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618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646825.6
申请日:2020-07-07
申请人: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8L9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炭材料专用高性能沥青的制备方法,对原料煤沥青进行初步热缩聚形成微晶单元,再采用两种溶剂分别进行组分切割,而后经过沥青化、热分离、压滤、蒸馏、氢化等处理,可同时得到两种热处理下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保持可塑性流动性良好、热反应性稳定、均一的新型炭材料专用高性能沥青;其中一种可用作浸渍剂沥青、粘结剂沥青、特种沥青、通用级炭纤维用可纺沥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球形活性炭等的原料;另一种可用作煤系中间相沥青、高性能炭纤维可纺沥青、高导热泡沫炭等的原料。本发明所制备产品的性能指标灵活可调,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63577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70992.X
申请日:2020-05-28
申请人: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冶金废料制备活性焦的方法,所述冶金废料为转炉灰、高炉矿槽灰、瓦斯灰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向混合原料中加入粘结剂,然后混捏成型,得到成型物料;对成型物料进行炭化和活化处理,得到活性焦;对活化处理后的活性焦进行筛分,得到成型活性焦。本发明用于制备活性焦的主要原料全部来自于冶金废料,包括转炉灰、高炉矿槽灰及瓦斯灰,解决了大量冶金尾料及废弃物需要处理、无法再次利用或利用价值过低的问题,生产出环保行业需求量日趋增大的活性焦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359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74222.0
申请日:2024-04-19
申请人: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IPC分类号: C07C5/10 , C07C7/00 , C07C7/04 , C07C7/163 , C07C13/50 , C07C5/11 , C07C13/48 , B01J23/60 , B01J23/44 , B01J35/50 , B01J19/30 , B01D3/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萘常压加氢吸附脱硫制十氢萘的方法及装置,以工业萘为原料,经溶解、加氢吸附脱硫、深度加氢再精馏生产高纯度十氢萘,将工业萘在溶解罐中溶解后注入加氢吸附脱硫塔进行反应,去除工业萘中的苯并噻吩等含硫含氮杂质,使萘初步加氢生成四氢萘和十氢萘;加氢吸附脱硫后产品经气液分离后,液相产品与氢气混合经深度加氢后直接进入精馏塔,再经精馏得到高纯度的十氢萘,十氢萘可作为产品,也可以作为溶剂重新参与加氢。本发明以工业萘为原料,采用加氢吸附脱硫,可提高产品十氢萘的纯度,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实现工业萘的资源化利用;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5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06324.3
申请日:2023-10-10
申请人: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9J195/00
摘要: 一种核石墨用黏结剂沥青的制备方法,将原料油通过减压蒸馏得到加氢前驱体;将加氢前驱体通过多段串联加氢除杂工艺得到馏份油A;将馏份油A通过加氢催化裂化工艺得到馏份油B;将馏份油B通过减压蒸馏得到馏份油C;将馏份油A通过减压蒸馏得到馏份油D;将馏份油C与馏份油D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沥青化反应得到预聚沥青;将预聚沥青通过气提热聚合得到核石墨用黏结剂沥青。本发明的核石墨用黏结剂沥青具备高纯度、高结焦值、杂原子含量低,同时具有良好的熔化温度区间、高温流动性及热反应稳定性等性能。该核石墨用黏结剂沥青的各项指标得到有效控制。该发明成功解决了核石墨对原料要求的高纯度、高密度、各向同性及反应稳定性等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747454.X
申请日:2022-06-29
申请人: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B32/05 , C01B32/205
摘要: 本发明涉及煤沥青基泡沫炭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煤沥青基泡沫炭及其前驱体的制备方法。以煤系精制软沥青为原料,在蒸馏釜内减压蒸馏得到蒸馏沥青,再采用空气氧化或热聚合的方法制备改性煤沥青,充分氧化得到发泡前驱体;然后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升温至预发泡温度,充入惰性气体达到初始压力,恒温一定时间,升温至最终发泡温度,在发泡压力下,恒温一定时间,自然降温降压,得到泡沫炭初生体;自然降温至室温,得到煤沥青基泡沫炭。以价廉易得的煤沥青为原料,无需采用溶剂可有效调控发泡前驱体的组成,低压下发泡制得孔泡均匀、孔泡大小和孔壁厚度可控的泡沫炭,适用于不同用途,满足泡沫炭低成本、连续化生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7361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06546.5
申请日:2023-10-10
申请人: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B32/05 , C01B32/205
