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360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260592.X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质气化联产炭汽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装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生物质气化炉、降温净化装置、燃气储存装置和蒸汽锅炉;所述降温净化装置还经燃气管路直接与蒸汽锅炉相连;所述方法包括:生物质进入生物质气化炉燃烧,产生的燃气经过降温净化装置降温,分离出的燃气分两路,一路直接送入蒸汽锅炉燃烧,另一路送入燃气储存装置进行储存,根据蒸汽锅炉的运行需要再将储存的燃气送入蒸汽锅炉燃烧。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燃气储存装置调整了生物质气化炉产气波动,实现了燃气供应与锅炉蒸汽负荷精准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4779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246389.2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燃煤电站锅炉的智慧燃烧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物理模型耦合遗传算法得出不同工况下的燃烧参数最优输出集Ve,对燃煤电站锅炉的智慧燃烧进行合理调控;所述智慧燃烧优化控制方法应用大数据分析理论方法,从机组运行历史数据及试验数据中查找、推理不同工况下的最优运行模式,得到了燃烧参数最优输出集Ve,大大促进了机组的精细化运行,提高了节能减排效率以及运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860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44813.1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直燃和热解生产生物炭和蒸汽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原料储存设备、热解单元、冷凝净化单元、热解气储存设备、锅炉单元和烟气处理单元,原料储存设备分别与热解单元和锅炉单元相连,热解单元的出口与冷凝净化单元相连,冷凝净化单元的出口分为两支,一支直接与锅炉单元相连,另一支经热解气储存设备与锅炉单元相连,锅炉单元的一个烟气出口与热解单元相连,另一个烟气出口与烟气处理单元相连。本发明通过将生物质直燃和热解单元耦合,实现生物质梯级利用,也有助于装置内热量循环,提高系统能效;本发明可快速调整锅炉负荷,快速响应用户侧蒸汽需求变化;所述装置结构简单,热量利用率高,运行稳定可控,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6221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95719.7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燃煤锅炉的受热面结焦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监测分隔屏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的第一温度测量装置、用于监测末级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的第二温度测量装置、用于监测末级再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的第三温度测量装置以及设置于水冷壁上的纳米陶瓷材料喷涂层;其中,基于第一温度测量装置、第二温度测量装置以及第三温度测量装置监测到的初始温度数据,设置纳米陶瓷材料喷涂层的面积,使得水冷壁具有合适范围的吸热量,控制分隔屏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为T1、末级过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为T2以及末级再热器入口的烟气温度为T3,进而抑制燃煤锅炉的受热面结焦。
-
公开(公告)号:CN11317361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494915.2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盐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浓缩系统,其包括夹套预热模块和蒸发浓缩模块,夹套预热模块包括用于预热废水的夹套预热器,蒸发浓缩模块用于对废水进行多级蒸发浓缩,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浓缩单元,每级蒸发浓缩单元均包括循环管路相连通的分离器和加热器,第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与夹套预热器的废水输出端连通,第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加热器内通入生蒸汽作为热源,任意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的二次蒸汽输出管与夹套预热器的蒸汽接入口连通,最后一级蒸发浓缩单元设置有出料口以排出浓缩后的废水。该废水浓缩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结垢阻塞,且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脱硫废水的浓缩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3587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58234.7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电漕泾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封闭式的自动污泥给料系统装置与方法及其用途,所述的系统装置连接燃煤锅炉,所述的系统装置包括依次封闭连接的隔离腔室、进料腔室和给料单元,所述的给料单元连接燃煤锅炉;所述的系统装置还包括排气管道与控制单元,所述的排气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另一端连接燃煤锅炉,将隔离腔室与进料腔室内产生的臭气送入燃煤锅炉内;所述的控制单元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的隔离腔室、进料腔室与给料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用于实现污泥的自动给料。本发明实现了污泥从进料到焚烧全自动运行,无需现场人工操作,全程中无臭气逸出,对周边生产环境无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98347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4771.8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焚烧发电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装置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炉、空气预热装置、余热锅炉、背压式汽轮机、一级暖风装置、污泥干化装置和二级暖风装置,所述背压式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所述方法将进入焚烧炉的空气依次经一级暖风装置、二级暖风装置和空气预热装置加热,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提高污泥干化焚烧发电装置系统能量利用效率。本发明所述装置系统采用一级暖风装置回收利用汽轮机出口蒸汽的热量,采用二级暖风装置回收利用污泥干化装置产生的冷凝水的热量,大幅度提高了所述装置系统能量利用效率,节能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1691933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010620745.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排抽汽喷水供热系统,包括中压缸、低压缸、除氧器、减温器和换热器,中压缸的排汽口连接低压缸的进汽口,减温器的进汽口和进水口分别连接中压缸的排汽口和除氧器的出口,减温器的出口连接换热器的热端进口,换热器的热端出口连接除氧器的进口,换热器的冷端进口和冷端出口分别连接热网回水管和热网供水管。还涉及一种中排抽汽喷水供热方法,抽取中压缸排汽口排出的蒸汽,并将抽取的蒸汽与除氧器出口排出的给水在减温器内混合,使抽取的蒸汽温度降低,再将减温器内混合后的蒸汽送入换热器内与热网回水换热。能够提高供热量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14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06726.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包括传输组件、压缩组件以及成型模,传输组件用于将生物质原料传输至压缩组件,压缩组件用于对生物质原料进行初步压缩并为其提供下压力,成型模的底部以及成型模的侧壁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成型孔,生物质原料能够通过成型孔挤压成型,通过在成型模的底部以及侧壁均设置成型孔,提高了生物质原料的成型效率,生物质燃料成型方法包括S1、向生物质原料中加入添加剂;S2、点燃部分生物质原料产生高温烟气,利用高温烟气加热其余生物质原料;S3、将加热后的生物质原料通入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中完成挤压成型,能够降低生物质燃料成型所需压力,提高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025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95480.3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中电投新疆能源化工集团五彩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燃用高碱煤四角切圆锅炉结焦的配风控制方法,包括以满足以下条件Ⅰ至条件Ⅲ为控制原则对二次风风门、燃尽风风门以及周界风风门的开度进行控制:条件Ⅰ、二次风风箱和锅炉炉膛的差压为0.4KPa~0.95KPa,运行氧量为3.0%~6.5%;二次风占比为60%~70%,燃尽风占比为25%~35%,周界风占比为4%~5%;条件Ⅱ、沿锅炉炉膛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多层二次风风门的开度形成两段双束腰型配风方式;条件Ⅲ、设置于锅炉炉膛顶部的多层燃尽风风门的开度呈正三角形分布。本发明的配风控制方法能够提高主燃烧区域氧量,增加煤粉颗粒在炉膛内的停留时间,降低火焰中心,强化煤粉的燃尽特性,抑制了受热面的结焦,提高了高碱煤的掺烧比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