部以可滑动伸缩的方式连接于第1坡面部的展开侧,第1坡面部具有辅助机构,该机构以基端部为旋转中心,沿在车体侧旋转的方向施加辅助力(Mf),辅助力(Mf)按照下述的方式设定,该方式为:在将第2坡面部滑动收纳于第1坡面部上的状态,大于水平方向展开时的坡面部整体的重心(M1)产生的下降力矩,而小于使第2坡面部从第1坡面部最大伸长时的坡面部整体的重心(M2)的下降力矩,第2坡面部在第1坡面部的展开侧滑动伸长,由此,坡面部整体的重心从重心M1连续变化到重心M2,这样,如果该第2坡面部按照设定程度以上的方式伸长,则该第1坡面部旋转,坡面的前端部接触地面。

    车辆用保护壳体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95545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990000736.5

    申请日:2019-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搭载在车辆上的设备的保护性能优异且能够实现轻量化的车辆用保护壳体。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车辆用保护壳体的特征在于,由一对左框架和右框架以及一对前框架和后框架形成外框体,在所述外框体的底部配置有地板面板,构成所述外框体的左右框架以及前后框架中的至少一个框架具有向车身安装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从框架的纵壁向外侧延伸且具有变形起点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