摘要: 一种高石墨化度中间相炭微球用成核剂的制备方法,将煤沥青进行预处理得到净化沥青;将净化沥青与供氢试剂按一定剂油比混配均匀得到加氢混合物;将加氢混合物通过高温高压反应釜进行氢转移缩聚反应得到富核产物;将富核产物与溶剂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均匀后再经过滤,滤饼得到成核剂。该发明与以往成核剂制备过程相比,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该成核剂纯度较高、性能优异,不仅解决了中间相炭微球收率较低、粒径不易控制的问题,同时提升了中间相炭微球产品的形貌、粒度分布、纯度、电化学性能等综合指标、性能,且工艺过程容易实现、产品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62189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11493343.0
申请日:2018-12-07
申请人: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化工含碳废料制备活性焦的方法,所述含碳化工废料为焦粉和重相煤沥青的混合物;所述焦粉为粒度小于10mm的焦炭筛下物和/或焦化除尘灰,所述重相煤沥青为软化点为70℃~95℃的沥青尾料;含碳化工废料的组成按质量百分比为重相沥青25%~45%、焦粉55%~75%;具体制备过程包括:将重相煤沥青、焦粉分别粉碎,然后按配比均匀混合得到混合原料;向混合原料中加入焦油和水组成的粘结剂,然后混捏成型;对成型物料进行炭化和活化处理得到活性焦。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化工大量尾料及废弃物无法再次利用或利用价值过低的问题,同时生产出环保行业需求量日趋增大的活性焦产品,降低钢铁企业脱硫脱硝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2508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646862.7
申请日:2020-07-07
申请人: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C01B32/205 , H01M4/587 , H01M10/052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专用人造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料沥青通过热聚合反应制得聚合沥青;将聚合沥青与第Ⅰ溶剂混合分离后得到轻相油和重相油;将重相油回配第Ⅰ溶剂并经热分离处理得到可溶组分和不溶组分;将不溶组分与第Ⅱ溶剂混合压滤得到滤饼和滤液,将滤液与可溶组分混合,经蒸馏回收第Ⅰ溶剂和第Ⅱ溶剂,得到精馏沥青;精馏沥青经定向焦化反应得到广域体中间相生焦,粉碎后的生焦颗粒进行煅烧及高温石墨化处理后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专用人造石墨材料。本发明不仅突破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高容量与高倍率性能不可兼得的技术难点,同时也解决了传统锂离子电池负极生产工艺复杂和价格昂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634B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10646141.6
申请日:2020-07-07
申请人: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4/587 , H01M10/0525 , C01B32/205 , C10G5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人造石墨类负极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用原料油制得聚合沥青,聚合沥青与第Ⅰ溶剂混合分离得到富芳重质油;富芳重质油与第Ⅰ溶剂混合分离得到不溶组分;不溶组分与第Ⅰ溶剂、第Ⅱ溶剂混合分离得到滤液;滤液经减压蒸馏得到重质精制沥青;重质精制沥青处理后的广域体中间相生焦进行粉碎、煅烧、石墨化处理的产物经分级机筛分制得高性能人造石墨类负极材料。本发明用于制备一种具备低脱嵌锂电压、高比容量及良好倍率特征和循环性能的人造石墨类负极材料,不仅突破了传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高比容量与良好的倍率特征不可兼得的技术难点,同时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复杂和价格昂贵的问题,为负极材料打破对进口的依赖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63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46141.6
申请日:2020-07-07
申请人: 鞍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1M4/587 , H01M10/0525 , C01B32/205 , C10G57/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人造石墨类负极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用原料油制得聚合沥青,聚合沥青与第Ⅰ溶剂混合分离得到富芳重质油;富芳重质油与第Ⅰ溶剂混合分离得到不溶组分;不溶组分与第Ⅰ溶剂、第Ⅱ溶剂混合分离得到滤液;滤液经减压蒸馏得到重质精制沥青;重质精制沥青处理后的广域体中间相生焦进行粉碎、煅烧、石墨化处理的产物经分级机筛分制得高性能人造石墨类负极材料。本发明用于制备一种具备低脱嵌锂电压、高比容量及良好倍率特征和循环性能的人造石墨类负极材料,不仅突破了传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的高比容量与良好的倍率特征不可兼得的技术难点,同时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复杂和价格昂贵的问题,为负极材料打破对进口的依赖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