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243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35831.X
申请日:2021-02-01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化学灌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聚物浆液物理发泡剂溶解度曲线适用性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取不同时刻高聚物浆液的温度和液面高度,根据液面高度计算得到不同时刻高聚物浆液的密度;将给定的溶解度曲线用于高聚物浆液反应过程仿真分析,计算得到不同时刻高聚物浆液的温度和密度变化;根据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两者偏差大小判断给定的物理发泡剂溶解度曲线的适用性。本发明步骤简单,准确性高,为开展高聚物扩散过程仿真、研究高聚物注浆机理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0177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55134.7
申请日:2020-08-24
申请人: 郑州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学注浆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高聚物浆液参数识别方法,包括:预处理;初始化每个粒子的速度、位置、适应值、个体历史最优适应值、个体历史最优位置、群体历史最优适应值、群体历史最优位置和当前迭代次数;粒子群算法迭代求解;判断是否执行了预定次数的运算或群体历史最优适应值是否达到了精度要求;识别得到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本发明通过利用粒子群算法从而可快速高效地识别高聚物浆液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且得到的参数更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3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110135832.4
申请日:2021-02-01
IPC分类号: G01N13/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理发泡剂在单组分高聚物中的溶解曲线测试方法,加热溶解有物理发泡剂的高聚物浆液,记录不同时刻高聚物浆液的温度值和液面高度值,根据液面高度值计算相应时刻浆液的体积值,然后根据高聚物浆液温度和体积计算不同温度下物理发泡剂的溶解度,得到物理发泡剂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最后通过高聚物浆液发泡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所测得物理发泡剂溶解度曲线的适用性。本发明利用温度和密度对模拟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后较为吻合,证明了溶解度曲线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334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135831.X
申请日:2021-02-01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化学灌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聚物浆液物理发泡剂溶解度曲线适用性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读取不同时刻高聚物浆液的温度和液面高度,根据液面高度计算得到不同时刻高聚物浆液的密度;将给定的溶解度曲线用于高聚物浆液反应过程仿真分析,计算得到不同时刻高聚物浆液的温度和密度变化;根据数值仿真和试验结果两者偏差大小判断给定的物理发泡剂溶解度曲线的适用性。本发明步骤简单,准确性高,为开展高聚物扩散过程仿真、研究高聚物注浆机理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33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36825.6
申请日:2021-02-0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组份高聚物物理发泡剂溶解曲线的测试方法及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加热溶解含有物理发泡剂的高聚物B组分混合液,记录不同时刻高聚物B组分混合液的温度值和液面高度值,根据液面高度值计算相应时刻混合液的体积值,然后根据高聚物B组分混合液温度和体积计算不同温度下物理发泡剂的溶解度,得到物理发泡剂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最后通过高聚物浆液发泡试验和数值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所测得物理发泡剂溶解度曲线的适用性。本发明利用温度和密度对模拟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后较为吻合,证明了溶解度曲线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66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55442.X
申请日:2020-08-24
申请人: 郑州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化学注浆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的高聚物浆液参数识别方法,包括:为智能优化算法参数赋值;按智能优化算法规则生成种群,为种群中每个个体、个体对应的优化目标函数值、个体历史最优值、个体历史最优目标函数值、种群历史最优值、群体历史最优目标函数值以及当前迭代次数赋初值;迭代求解;判断是否执行了预定次数的运算或所述群体历史最优目标函数值是否达到了精度要求;识别得到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本发明通过利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从而实现了对存在多个同步化学反应条件下的高聚物浆液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快速准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208507940U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21390569.3
申请日:2018-08-28
申请人: 郑州大学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地雷达用天线,包括印刷电路板基板和天线发射部件,其中:天线发射部件设置在基板上表面,其中天线发射部件主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顶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分别垂直于基板向上延伸,顶壁与基板平行且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顶壁与基板之间形成有中空通道。通过本实用新型,既能获得结构紧凑,体积较小的探地雷达用电线,又能保证天线的良好散热,降低功率损耗,提高了雷达的检测精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