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98040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710022992.8
申请日:2007-05-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调频、数字音频广播、全球数字广播高频部分、手持或者车载接收机模拟调幅高频部分无线电波信号接收的平面转折射频袖珍隐形天线,包括接收机(1),在接收机(1)上设有微带贴片天线(3),该微带贴片天线(3)是分形结构单元串联加载的对称振子接收天线,且上述分形结构单元位于接收机(1)的表面上,本发明不但实现了体积小、成本低,而且能够提高信号接收灵敏度并能实现全方向的性接收,同时能够隐形于接收机机壳中,同时能拓宽天线工作频带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816549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20386.1
申请日:2010-03-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信号探测/激励的电极、双电极、电极阵列及制备方法。所述电极包括针体,下部为针尖和上部为针柄的针灸针,在针尖以上、针柄以下的针体上涂有绝缘层;材料采用环氧树脂与聚酰亚胺复合物,设置方法为:先以摩尔比1∶1的4,4’-二氨基二苯醚和均苯四甲酸酐在0℃冰浴中聚合得到聚酰胺酸,再在聚酰胺酸中按照在每20ml聚酰胺酸中加入1g环氧树脂的比例加入环氧树脂,搅拌,使溶液均一透明,得到环氧树脂与聚酰胺酸的复合物溶液,用甩膜机通过甩膜使针灸针的针体包覆一层环氧树脂与聚酰胺酸的复合物,置于烘箱中先置125℃烘1h,再置250℃烘1h,在针体上形成作为绝缘层的环氧树脂与聚酰亚胺的复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18115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91698.X
申请日:2007-12-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单神经元及多神经元集群间神经信号传递特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阵列分布的电极单元,该电极单元包括:激励电极和探测电极,在激励电极和探测电极上分别连接有激励控制开关和探测控制开关。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将使每个电极点的工作状态可控的同时,大幅度减小电极对外引出线的数目,克服了随着电极阵列数目的增加引出线数目受限制的弊端。本发明可实现单个神经元胞体、树突与轴突等各结构之间和神经元集群之间信号传递特性的微观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750400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510094028.7
申请日:2005-08-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四通道并行时钟数据恢复电路是一种用于实现并行光通信系统接收端的时钟数据恢复功能的电路。它包括一个时钟恢复锁相环,三个数据延迟锁相环和一个数据恢复电路。第二通道输入数据接时钟恢复锁相环输入端,时钟恢复锁相环输出全局时钟信号,全局时钟与第二通道输入数据对齐。全局时钟接3个数据延迟锁相环的时钟输入端,其它3个通道输入数据接3个数据延迟锁相环的数据输入端,3个数据恢复锁相环将3路数据信号均与全局时钟对齐,从而实现4路数据的对齐。4路对齐数据接数据恢复电路数据数据输入端,全局时钟接其时钟输入端接收,最终输出4路位同步的数据信号和一个全局时钟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1361696A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810156203.4
申请日:2008-09-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经络的电子信息学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其测量方法是:采用两根尖端导电的第一针灸电极和第二针灸电极,并将第一针灸电极和第二针灸电极插入皮肤内,在第一根针灸电极与地之间的第一个端口上施加激励信号,在第二根针灸电极与地之间的第二个端口上采集信号。主要通过调节针灸电极插入的位置和深度,观察第二针灸电极输出信号的变化,从而找出经络的具体位置和路径,并通过在真实的路径上施加激励,反应经络的生物信号真实传输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且测量结果具有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0444783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510135541.6
申请日:2005-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N1/372 , A61N1/0551 , A61N1/36014 , A61N1/37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的感觉、运动和内脏信号进行检测、激励和再生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电子系统辅助神经信道功能恢复方法及其装置。它包括下行神经信道功能重建和上行神经信道功能重建两部分,用检测电极检测出受损神经束或神经纤维的近端(或远端)微弱的神经电信号,再对信号进行放大、识别和提取,控制产生功能电刺激信号,刺激远端(或近端)受损神经束或神经纤维,再生出相应的生物神经信号,它实现采用微电子方法去恢复受损神经束或神经纤维的功能。而本发明所述装置实现微电子系统辅助神经信道桥接与神经功能恢复,即实现外围和脊髓损伤后神经信道桥接和功能重建。
-
公开(公告)号:CN1300938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410013804.1
申请日:2004-01-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3F3/50
Abstract: 一种涉及模拟集成电路的准推挽源极跟随器,包括2对晶体管,第一对晶体管的栅极作为信号输入端,源极作为信号输出端,其漏极相连并共同接电源,其源极分别与第二对晶体管的漏极相接,该第二对晶体管的栅极被偏置在一参考电压上,在第二对晶体管的漏极上设有第三对晶体管且第二对晶体管的漏极分别与第三对晶体管的漏极相连接,第二对晶体管与第三对晶体管的源极共同接地,第三对晶体管的栅极与漏极相互交叉连接。本发明提出的准推挽源极跟随器在不增加电源功耗的前提下,利用电流重利用技术,即在信号下降沿,利用一部分电流在第三对晶体管产生跨导,形成动态下拉电流,使波形的边沿特性得到有效改善,相应地提高输出信号的摆率和幅度。
-
公开(公告)号:CN1564491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4719.7
申请日:2004-04-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应用于光同步数字传送系统的并行帧对齐电路是一种用于高速率光同步数字传送系统中并行帧同步系统的帧对齐装置,其中第一D触发器的输出端接异或门的另一个输入端,异或门的输出端接第二D触发器的输入端,第二D触发器的输出端分别接第四D触发器和比较电路单元的输入端,比较电路单元的输出端接计数器单元,计数器单元的输出端接与门,与门的输出端和电路的启动信号分别接或门的输入端,或门的输出端接第三D触发器的“EN”端,第三D触发器的输出端接第四D触发器的“EN”端,第四D触发器的输出端分别接二分查找单元、通道选择单元的“D63-DO0”端,二分查找单元与通道选择单元的对应端相接。
-
公开(公告)号:CN1161113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579022.9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剖面电磁偶极子天线,其中,电偶极子位于天线基板的顶层金属层,由一对电偶极子辐射贴片组成;所述折叠磁偶极子由水平方向上的磁偶极子贴片和垂直的金属化过孔组成;所述缝隙馈电结构位于基板的底层金属层,对应天线的中心位置,以电磁耦合的方式同时激励电偶极子和折叠磁偶极子;所述CPW传输线位于基板的底层金属层,作为馈线部分,垂直穿过且激励缝隙馈电结构。所述阻抗匹配结构作为CPW传输线的末端,控制缝隙耦合的能量大小,实现天线的宽带阻抗匹配。本发明在保留常规电磁偶极子天线高性能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其剖面,且具有结构简单、易量产等特点,有利于天线朝小型化、轻薄化方向发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06737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0648776.2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电阻网络可编程增益放大器电路,包括:两级数字控制增益级STAGE1和STAGE2,两级共模负反馈电路CMFB1和CMFB2,模拟控制增益级STAGE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电路各模块中均采用有源器件,无需任何电阻电容,版图面积远小于传统结构;与片内电阻相比,MOS管的匹配更容易实现,与电阻相比,工艺变化、温度变化对MOS管的影响更小;得益于模拟控制增益级的微调作用,本发明可以实现较高的增益精度,同时灵活地应对环境变化对性能的影响。
-
-
-
-
-
-
-
-
-