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轴承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05512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780009490.X

    申请日:2007-03-13

    Abstract: 提供一种实现轴承刚性的提高进一步低成本化的流体轴承装置。在第一以及第二径向轴承部(R1、R2)的径向轴承间隙形成油膜,将轴构件(2)支承为可以旋转。在外壳(7)的内部收容轴承套筒(8)以及轴构件(2),润滑油充满外壳(7)的内部空间,外壳(7)的开口部被密封构件(9)密封。由密封构件(9)的内周面(9a2)形成第一密封空间(S1)。外壳(7)以及密封构件(9)通过树脂的注射成形形成。

    流体轴承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17251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780033879.8

    申请日:2007-08-28

    Abstract: 本发明的流体轴承装置,将毂(10)形成以型芯(13)作为镶嵌部件的树脂注射成形件,使该型芯(13)露出于毂(10)表面。从而,成形毂(10)的模具的型腔不会被型芯(13)分割,因而,能够抑制由于在型腔内配置型芯(13)而带来的树脂流动性的恶化。

    流体轴承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17251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780033879.8

    申请日:2007-08-28

    Abstract: 本发明的流体轴承装置,将毂(10)形成以型芯(13)作为镶嵌部件的树脂注射成形件,使该型芯(13)露出于毂(10)表面。从而,成形毂(10)的模具的型腔不会被型芯(13)分割,因而,能够抑制由于在型腔内配置型芯(13)而带来的树脂流动性的恶化。

    动压轴承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79492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80023973.5

    申请日:2007-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107 F16C17/08 F16C17/107 F16C2370/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动压轴承装置,将轴承套筒(8)的外周面(8d)比第1动压产生部(B1)更靠内径侧形成。这种情况下,能够一面确保第1推力动压产生部(B1)具有与现有那样在轴承套筒端面设置推力动压产生部的情况相同程度的推力负载容量,一面将轴承套筒(8)薄壁化。从而,能够减少封入轴承装置内的润滑剂总量,因此能够将缓冲功能低容量化,谋求密封装置(9)的小型化、进而是谋求轴承装置(1)的小型化。

    流体轴承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05512A

    公开(公告)日:2009-04-08

    申请号:CN200780009490.X

    申请日:2007-03-13

    Abstract: 提供一种实现轴承刚性的提高进一步低成本化的流体轴承装置。在第一以及第二径向轴承部(R1、R2)的径向轴承间隙形成油膜,将轴构件(2)支承为可以旋转。在外壳(7)的内部收容轴承套筒(8)以及轴构件(2),润滑油充满外壳(7)的内部空间,外壳(7)的开口部被密封构件(9)密封。由密封构件(9)的内周面(9a2)形成第一密封空间(S1)。外壳(7)以及密封构件(9)通过树脂的注射成形形成。

    流体轴承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00912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780008497.X

    申请日:2007-02-28

    Abstract: 本发明以低成本提供能够发挥高的轴承性能的流体轴承装置。外壳(7)将轴承套筒(8)嵌入而注射成形。由此,能够通过一个工序来进行外壳(7)的成形、及外壳(7)和轴承套筒(8)的组装。另外,仅通过提高模精度,就可以简单且精度良好地进行外壳(7)和轴承套筒(8)的固定。另外,使外壳(7)的两端开口,因此,在将轴承套筒(8)定位于金属模内时,能够从轴向两端侧夹持轴承套筒(8),因此,能够进行可靠的定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