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形钢腹板—横哑铃形底板组合梁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228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026317.9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形钢腹板‑横哑铃形底板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在混凝土板下方设置主钢管单元、定位钢管、倾斜波形钢腹板、固定螺栓单元、加固板单元、弦向连接板以及工字型加固板的整体结构,以及整个组合梁内部的有序焊接、浇筑操作,施工得到一个整体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钢混凝土组合梁。本发明:第一、组合梁刚度大、延性高、整体性好,可充分发挥钢管与混凝土的受力特性,显著提高组合梁结构的承载力;第二、以波形钢作为腹板,能够保证预应力施加的有效性,同时避免应力集中,改善抗疲劳性能,波形钢作为腹板通过固定螺栓单元安装固定,保证足够的连接强度和相对简单的施工过程。

    有应力过渡层的钢桥面铺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3888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811323214.7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应力过渡层的钢桥面铺装结构,包括自下往上依次铺设的钢桥面板、应力过渡层、磨耗层,所述应力过渡层包括混凝土现浇层及其内部钢筋网,所述钢桥面板由正弯矩区域与负弯矩区域组成,正弯矩区域的钢桥面板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块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板,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板四周的钢筋均与钢筋网绑扎或焊接。该有应力过渡层的钢桥面铺装结构的构造简单。

    一种增强中承式拱桥悬吊桥道系强健性的加劲纵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70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110079159.7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中承式拱桥悬吊桥道系强健性的加劲纵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大管单元和小管单元相互套接,并插入支撑管单元、安装锚固钢板单元的方式,实现两个横梁之间安装加劲纵梁结构的效果。本发明具有钢结构加劲纵梁重量轻、刚度大、易连接,悬吊桥道系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大大提高,可以充分释放桥面与加劲纵梁因温度变化产生的不一致变形,可以在一定长度上承受吊杆断裂产生的冲击力,以及增强悬吊桥道系强健性的优点,可有效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

    一种既有简支空心板桥结构连续化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363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53754.2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简支空心板桥结构连续化构造,包括架设于同一桥墩顶面上的两既有简支空心板,所述既有简支空心板均包括顶板与腹板,两既有简支空心板的相邻端部均固设有端部实心段,两端部实心段上方与两顶板近相邻端部的上表面均开设有施工缝,两既有简支空心板的施工缝之间经铺设隔离层相互衔接,所述隔离层上表面铺设有结构现浇连续段。该既有简支空心板桥结构连续化构造的结构简单。

    装配式空心板桥横向张拉预应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82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1154087.8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装配式空心板桥横向张拉预应力计算方法,所述装配式空心板桥的承载面包括沿桥向连续平行排列的空心板;相邻空心板间以铰缝连接为结合结构;所述空心板内设横隔板,横隔板内设横向预应力钢筋,所述钢筋以横向张拉的预应力来强化空心板与铰缝接合面间的结合结构;通过结合设计安全等级和常规结合面摩擦系数,并以桥梁设计载荷来分析获取最大载荷(最不利载荷)下的横桥向弯矩及板桥铰缝剪力,来规范装配式空心板桥的横隔结构预应力计算方法,本发明能为横向张拉装配式空心板桥的横隔结构的预应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普通摄像设备的可视化振动位移四维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278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02421.7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H9/00 G01B1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普通摄像设备的可视化振动位移四维测量方法,所述测量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1、选定待测目标的测量面,在测量面上固定测点标识;A2、以摄像设备对测量面的测点标识进行拍摄;A3、以视频处理软件把视频转化为带时间标识数据的图像;A4、以位移分析程序对步骤A3所得图像进行标定和滤波处理,得到机器识别图像;A5、采用与测点标识匹配的模板,以振动位移分析程序对机器识别图像的测点部位进行识别和测量,得到目标测点的时间-空间位移测量结果;本发明能以普通摄像设备对测量面的随机振动进行测量。

    采用倒三角形铰缝的装配式空心板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87128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983560.7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19/0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倒三角形铰缝的装配式空心板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空心预制板、铰缝、铺装层,相邻的空心预制板经倒三角形铰缝进行横向连接,铺装层设置于空心预制板上方,空心预制板于板顶、板侧分别设置伸出空心预制板的构造钢筋A、构造钢筋B,铺装层为混凝土铺装层,其内上下设置有两层钢筋网,构造钢筋A伸出空心预制板的那部分作为钢筋网的架立钢筋伸入铺装层内并与钢筋网相连接,铰缝内沿着纵桥向布置有若干受力钢筋,构造钢筋B伸出空心预制板伸入铰缝及铺装层内,构造钢筋B位于铰缝内的那部分与受力钢筋相连接,构造钢筋B末端位于铺装层并与上层的钢筋网线相连接,本发明提高了装配式空心板桥的受力合理性和结构可靠性。

    采用自行式流水作业的桥梁预制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84650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1071552.1

    申请日:2017-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自行式流水作业的桥梁预制装置及其方法,括位于底部的钢轨,所述钢轨上设置有可沿钢轨移动的台车,沿着钢轨长度方向自前向后依次设置有钢筋绑扎区、模板安装区、混凝土浇筑区、蒸汽养护区和预应力张拉区,蒸汽养护区的钢轨上设置有蒸汽养护棚。本发明实现桥梁预制过程的施工工序固定,分区域完成各工序任务的作业模式,可提高工装设备的使用效率,缩短工期,节约场地面积,提高制梁效率,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

    分批横向张拉加强铰缝的空心板宽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211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610220106.1

    申请日:2016-04-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批横向张拉加强铰缝的空心板宽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沿横桥向连续并行排列的预制空心板,相邻两预制空心板之间设置有铰缝,位于预制空心板和铰缝的上方浇筑有桥面铺装层,所述预制空心板的内部分批横向张拉有预应力钢束。施工方法包括:预制空心板;吊装第一批预制空心板组,在第一批预制空心板组上横向穿好第一批预应力钢束;浇筑第一批预制空心板组之间的铰缝混凝土待铰缝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横向张拉预应力钢束并注浆封锚;吊装第二批预制空心板组,同时将第二批预应力钢束的穿好;以此类推进行后续预制空心板组的分批横向张拉施工工序,直至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浇筑桥面铺装层,待其形成强度,成桥。该空心板桥构造简单,而且有效克服装配式空心板宽桥横向预应力张拉的不足。

    一种节点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02738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608823.6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 G01N2203/0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点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及使用方法,加载装置包括定位底座、钢结构连接件、防节点侧倾装置、试验台座,定位底座设在试验台座上,钢结构连接件可拆卸的设于试验台座上,防节点侧倾装置包括刚性反力架,刚性反力架上对称设有横梁,横梁末端设有滑轮,试验台座前部设有反力墙,采用伺服加载作动器实施单点疲劳加载,本发明能减小面外弯矩对节点疲劳试验结果的影响,边界条件和施加荷载符合实际工程中以受轴向力为主、弯矩小的节点受力模式,真实反映节点疲劳破坏状态,适配不同型式、几何参数的节点,通过单点加载的方法,可实现以往需多点加载才能完成的节点疲劳试验,且仅使用一套加载装置就能完成所有节点疲劳试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