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66490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713142.0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子束加厚非晶四面体碳涂层的方法及装置及涂层,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体表面制备非晶四面体碳涂层,当制备的非晶四面体碳涂层达到设定单次沉积厚度时,用电子束轰击基体表面;2、当基体表面的累积电荷去掉后,停止用电子束轰击基体表面,继续在基体表面制备非晶四面体碳涂层;3、重复N次,直至制备的非晶四面体碳涂层达到设定总厚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晶四面体碳薄膜难以加厚的问题,本发明电子束轰击不仅起到了去除表面电荷累积,而且起到表面退火去应力的双重作用,可以减小薄膜应力,去除电荷积累产生的影响,从而加厚非晶四面体碳薄膜,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19264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13086.6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J2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潘宁冷阴极离子源,通过给阳极筒和阴极之间加放电电压,使得气体在放电室内产生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并给阴极栅网和引出栅网之间加引出电压,使离子从放电室内等离子体中通过引出栅网的引出口引出。本发明通过第一气体分布室进行第一级分配,第一级分配通过较大的第一气体分布室,使之能够很快达到整个放电区分布,但不能做到均匀,再通过第二气体分布室进行第二级分配,第二级分配通过小的第二气体分布室分布均匀,使之可以均匀分布在整个放电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潘宁冷阴极离子源对气流分布要求较高,做大尺寸引出较为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可以做大尺寸引出,能够对大尺寸样品表面进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706464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93930.7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R2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体交流电阻测量方法和系统,包括同相电压获取装置、放大装置、自动增益调节装置、移相器和交流电阻输出装置,同相电压获取装置连接待测导线和移相器,放大装置用于连接待测导线和交流电阻输出装置,移相器连接自动增益调节装置,自动增益调节装置连接放大装置,交流电阻输出装置连接同相电压获取装置和移相器的公共端,同时测量待测导线中流过的电流和待测导线的电压降,将流过待测导线中的电流变换为第一同相电压,通过移相器、放大装置和自动增益调节装置对电压降和第一同相电压进行处理,得到电压分量,通过待测导线的电压降中的电压分量与第一同相电压计算得到待测导线的交流电阻,对测试环境没有要求,操作便利且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549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70154.7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220kV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风振仿真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步骤2:对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进行找形;步骤3: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风载荷计算;步骤4:输电线路塔线耦联体系阻尼计算;步骤5:风振响应计算及数据提取分析。本发明建立了精细准确的输电线路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且在风振仿真计算时考虑了结构阻尼的影响;本发明适用于对风灾频发地区的输电线路进行风振分析,在此次基础上对输电线路进行局部加固或风灾预警,以期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339016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118283.6
申请日:2011-05-0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96623部队 , 大洋汇达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4G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D/GPS双模授时的时间同步装置,铷钟X72的频率输出引脚同与门的输入引脚连接,与门的输出引脚与CPLD的输入引脚连接,时间间隔测量仪TDC-GP2芯片的输出端通过SPI端口与DSP连接,DSP与铷钟之间通过RS232串口连接,BD/GPS双模接收机输出的1pps信号输出端与时间间隔测量仪TDC-GP2芯片连接,BD/GPS双模接收机的RS232端口与DSP相连。该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还可以自适应切换授时模式,而且在不损失精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系统结构,增强了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776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285527.2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V20/10 , G06V10/778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样本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将源域和目标域图像转化为以像素为中心的3D立方体,并将源域和目标域数据统一成相同的通道数,获取处理后的源域和目标域数据;基于处理后的源域和目标域数据,提取图像的局部嵌入特征和全局嵌入特征,基于图像的空间和光谱嵌入特征,计算源域中每个类别未标记样本和标记样本之间的距离来执行源域小样本学习,并执行目标域小样本学习,对目标域的测试样本进行分类,获取分类结果。本发明可以充分提取空间和光谱信息,提高了空间和光谱信息的利用率,在训练过程中引入了元学习的训练方式,提高模型泛化能力,利用少量标注样本,提高了分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5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116664.3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58 , G06V10/77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9 , G06N3/048 , G06N3/08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一种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对获取的高光谱图像进行初步特征提取,将提取的初步特征输入到多尺度空间光谱特征提取模型中,获取包含不同尺度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特征图;对不同尺度空间信息和光谱信息的特征图进行高级特征提取,获取高光谱图像的全局上下文表示;将获取的全局上下文表示输入到双解码器中进行特征恢复,同时构建双解码器损失函数,计算高光谱图像中标记样本的监督损失和无标记样本的无监督损失以及所有样本的一致性损失,通过分类模块输出高光谱图像的分类结果,通过利用少量标记数据和大量无标记数据解决了监督模式下训练样本不足造成的过拟合问题以及无监督模式下的精度低的问题;也解决了高光谱数据的光谱和空间信息难以充分利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3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49000.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路模型参数匹配的单端量后备保护方法及系统,根据系统故障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将保护装置单位数据窗内采集的电压和电流信息代入线路阻感方程,形成差分方程组,得到线路阻感模型的矩阵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矩阵方程进行拟合求解,完成一周波内的所有单位数据窗内的拟合误差计算,以及故障距离为拟合系数矩阵βr的第一个元素,直至得到一周波内的所有单位数据窗内的故障距离;根据一周波内的所有单位数据窗内的故障距离计算结果和拟合误差计算结果完成故障判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保护线路全长的后备保护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33272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78887.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场景检测标注方法及系统,根据输入视频、音频和文本嵌入的模态信息源,采用预训练模型获取视频、音频和文本的模态特征,将获取的视频、音频和文本的模态特征进行对齐和融合形成窗口基本跨模态表示,根据多时相注意和相邻窗口之间的差异,将窗口基本跨模态表示演化为自适应上下文感知表示,根据获取的自适应上下文感知表示对场景进行检测,通过窗口属性分类器确定窗口的属性,通过位置偏移回归器在该窗口中获取场景边界的准确位置;基于获取的场景边界,为每个场景指定多个标签实现场景标注,将场景检测归结为窗口属性分类和位置偏移回归,并通过两级分类器的集成学习解决多标签标注问题。通过跨模态线索的统一网络解决错误传播和巨大计算成本问题;将场景检测归结为窗口属性分类和位置偏移回归,并通过两级分类器的集成学习解决多标签标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893711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713176.X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离子束加厚非晶四面体碳涂层的方法及装置及涂层,包括以下步骤:1、在基体表面制备非晶四面体碳涂层,当制备的非晶四面体碳涂层达到设定单次沉积厚度时,开启冷阴极潘宁离子源,用氩离子轰击基体表面。2、轰击2min‑12min后,关断冷阴极潘宁离子源,继续在基体表面制备非晶四面体碳涂层。3、重复上述步骤N次,直至制备的非晶四面体碳涂层达到设定总厚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晶四面体碳薄膜难以加厚的问题,本发明可以减小薄膜应力,加厚非晶四面体碳薄膜,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实现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