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功能涂层浆料和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275643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710458347.4

    申请日:2017-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功能涂层浆料,包括涂层材料和助剂;所述涂层材料包括锂盐和氧化物;所述锂盐占所述涂层材料的质量比为1%~20%;所述氧化物包括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铈、氧化镁、氧化钛和氧化镨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从极片改性的角度入手,对正极和/或负极极片表面涂覆一层功能涂层浆料,能够在电池极片表面形成一层功能涂层,从而同时改善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特别是明显提高了高镍三元材料等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本发明为锂离子电池极片表面改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易于操作、工序少,适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电芯连接条、电池连接结构和电池组合

    公开(公告)号:CN10739409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07573.4

    申请日:2017-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芯连接条、电池连接结构和电池组合。该电芯连接条包括第一电芯焊接部、导电连接部和第二电芯焊接部,所述导电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芯焊接部连接,所述导电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芯焊接部连接。本发明可利用一个电芯连接条将两个电芯连接起来,因而可依据所需的容量更加方便组合电芯的数量或对电芯数量进行调整,而且可使电芯之间的组合得更加平整和紧密。由于焊接的次数减少了,相对应地降低了内阻,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焊接次数太多导致发热多造成安全隐患,组合电芯的数量相对受限的问题。

    锂离子电池加工设备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59305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64457.9

    申请日:2017-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 H01M2/365 H01M10/0525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加工设备。锂离子电池加工设备包括烤箱、注液手套箱、打胶塞手套箱、注液机和打胶塞机,注液机设置于注液手套箱内,打胶塞机设置于打胶塞手套箱内且烤箱、注液手套箱和打胶塞手套箱依次密封连接,注液手套箱与烤箱可连通地设置以将经过烤箱烘烤的电芯输送至注液手套箱内而防止电芯污染,注液手套箱与打胶塞手套箱可连通地设置以将经过注液的电芯输送至打胶塞手套箱内。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整个干燥房内部进行除湿相比,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加工设备除湿空间减小,进而降低除湿机组的功率,降低加工成本。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442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53448.3

    申请日:2017-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不同的低电流,将待化成的锂离子电池,分段恒流充电,得到预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并静置;然后采用第一电流,恒流充电至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截止电压,然后第一次恒压充电,并再次静置;再采用第二电流,恒流放电至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截止电压,并第三次静置;随后重复上述步骤;最后采用第三电流,恒流充电至第四电压,再次恒压充电。本发明在锂电池的化成过程,即首轮充电过程中,分为预化成和主化成步骤,在前段SEI膜形成阶段采用低压涓流分段化成,有效地防止溶剂化Li离子共嵌入,增加了膜致密成分“生长”的时间,稳定其组成结构,在负极材料表面形成更加致密的SEI膜。

    一种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储能集装箱

    公开(公告)号:CN112582721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432470.7

    申请日:202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储能集装箱,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储能集装箱空间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储能集装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形成有设备舱,设备舱靠近箱体的第一壁面,设备舱为长形结构,并且设备舱的长度基于设备舱内并排放置的多个设备的长度总和确定;箱体内部的其余空间形成为电池舱,电池舱内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架,电池架靠近箱体的第二壁面,或者电池架靠近箱体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并且设备舱与电池架之间形成走道。本发明的设备舱为长形结构,并且设备舱与电池架可共用走道,从而可大幅提升箱体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可提高储能集装箱的功率和容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